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春秋假政策在四川正式落地,为学生走出课堂、拥抱自然提供了崭新的契机。在古蔺山区,一场融合生命教育、生态探索与健康休憩的研学之旅,正悄然开启。
![]()
研学学子在古蔺山间徒步(刘媛 摄)
11月12日,古蔺县白沙场镇白马民宿度假村迎来了来自泸州市区的首批研学学子。同学们兴致盎然地投入到一系列丰富的实践活动中,磨豆浆、采摘蔬菜、捡柴火、挖红薯、徒步穿越……这些在城市生活中难得一见的体验,成为了他们最鲜活的学习教材。
孩子们不仅需要徒步从营地前往公路,还要乘车前往白沙场镇集市,亲自售卖自己采摘的蔬菜。这一过程,不仅让他们体会到农事劳作的辛勤,更在实践中初步理解了商品流通的价值,实现了从生产到交换的完整认知。
![]()
小学生们体验挖红薯(张宇双 摄)
春秋假等短假期的孩子看护问题对于双职工家庭而言是个不小的困扰,而研学活动,恰好能解决家长这一难题,让孩子们在集体环境中进行学习与实践,让家长能更加安心地投入工作。同时,研学活动中的各项实践任务,如实验、手工制作、田野调研等,极大地锻炼了孩子们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成功地将课堂理论知识转化为活学活用的实际本领。
“今天我参加了磨豆浆、爬树、射箭,还挖了红薯!”泸州市大北街小学学生肖桥利在活动中兴奋地分享,“玩得很开心,也学到了很多生活小技能!”他的笑容印证了这种体验式学习的独特价值。
![]()
小学生们学习如何磨豆浆(刘媛 摄)
白马民宿度假村负责人张楠表示:“我们很高兴迎来首批研学实践的学生。今天,同学们通过亲身参与农事劳作与野外生存技能训练,深度体验了秋季农事。这正体现了我们‘在自然中学习,在劳动中成长’的研学理念,让孩子们在假期中真正拥抱自然。”
从磨豆浆到挖红薯,从徒步山野到集市卖菜,这些看似简单的活动,却构成了一堂内容丰富的生态实践课。在古蔺的秋色中,孩子们不仅收获了技能与知识,更在劳动与自然对话中,理解了生命与生态的联结。而这,或许正是自然教育最本质的意义--在真实的触摸与感知中,埋下终身成长的种子。
![]()
夜晚,研学学子们围在一起开展篝火晚会(刘媛 摄)
文:刘媛 杨璐霜 张宇双(古蔺县融媒体中心 供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