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后开电车再也不能‘秒天秒地’?” 近日公安部发布的《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征求意见稿,直接在车圈掀起海啸级争议——新规明确要求,乘用车每次启动后默认百公里加速必须≥5秒,纯电、插混车还得强制装踏板误踩抑制功能,这番操作让网友分成两大阵营,一边拍手叫好,一边怒怼“捆住性能的手脚”!
![]()
其实新规的出台,藏着无数车主的血泪痛点。近年来新能源车“秒提速”成了厂商宣传的核心卖点,2秒级、3秒级加速的车型层出不穷,可极致性能背后是失控风险的飙升。深圳某小区曾发生惊魂一幕:一位车主在停车场误踩加速踏板,电车瞬间爆发峰值动力,直接撞毁围墙冲出小区;还有新手开朋友的高性能电车,起步时稍踩重一点,车辆就“窜出去”,差点撞上横穿马路的行人。
数据不会说谎:新规编制说明明确指出,高加速模式下,驾驶人的操控准备和能力不足,是导致加速失控事故多发的核心原因。而驾校教练车和多数燃油车的百公里加速本就大于5秒,这个速度区间是新老司机都适应的“安全阈值”,能最大程度降低误操作概率。更贴心的是,纯电车的踏板误踩抑制功能,就像给油门装了“安全锁”,静止或蠕行时检测到误踩,会直接切断动力并声光提醒,从技术上堵住危险漏洞。
可新规一出,争议瞬间炸了锅!支持派网友疯狂点赞:“举双手赞成!上次在商场车库,隔壁电车起步跟火箭似的,吓得我赶紧抱稳孩子,这限制太有必要了!”“新手福音啊!开电车总怕踩重油门,5秒加速刚好够用,城市道路又不是赛道!” 华为余承东之前的言论也被翻出来力挺:“2秒加速毫无意义,城市里漂移是愚蠢行为,安全才是最大的豪华!”
反对派则怒气值拉满:“花几十万买的性能车,每次启动都得手动解锁运动模式,这不是脱裤子放屁吗?”“真正该管的是马路杀手,不是车的性能!难道限制加速,闯红灯、酒驾就消失了?” 还有汽车博主直言不妥:“5秒加速的碰撞动能依然很大,解决不了‘鬼火炸街’,不如加强驾驶培训,建封闭赛道让性能车有地方发挥。”
更戳中大家的痛点是“需求撕裂”:普通车主想要安心代步,怕被高性能车的突发加速波及;性能车爱好者则觉得,自己花大价钱买的技术优势,不该被“一刀切”限制。有人调侃:“以后买车得问‘解锁狂暴模式要几步’,会不会出现‘长按3秒确认’的操作?” 也有人担忧:“厂商会不会为了达标,偷偷阉割日常驾驶的动力响应?”
![]()
其实这场争论的核心,是安全与性能的平衡博弈。如今部分车企陷入“参数内卷”,一味追求极致加速却忽视底盘调校,导致车辆容易失控,新规恰恰是倒逼行业从“比快”转向“重安全”。值得注意的是,新规只是限制“默认模式”,并未禁止高性能模式,车主仍可手动切换,既兼顾了日常安全,也没完全剥夺性能体验。
目前意见稿还在公开征求意见阶段,车速超10km/h关闭驾驶位娱乐影像等要求,也同样引发热议。这场新规之争,本质是千万车主对“马路安全”的共同期待——车是用来代步的,不是用来炫技的,再快的加速,也比不上稳稳的安全。
你支持公安部限制百公里加速吗?你开车时遇到过因电车突然加速引发的险情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转发让更多人参与讨论,一起为道路安全建言献策!需要我帮你整理新规核心条款解读,或
![]()
者汇总不同车型百公里加速实测数据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