兜兜转转归来还是王者,在广州奥体中心的跳水馆里,许多聚光灯都追随着那个熟悉的瘦小身影。
只见全红婵戴着护踝,助跑、起跳、翻腾,落水瞬间水花轻得像被空气吸走,她和搭档王伟莹稳稳拿下金牌。
![]()
可很少有人知道,她落地时脚踝传来的刺痛,是旧伤又在作祟,可她还是不负所望的向所有人展示着自己的实力。
可本以为用成绩来说话,已经是最好的证明,没想到缠绕在她身上的负面评论依旧没有中断。
而这次是因为那几百公里开外的湛江,那栋他们全家已经住了二十多年逢雨就漏的铁皮棚屋。
![]()
就是因为全红婵的名气,众多网友不仅只在意她的成绩,仿佛更在意她背后的生活。
不知不觉中她家的那栋小屋,已经拔地而起成为了三层小楼,当然这本是件天大的好事。
![]()
可没想到房子还没有盖好,房子的工程进展就已经被传到了网上,渐渐的画风也变味了。
有人说全家是在铺张浪费,甚至骂他们炫富,还有人给全红婵安上“获利最多冠军”的名头。
![]()
比网上骂声更让全家糟心的,是那些无孔不入的窥探,从新房打地基那天起,全文茂夫妇就没踏实过。
每天天刚蒙蒙亮,六点来钟施工队刚搬起钢筋水泥,头顶上就传来无人机的嗡嗡声。
![]()
一开始只有三五架,后来最多的时候能有十七架,在房子上空绕来绕去,声音大得像一群乱飞的马蜂。
这些无人机飞得又低又近,屋顶的钢筋布局、窗户的尺寸、院子里的鸡笼,连墙角的厕所位置都要拍个遍。
![]()
全文茂站在院子里抬头望,只能无奈地苦笑,他不知道操控这些无人机的人是谁,可不管是谁,这份“关注”都让人浑身不自在。
村里的工作人员也说,好几个村民都来反映过无人机的事,吵得大家没法正常休息,村委会正商量着下一步在村里禁止无人机随意飞行。
![]()
另外更令人厌恶的是,全家的房子还没封顶,各路商家就闻着味儿找来了,把新房当成了免费的广告墙。
外墙刚砌好,就被挂上了各种各样的宣传横幅,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些商家全是冲着全红婵的名气来的,奥运冠军的新家本身就是自带流量的“活广告”。
![]()
有人猜,这些广告是商家软磨硬泡求着全文茂挂的,老两口性子实在,抹不开面子才点头。
可没人替他们想过,万一这些商家的产品出了质量问题,最后砸的还是全红婵一家的名声。
![]()
然而面对这些外界的所有纷扰,全红婵的父母选择了沉默,自从女儿夺冠后,老两口心里再高兴,也从不在公开场合提女儿的成就。
就像这次广州夺冠,不到24小时,全文茂发了一段自己出海钓鱼的视频,全妈也更新了在家削苹果招待亲戚的日常。
![]()
评论区瞬间就铺满了祝贺全红婵的留言,可老两口从头到尾没提过一句“女儿拿冠军了”。
这份沉默背后,是一次次被网络暴力伤害的经历,以前全文茂在家,因为天热没穿上衣,就被网友截图攻击“不体面”。
![]()
全妈坐在院子的躺椅上休息,姿势随意了点,就被骂“给冠军女儿抹黑”。
大儿子直播卖自家种的荔枝,本来是想帮家里减轻负担,却被质疑“借妹妹的光环牟取暴利”。
![]()
甚至全文茂给妻子做了束荔枝花束,本来是夫妻间的小浪漫,也被人曲解成“寒酸”,引来一堆闲言碎语。
一次次的教训,让老两口学会了谨言慎行,不过比起父母的小心翼翼,好在全红婵还是显得格外豁达。
![]()
她从没有提及过网上的言论,并且每次在因为伤痛失利的时候,她也都能笑着面对,这种心态是宝贵的。
在全运会女子单人十米台决赛中,陈芋汐夺金后,看台上的全红婵第一个站起来,双手高高举着,还拽着旁边的陈艾森左右摇晃,笑得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
![]()
而这也足以证明了全红婵和陈芋汐的关系不仅仅是网上所说的对手,更是共同经历风雨的战友。
17岁的她或许还不懂人情世故的复杂,但已经学会了在风雨中坚守,她脚踝上的肌贴总会有取下的一天,盘旋在老家上空的无人机也总会飞走,网络上的风波终会平息。
![]()
对于这个年轻的冠军和她的家人来说,真正重要的,从来都不是别人的评论,而是一家人能围坐在新房的餐桌旁,吃一顿热乎饭,享受这份来之不易的温馨与安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