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6年国家级人才计划申请已全面开启:分为创新人才项目和青年人才项目,重点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 人工智能、芯片、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化工、医药、机械、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生物育种等战略性新兴行业领域。
一、申报条件
青年人才
1.已取得博士学位,年龄不超过40周岁。
2.取得博士学位后连续在海外知名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研发机构有正式职位,连续工作36个月以上(海外博士学位可放宽至24个月),在海外取得博士学位且业绩突出的,放宽工作年限要求。
3.专业领域为自然科学、工程技术、部分人文社会科学和文化艺术领域高层次人才(含非华裔、外籍人才)。
4.申报对象申报时尚未回国(来华),或在2025年1月1日以后回国(来华)工作。
5.申报期间不用全职回国(来华),申报成功后办理到岗手续。
创新人才
1.已取得博士学位,75周岁以下。
2.在国外著名高校、科研机构担任相当于副教授及以上职务、具有较强科技创新能力的专家学者,或在国际知名企业担任高级职务的专业技术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含非华裔、外籍人才)。
3.申报对象申报时尚未回国(来华),或在2025年1月1日以后回国(来华)工作。
4.申报期间不用全职回国(来华),申报成功后办理到岗手续。
对于业绩特别突出或者从事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生物育种等“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领域研究的急需紧缺人才,可适当放宽年龄、学历、专业职务、工作年限等申报条件。
二、申报流程
简历筛选
符合条件的专家请将简历发送至邮箱:baibing@bjultra.com
匹配对接
对专家人才对接区域意向进行了解,并报送对应组织人事部门对申报人进行资格审查,一对一对接整理申报材料,申报过程所有对接服务不收取任何费用,并全程按照国家相关要求进行保密。
资格复审
专项办会同政府牵头单位组织资格复审,对申报人学习经历、工作履历、学术成果、知识产权、工作业绩等信息进行查证,形成进入集中评审人员名单。
集中评审
专项办会同牵头单位组织专家进行集中评审,确定初步人选,连同直接认定初步人选一并提交评审委员会审议,确定建议人选名单。
三、申报资料
(1)学历学位证书。
(2)身份证或护照。
(3)在海外任职的证明材料。
(4)主要成果(代表性论著、专利证书、产品证书)或证明材料。
(5)主持或参与过的主要项目证明材料。
(6)奖励证书。
(7)破格说明材料(申请条件破格提交)。
(8)其他需要提交的材料。
四、政策支持及福利待遇
(1)国家级人才称号,全国通用,落户创业等会有叠加福利。
(2)国家奖励创新人才100万元、青年人才50万元、博士后专项25万元,省市区级一般会配奖励1:1:1, 即创新人才300万元、青年人才150万元、博士后专项100万元。
(3)安家补贴100万,租房(生活)补贴80万。
(4)待遇保障:享受人才绿卡、养老医疗、子女优先入学等。
(5)落户支持:中国籍引进人才,可不受出国前户籍所在地的限制,选择在国内任一城市落。外籍引进人才及其随迁外籍配偶和未成年子女,可办理《外国人永久居留证》,或 2-5年有效期的多次往返签证。
(6)医疗待遇:评定后享受医疗照顾人员待遇,引进人才及其配偶子女,也可参加中国境内各项社会保险等。
(注:以各地政府实时政策为准。)
关注「创业大赛指南」订阅号
参赛报名,了解更多创业大赛、创业政策、高层次人才政策、科创资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