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七部门联合下发《关于加强中小学科技教育的意见》教育部权威解读来了

0
分享至


打开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教育部举行“教育大会一年间·教改进行时”发布会,介绍《意见》的有关情况 图片来源网络

到2030年,基本建立中小学科技教育体系;到2035年,科技教育生态系统全面构建,社会资源支持机制不断健全,以实用场景为对象的项目式、探究式、跨学科教学方式普遍应用,学生综合运用科学、技术、工程、数学等学科知识与技能,动手实践、解决问题的能力明显提升……教育部等七部门日前联合下发《关于加强中小学科技教育的意见》,教育部昨天召开新闻发布会,对相关内容进行解读。

六大任务激发学生持久热情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田祖荫介绍,《意见》提出了六大重点任务,引导学生像科学家一样思考、像工程师一样实践,激发学生投身科技事业的远大志向与持久热情。

一是构建协同贯通的育人体系。小学低年级重在通过生活化、游戏化情境,点燃和呵护好奇心;小学中高年级引导学生通过“做中学”深化概念理解,建立跨学科联系;初中阶段聚焦真实问题解决,开展跨学科项目式学习,推动学生从现象认知向规律探究与方法掌握过渡;高中阶段鼓励学生接触科技前沿,进行实验探究和工程实践,系统掌握科研方法。

二是建设开放融合的课程生态和教学方式。以实践探究为主要方式,推动前沿科技成果向教学资源转化。要加强分科教学与跨学科教学之间的有机融合,基于真实情境问题解决,采用项目学习、问题探究、任务驱动等方式,引导学生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

三是加强素养导向的教研引领和综合评价。充分发挥评价“指挥棒”作用,注重过程性评价与成果展示相结合,追踪学生创新能力成长轨迹,避免片面性、功利性评价。建立健全覆盖教师、学校及属地教育行政部门的科技教育评价机制,确保沿着正确的方向推进。

四是注重形态多样的资源开发和环境建设。一方面加强“硬环境”打造,加大科技实验室等教学设施的建设和改造力度,为学生提供一站式学习服务;统筹利用校外实验室、科技场馆等资源,为学生体验真实情境下的科技探究实验和工程技术实践提供平台。另一方面提升“软空间”效能,依托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推动优质数字资源共建共享;创新数字教学模式,探索人工智能支撑的教学新形态,提升科技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五是推进优质高效的师资建设和家校社协同。以科学、信息科技、数学等学科教师为基础充分挖潜扩面,同时支持高校、科研机构专家担任兼职教师,激励更多高素质人才加入中小学科技教育研究与实践,并将科技教育全面融入教师培养与培训体系,建强具备跨学科知识与技能的复合型师资队伍。依托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有效联动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科技企业、场馆基地、家庭社区等各方资源,共建区域科技教育中心。

六是推动广泛深入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推动建立国际科技教育共同体,在全球范围内推动中小学科技教育研究与实践。通过深化国际合作交流,提升我国教育国际影响力。

加强中小学科技教育“大学可为”

“大学可为。”同济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许学军表示,大学要在课程建设上发挥“引领”作用,将前沿学术成果转化为中小学科技教育可理解、可实施的指导方案,帮助中小学教师更新教育理念、优化课程设计;要在师资培育上发挥“赋能”作用。通过“国家优秀中小学教师培养计划”、中小学科技教师高级研修班等项目,定向培养高素质科技教育师资,系统提升他们的学科知识储备、科学素养与教学能力,并探索建立“双聘”机制,鼓励大学教师到中小学担任科技教育导师或兼职教师,提升中小学科技教育质量;要在资源共享上发挥“贯通”作用。主动将优质通识课程、教授科普讲座等转化为线上资源,加大帮扶和支教力度,服务和支援教育资源薄弱地区,让偏远地区共享高质量科技教育资源。

原标题:《七部门联合下发《关于加强中小学科技教育的意见》教育部权威解读来了》

栏目编辑:马丹

本文作者:新民晚报 陆梓华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上观新闻 incentive-icons
上观新闻
站上海,观天下
383078文章数 757747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