央媒通报!又一间谍行为曝光,作案手法阴险,粮食安全受威胁
很多人可能都觉得,间谍、内鬼离咱们普通人的日子远得很。
可最近,国家安全部通报的几起案子告诉我们:原来间谍离我们就这么近!
这些境外间谍机构正用各种隐蔽法子,悄悄把手伸向关乎14亿人的饭碗。
有人被钱迷了眼,把严禁出口的种子偷偷运出国,还有些外国人打着“考察”的幌子,在田间地头到处乱摸。
这些人是怎么突破防线的?咱们普通人又能做些什么?
本文陈述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本文陈述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你知道农业圈里最金贵的东西是什么吗?
不是金灿灿的稻谷,也不是沉甸甸的玉米,而是杂交水稻的“亲本种子”,行内人都叫它“种业芯片”。
![]()
咱们每天吃的大米能抗虫、高产、刮风不倒,全靠这些种子里的核心基因在撑着。
这些亲本种子可不是随便就能培育的,往往要耗上几十年,经过上万次试验才能成。
正因为如此,它们被列为国家机密,严禁出口。
可境外那些间谍早就盯上了这块肥肉,他们的手段也很直接——用钱砸,砸到有人心动为止。
2025年11月3日,央视就曝光了一起真实案件。
主角是某农业科技公司的总经理朱某某,他手里掌握着不少优质杂交稻种子资源。
2010年,一个伪装成种子商人的境外人员找上门来,一张口就开出市场价三倍的条件,当场还预付了20万元定金。
面对这笔“快钱”,朱某某的职业道德彻底崩塌了。
![]()
为了把种子偷偷运出去,他可是费尽了心思。
把种子拆包混进普通大米里,用蜡封好藏进农具木柄的夹缝,甚至伪造内部福利单找小快递公司发货。
后来他胆子越来越大,干脆注册了一家农产品贸易公司作掩护,前后一共偷运了五次。
他以为做得天衣无缝,却不知早就被国家盯上了。
海关的AI扫描系统特别灵敏,包裹重量、图像稍有异常就会被识别出来。
基因快检设备一上阵,目标种子立马现原形。
此外,国安部门还严密监控资金流向,任何可疑变动都逃不过他们的眼睛。
2023年11月,朱某某在港口正要交易时人赃并获,农具里藏的种子全被搜了出来。
![]()
最终他被判处一年六个月有期徒刑,其他涉案的17人也分别受到了行政处罚。
境外势力想窃取的不只是种子,还有一类“隐形财富”——粮食相关数据。
这类信息窃取起来更隐蔽,但对国家粮食安全的威胁,一点也不亚于种子外流。
2024年秋天,南方某粮食主产区就上演了一场反窃密斗争。
一支自称“农业考察团”的队伍进村,带队的是某国驻上海领馆的农业参赞。
成员都号称是农业或生物专家,手续齐全,说是来做技术交流的。
但他们的行为却十分可疑,很快引起种地四十多年的王大爷警觉。
这伙人出行路线古怪:不坐高铁飞机,而是坐长途大巴到县城,换乘无牌私家车,再借三轮车走没监控的小路。
![]()
到了田里,他们对长势好的稻穗不感兴趣。
却一个劲儿拍摄田埂上标有品种、亩产的牌子,连机井位置、水渠流向都逐一录像。
还有人偷偷挖取土壤样本,并有人放风。
村民一靠近,他们就装作游客拍照,问起调研内容就含糊其辞。
王大爷想起村里常宣传的国家安全知识,果断记下车牌,拨通了12339举报电话。
国安部门立即出动,在村口拦下这伙人。
调查发现,他们携带GPS定位仪、加密U盘、土壤取样器等专业设备。
手机存有大量敏感照片,密封袋里还有土壤样本和新鲜稻穗。
![]()
更令人吃惊的是他们的反侦察手段:每人配备多部手机,敏感数据可自动隐藏,拍摄内容能通过特殊软件加密发往境外。
这些数据一旦流出,境外就能掌握我国粮食产能的核心情报,甚至在贸易中对我们卡脖子。
好在村民警惕性高,敏感数据未被带出境,一场潜在危机得以化解,涉案外籍人员也依法受到处理。
看到这里,有人可能会感到疑惑,不就是几粒种子、几组数据吗,真有那么严重?
答案是:确实严重。这直接关系到我们每个人能不能稳稳端住自己的饭碗。
如果亲本种子流到境外,对方通过基因测序就能破解核心技术,甚至抢先注册国际专利。
到时候我们种自己培育的粮食,反而可能得向别人交专利费。
上世纪20年代末到30年代初,就有美国人多赛特、莫尔斯等人多次潜入我国东北,偷走数千份大豆种子。
![]()
他们拿回去做基因改良,最终让美国成为全球大豆资源最丰富的国家,而我们在国际大豆市场上却处处被动。
这个亏,不能再吃。
主粮种子一旦被别人控制,我们吃饭的主动权就没了。
更狠的是偷数据!等于把我国粮食的“底牌”亲手交给敌人。
啥时候丰收、哪块地肥沃、缺啥粮,他们摸得一清二楚。
我们丰收库存多,他们就压价,让我们卖不上钱。
我们遇灾需要进口,他们就抬价,逼我们高价买粮。
更危险的是,他们还能针对土壤和主粮特性,研发特定病虫害或杂草,精准破坏产区,导致减产甚至绝收。
![]()
2023年就有一个稻谷主产区,因为核心产能数据差点泄漏,又赶上国际米价暴涨27%,进口时被境外卖家拿捏着抬价,多花了近10亿元。
现在,境外窃密的范围已经覆盖小麦、玉米等所有主粮,从种子到种植技术再到实际产量,全链条都被盯着。
他们的目标很明确:就是想通过粮食这张牌,制约我们的发展。
不过也不用太担心,面对越来越隐蔽的窃密行为,国家已经织好了一张严密的防护网,形成了国家和群众联动的双重防线。
农业科研单位和种子公司的管理越来越严,核心资源出口的审批也更严密。
海关的AI扫描、基因检测等技术,能把伪装的偷运手段一一识破。
资金流向全程监控,一旦发现违法行为就坚决打击、公开通报,形成有力的震慑。
在这道防线里,咱们普通人的作用特别关键。
![]()
很多时候,发现猫腻的第一双眼睛,就是身边的老百姓。
2023年靠12339举报破获的农业窃密案里,六成线索都来自普通群众。
咱们不用懂专业技术,只要做好三件事就行。
在田间见到陌生人,特别是外籍人员不停拍照、取样、测数据,多留个心眼。
不随便跟外人说粮食产量、种植品种这些农业信息。
发现可疑情况,马上打12339举报。
就像王大爷那样,用最朴素的警惕心,守住国家安全的第一道防线。
粮食安全不只是超市货架上有粮,更在于我们能不能长期攥住吃饭的主动权。
![]()
这场饭碗保卫战没有硝烟,却关乎每个人的生存。
守护粮食安全从来不是一句口号,而是咱们每个人的责任。
多一分警惕,多一次及时举报,就是给14亿人的饭碗加一道保险。
咱们都行动起来,做粮食安全的守护者,把饭碗稳稳端在自己手里。
当我们为每一粒米、每一颗种子的安全筑起防线,守护的不仅是今日的温饱,更是民族自主自强的未来。
参考文献:
1.央视网:《田间有间谍!》2025-11-03
![]()
2.光明网:《国安部揭秘:境内人员朱某某,已被判刑!》2025-11-03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