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南行军列上的一纸军令,改写战场规则:中国无人机的老山破晓时刻

0
分享至

1985年3月,一列军列正疾驰向南疆。车厢内,67集团军参谋长粟戎生凝视着窗外掠过的山川,眉头紧锁。这位毕业于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导弹自动控制专业的老兵,此刻心中正酝酿着一场侦察革命。

就在军列还在铁轨上”哐当、哐当“急速开进中,一道紧急命令从还没“安家”的军指挥所发出:高炮团航模组立即赶赴老山战区待命。这道命令的背后,是粟戎生对战场情报保障的深切忧虑——空军的侦察机高空照相侦察一年只能保障一次,且主动权掌握在空军,战场瞬息万变,远不能保障战场需求。大战在即,情报保障却出现真空。

“必须开拓新的侦察手段!”粟戎生在颠簸的军列上做出了这个影响深远的决定。一场中国陆军无人机实战运用的序幕,正在南疆的崇山峻岭间悄然拉开……


67军无人机组参战人员全家福(1986年)

一、老山前线的情报困局与破局微光

1、丛林深处的 “睁眼瞎”:67 军面临的侦察死结

老山,这片亚热带山岳丛林,以其复杂的地形和恶劣的气候著称。山高林密,坡陡谷深,遮蔽角大,视界狭小;晴雨无常,多雾潮湿的自然环境,给侦察工作带来了极大困难。

更棘手的是敌我态势。双方阵地紧贴,犬牙交错,主战场兵力、火力密度大,间隙小,障碍繁多,雷场密布。传统的侦察手段在这里显得力不从心:观察所受地形限制,视野有限;抵近侦察风险极大;渗透侦察成功率低;调查询问获得的情报零散不全。

时任67军参谋长的粟戎生后来回忆:“我参战部队侦察力量较少,手段单一,明显存在着‘眼近、手短、腿慢’的问题。”这些传统手段仅能查明敌军一线阵地、暴露地段的有限情况,而对敌阵地反斜面、遮蔽地段内的目标,特别是整个浅纵深内的情况,往往束手无策。

67 军刚抵达战区时,官兵们面对的第一道 “拦路虎”。作为即将接防老山防御作战的部队,他们很快发现,比恶劣自然环境更棘手的,是战场侦察陷入的困境。

当时,我军传统侦察手段在老山战场几乎处处受限。前沿观察哨只能盯着敌军一线阵地的暴露地段,稍有遮蔽就成了 “盲区”;渗透侦察兵冒着雷场和特工袭扰的风险潜入敌后,却难抵敌纵深区域;技术侦察能捕捉敌军电台信号,却没法精准锁定炮位和屯兵点的具体位置。更关键的是,空军侦察机一年仅保障一次侦察,不仅周期长,还得看气象脸色,等情报送到前线,战场态势早已变了样。

2、从靶机到侦察机的大胆设想

3 月上旬,载着 67 军基本指挥所的军列在铁轨上颠簸前行,5 天 5 夜的行程里,粟戎生几乎没好好合过眼。他反复翻看着战区资料,脑海里始终盘旋着 “如何突破侦察困境” 的难题。早年在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学过 5 年导弹自动控制的经历,让他对遥控飞行器有着特殊的敏感度 —— 突然,他想起高炮部队训练用的 Ⅱ 型航模靶机。

那是一种体型小巧的无人靶机,时速 270 公里,能续航 1 小时,还能伞降回收,当时仅用于高炮部队打靶训练。“导弹能遥控打击,靶机能不能改成侦察用?” 粟戎生眼前一亮:导弹有战斗部,造价昂贵且一次性使用,而靶机飞行速度适中、成本低,还能反复用,只要装上相机,不就能飞到敌人头顶拍照?

这个念头刚冒出来,他就立刻找来参谋核实:高炮团是否配备 Ⅱ 型靶机?航模组技术实力如何?得到 “靶机有现成的,航模组有维护经验” 的答复后,他连夜在军列上草拟方案。尽管当时没有成熟的改装思路,甚至不知道照相机该怎么装、配重会不会出问题,但粟戎生心里有个坚定的想法:“老山战场不等人,哪怕只有一丝希望,也得试!”



二、从训练靶机到战场 “天眼” 的生死竞速

1、紧急传令:文山训练场的意外任务

1985 年 3 月下旬,文山地区的高炮训练场尘土飞扬。67 军高炮团混编高炮营正在组织 Ⅱ 型靶机训练,随着一声 “起飞”的命令,靶机拖着尾焰升空,在天空划出一道弧线。可谁也没想到,飞行结束还不到 10 分钟,营长姜兴民就接到了军炮兵指挥部的紧急电话。

“粟参谋长问,这靶机能不能装相机搞空中照相?” 电话里的声音让姜兴民营长愣了半天 —— 靶机打了这么多年,从没听说过能当侦察机用。但军令如山,他立刻召集营党委会,把任务传达下去,指定副营长康同庆带着技术骨干钻进航模组的帐篷。

帐篷里,航模组的战士们围着靶机犯了难。组长曹正和拿着扳手敲了敲靶机机身:“机身就这么大,装相机得拆零件,配重肯定受影响,万一飞上天失衡摔了怎么办?” 遥测手王宝银也皱着眉:“空中照相得要稳定的拍摄角度,靶机飞行时会颠簸,照片能清晰吗?” 一连串的问题摆在面前,没人敢打包票。康同庆看着眼前的靶机,咬了咬牙:“参谋长把活交给咱们,就算啃硬骨头,也得啃下来!”


小心翼翼安装自毁装置

2 、技术攻坚:那些睡不着的夜晚

接下来的日子,航模组的帐篷成了不眠之地。战士们把靶机拆了装、装了拆,反复琢磨相机的安装位置。一开始,他们试着把相机固定在机身腹部,可试飞时发现,拍出来的全是地面杂物。后来又改到机翼下方,却因飞行中气流冲击,照片全是模糊的重影。

最棘手的是配重问题。Ⅱ 型靶机设计载重有限,拆了训练用的靶标装置后,装上相机还是超重。发动机手孙建壮盯着发动机琢磨了两天,提出减少油箱容量来减重:“航程会缩短点,但只要能飞抵敌前沿,哪怕少拍几张,也比飞不起来强。” 可这个方案刚提出来,就遭到反对 —— 油箱减了,万一返航时油量不够,靶机就会坠入敌境,技术秘密可能泄露。

为了保险起见,战士们想出了 “可拆卸油箱” 的办法:起飞时用标准油箱,抵达侦察区域后,通过遥控装置抛掉部分燃油减重,确保相机稳定工作;返航前再调整油量平衡。那段时间,他们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曹正和的眼睛熬得通红,手上全是拆装机件磨出的茧子,可每次试验失败,他都会拍着靶机说:“再试一次,肯定能成!”

3、借智取经:大理之行的关键助力

就在改装陷入僵局时,粟戎生得到消息:“11 军之前试过用靶机搞空中照相,虽然不顺利,但好歹成功过。” 康同庆和曹正和立刻带着两名技术骨干,连夜赶往大理 11 军高炮团。

可到了 11 军,他们才发现情况比预想的更复杂 ——11 军正面临撤编,航模组的技术人员大多已经分流。好不容易找到参与过改装的老兵,对方拿出一叠模糊的照片:“我们当时装的是普通相机,拍出来的照片连目标轮廓都看不清,后来就搁置了。”

正当几人失望之际,康同庆突然得知,11 军有个叫唐边防的技术骨干,对靶机改装有深入研究。他赶紧上门拜访,可唐边防一开始有些犹豫 —— 自己马上就要转业,要不要再蹚这趟浑水?康同庆拉着他的手,把老山战场的紧张局势、67 军的侦察困境一五一十地说出来:“唐师傅,前线的战友们等着这双‘天眼’呢,您要是能去,就是帮我们救命啊!”

军里果断决定:从11军借调技术骨干唐边防,指导靶机改装工作。与此同时,军长张志坚特批1.5万元研究经费,全力支持该项目。

一支特殊的“无人机别动队”就此成立:组长曹正和、自动驾驶手高之生、遥测手王宝银、发动机手孙建壮、机体手范玉喜、遥控手燕芳喜,别动队长由康同庆副营长亲自担任,高炮团侦察参谋王聿才全程协调指挥。

同时,一纸调令将11军高炮团即将转业的技术骨干唐边防借调到了67军,他带着一套残缺的改装图纸,跟着康同庆赶到了文山。有了他的指导,航模组少走了很多弯路,唐边防提出的 “相机防震支架” 方案,一下子解决了照片模糊的难题。





三、老山上空的第一架 “侦察天眼”

1、蒙自试飞:从地面到天空的跨越

1985 年 10 月 12 日,蒙自飞行训练场的气氛格外紧张。经过半年多的改装,第一架加装相机的 Ⅱ 型靶机静静地停在跑道上,机身腹部的相机舱盖紧闭,机翼下挂着两个小型油箱 —— 这是航模组熬了无数个夜晚的成果。

粟戎生特意从前方指挥所赶来,站在警戒线外,紧盯着靶机。随着 “点火!” 的口令,火箭助推器喷出橘红色的火焰,靶机像离弦的箭一样冲上天空,在湛蓝的天空中盘旋、爬升。地面上,遥测手王宝银紧盯着屏幕,报出一连串数据:“高度 3000 米,速度 220 公里 / 小时,相机工作正常!”

1 小时后,靶机按照预定航线完成侦察模拟飞行,开始返航。当降落伞带着靶机缓缓降落在空旷地带时,战士们疯了似的冲过去,曹正和颤抖着手打开相机舱,取出胶卷 —— 送到暗房冲洗后,一张张清晰的地面照片摆在了粟戎生面前,连地面的小路和房屋都看得清清楚楚。

“成了!咱们真的成了!” 粟戎生拿着照片,激动地拍着曹正和的肩膀。那一刻,航模组的战士们再也忍不住,眼泪顺着脸颊往下流 —— 那些拆了又装的零件、那些争论到天亮的夜晚、那些失败后的沮丧,在这一刻都有了意义。

2、实战首秀:黄罗桥的精准打击

1985 年 11 月 15 日,老山前线的清水地区笼罩在薄雾中。这一天,改装后的无人机迎来了实战首秀 —— 任务是侦察越军 405 号阵地及附近的黄罗桥补给通道。

清晨 5 点,航模组的战士们在隐蔽的操纵点做好准备。曹正和反复检查相机参数,高之生握紧自动驾驶操纵杆,孙建壮蹲在发动机旁,最后一次检查油路。“起飞!” 随着口令,无人机腾空而起,朝着敌纵深飞去。

无人机飞抵 405 号阵地上空时,地面传来越军零星的高射机枪火力,但无人机凭借小巧灵活的优势,一次次避开火力点,相机快门在高空不断按下。

1 小时后,无人机安全返航。当照片冲洗出来,所有人都惊呆了:405 号阵地反斜面的交通壕、屯兵洞清晰可见,黄罗桥旁的越军补给车辆更是一目了然。炮兵部队根据照片标注的位置,迅速调整射击诸元。当天下午,随着一阵轰鸣,黄罗桥被精准摧毁,越军的补给线断了 —— 这是无人机第一次为实战提供精准情报,也是老山战场侦察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405地区无人机航片

四、无人机改写老山战场侦察格局

1、浅纵深普查:让敌军隐蔽目标无所遁形

首战告捷后,无人机成了 67 军的 “香饽饽”。指挥部决定,用无人机对敌军 8-10 公里浅纵深区域进行全面普查。那段时间,无人机频繁升空,每次返航都带回几百张航空照片。

在 405 出击拔点作战前,作战地图上标注的 405 号阵地附近只有几条平行的等高线,与实际地形差异巨大。前沿部队多次侦察,都搞不清具体地形。可无人机拍回的照片拼接后,真相一目了然:这里竟然有 16 个小高地,高低错落,之间还隐藏着越军的交通壕和补给小路。更关键的是,黄罗桥作为敌军的重要补给通道,在照片上清晰可见。

我军炮兵根据照片标注,一举摧毁黄罗桥,切断了 405 号阵地越军的后勤补给,为后续拔点作战扫清了障碍。不仅如此,无人机还发现了多处此前未掌握的越军屯兵点和炮阵地。在八里河东山地区,照片显示一处山洞旁有伪装网覆盖,判读人员怀疑是敌炮阵地。炮兵部队据此进行试探性射击,果然引出越军炮火反击 —— 随后,我军集中火力,将这个隐藏的炮阵地彻底摧毁。


黄泥坝迫击炮阵地


遭我炮火打击后黄泥坝越军迫击炮阵地

2、 “双盾行动” :反斜面炮位的 “终结者”

1986 年 1 月,“双盾行动” 出击作战准备阶段,担任”盾牌二号“行动的138 师前线指挥部遇到了一个难题:当面越军阵地反斜面附近,总有越军迫击炮向我阵地炮击,可每次组织火力反击,都因为找不到具体位置而收效甚微。

“让无人机去看看!” 粟戎生当即拍板。1 月 25 日,无人机再次升空,直奔该区域。这次,战士们特意调整了飞行高度,让相机能更清晰地拍摄反斜面地形。当照片冲洗出来,一个隐藏在凹地里的迫击炮连阵地暴露无遗 ——5 个炮位呈扇形分布,周围还挖了交通壕,伪装得十分隐蔽。

“就是这儿!”138 师根据航拍照片提供的位置,立刻组织炮兵准备射击诸元。1 月 28 日,出击作战打响,我军炮兵率先对这个迫击炮阵地发起猛攻。短短 10 分钟,几十发炮弹精准命中目标,越军的迫击炮再也没响过。前沿出击分队趁机冲锋,顺利拿下预定目标,伤亡比远超预期。

”盾牌一号“行动的攻击目标是 167 阵地,担负攻击任务的199师一开始难以确定打到哪里才算完成任务。根据航空照片发现,高地的反斜面有一个凹地,有许多石洞,判断是敌人的屯兵位置,就确定攻击部队要达到这一个凹地,并对它进行搜剿之后才可以算作全歼守敌完成任务。另外,航空照片显示盘龙江东岸敌军有多个火力点,距 167 阵地一百米左右,构成侧打威胁,提示我攻击分队在战机的选择上,必须借助大雾有利气象条件,才能减少不必要的伤亡。战后查明,这个反斜面凹地确实是敌人的屯兵位置。在搜剿石洞过程中还活捉一名越军班长,通过审讯还得到一些新的情报,受到总部的表扬。


167阵地无人机航片



3、 超限侦察:26 公里的极限考验

无人机组最后一次抵近敌方侦察的任务,是超视距远航侦察。67 军即将完成为期一年的轮战任务,准备撤离前线时。总参谋部传来命令:要求无人机对者阴山西南部地区进行侦察,全面掌握两山战场情况。这次任务远超 Ⅱ 型靶机 15 公里的最大飞行半径,是一次名副其实的 “超限任务”。

当时,无人机已经拆卸装箱,机组人员也做好了撤离准备。接到命令后,康同庆召开动员会:“咱们不能走得留遗憾,就算拼了命,也得完成这次任务!” 战士们立刻重新组装无人机,检查设备。唐边防更是熬夜修改飞行参数,提出 “分段飞行、接力遥测” 的方案 —— 在无人机飞行路线上设置多个遥测接力点,确保信号不中断。

4 月 15 日清晨,无人机再次升空。一开始,飞行一切顺利,可当无人机飞抵 20 公里处时,遥测信号突然减弱。“接力点注意!加强信号接收!” 地面指挥人员大喊。好在提前布置的接力点发挥作用,信号重新稳定。当无人机飞抵 26 公里处的侦察区域,相机开始工作,可就在这时,遥测信号再次中断 —— 无人机失去了联系。

“完了?” 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前沿接力组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沉着应对,突然,一个微弱的信号跳了出来:“是返航信号!它在往回飞!” 原来,无人机按照预设程序,在完成侦察后自动返航。经过两个多小时的等待,当降落伞带着无人机出现在视野中时,操纵点爆发出欢呼声。

这次超限侦察,不仅拍回了大量珍贵照片,还发现了马黄坪、中寨等地区敌人特工渗透至麻栗坡的路径。总部收到情报后,专门发电表扬:“67 军无人机分队,为两山战场侦察作出重大贡献!”


前沿接力组正在聚精会神操纵无人机飞行。左下一为遥测手,中为遥控手和观察手,左手持导航图的是飞行指挥员


康同庆队长在详细交待行进路线

五、从老山战场到现代战争的 “天眼” 传承

1、 战术革新:重塑陆军侦察体系

67 军无人机在老山战场的应用,彻底改变了传统陆军侦察模式。此前,陆军侦察依赖 “脚底板” 和 “望远镜”,而无人机的出现,让侦察范围从 “一线阵地” 拓展到 “敌纵深”,侦察效率从 “几天一次” 提升到 “随时可控”。

在无人机的助力下,67 军构建起 “地面观察 + 渗透侦察 + 无人机航拍” 的立体侦察体系。每次作战前,无人机先进行普查,锁定重点目标;再派渗透侦察兵抵近核实;最后由技术侦察监控敌军动态 —— 三者相互印证,让敌情判断准确率大幅提升。

“以前打仗,靠的是经验和勇气;现在有了无人机,靠的是精准和智慧。” 粟戎生在战后总结时说。这种 “精准侦察 + 精准打击” 的模式,为后续陆军作战提供了宝贵经验,也推动了我军侦察战术的革新。

2、 技术推动:中国无人机发展的 “老山起点”

老山战场的无人机改装,虽然简陋,却为中国陆军无人机发展埋下了种子。战后,总部专门组织人员总结 67 军的经验,将 “Ⅱ 型靶机改装侦察机” 列为重大技术革新成果,并在全军推广。

随后,中国军工部门以这次实战改装为基础,开始研发专用的陆军无人侦察机。从最初的 “长虹 - 1” 到后来的 “翼龙”“彩虹” 系列,中国无人机一步步走向成熟,而这一切的起点,正是老山战场上那架简陋的改装靶机。

2018 年,粟戎生在青岛会见老战友时,曾感慨地说:“当年没想到,那架小靶机,能开出这么大的花。” 而那些参与改装的战士们,每当看到新闻里中国无人机在国际上崭露头角,都会自豪地说:“咱们老山的无人机,可是开了先河!”

从老山战场起步的中国陆军无人机事业,如今已发展成为现代化战争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而这一切的起点,正是1985年那个春天,军列上的一道急令,以及那群敢于创新的军人对胜利的执着追求。(文图资料来源于英雄旗帜)

声明:取材网络、谨慎鉴别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央视怒批,国务院点名封杀!这几位蒙骗老百姓的大网红,彻底凉凉

央视怒批,国务院点名封杀!这几位蒙骗老百姓的大网红,彻底凉凉

大鱼简科
2025-09-02 19:34:00
在美最擅长的领域打败美国,美媒:中国核航母正安装反应堆安全壳

在美最擅长的领域打败美国,美媒:中国核航母正安装反应堆安全壳

啸鹰评
2025-11-13 16:53:21
这下让印度说对了,福建舰电磁弹射存在设计问题,但依然全球最强

这下让印度说对了,福建舰电磁弹射存在设计问题,但依然全球最强

胖福的小木屋
2025-11-13 23:16:05
济南市全市暂停办理户口、居民身份证、居住证业务

济南市全市暂停办理户口、居民身份证、居住证业务

钢城零距离
2025-11-13 20:41:46
满分?38岁梅西新发型引热议,球迷:清闲小梅,梅开二度的节奏

满分?38岁梅西新发型引热议,球迷:清闲小梅,梅开二度的节奏

侧身凌空斩
2025-11-13 09:40:22
日本记者:必须驱逐薛剑,要在100多年前,我们就直接打过去了

日本记者:必须驱逐薛剑,要在100多年前,我们就直接打过去了

历史有些冷
2025-11-12 20:20:03
美股存储芯片股下跌,闪迪下跌7%

美股存储芯片股下跌,闪迪下跌7%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13 22:50:16
福建舰正式服役后,美媒感叹中国武器突飞猛进,美情报界沉默了

福建舰正式服役后,美媒感叹中国武器突飞猛进,美情报界沉默了

通文知史
2025-11-12 21:10:03
北京退休老教授在家养病整整10年,民警破门后,直接愣在原地

北京退休老教授在家养病整整10年,民警破门后,直接愣在原地

罪案洞察者
2025-05-09 09:52:30
工信部指引动力电池发展路径:支持换电、V2G试点 固态电池成长期技术方向

工信部指引动力电池发展路径:支持换电、V2G试点 固态电池成长期技术方向

财联社
2025-11-13 15:24:04
你见过分了以后死缠烂打的,哭着求复合的!但你没见过鹿晗这样的

你见过分了以后死缠烂打的,哭着求复合的!但你没见过鹿晗这样的

乡野小珥
2025-11-12 08:52:22
陈伟霆妈妈到北京看孙子儿媳,何穗晒产后美照,哺乳期特征很明显

陈伟霆妈妈到北京看孙子儿媳,何穗晒产后美照,哺乳期特征很明显

阅识
2025-11-12 14:24:18
4-0!姆巴佩独造3球,9500万神锋建功,法国提前晋级世界杯

4-0!姆巴佩独造3球,9500万神锋建功,法国提前晋级世界杯

我的护球最独特
2025-11-14 05:48:12
特务头子谷正文晚年忏悔:吴石那份供词,我看了一辈子没看懂!

特务头子谷正文晚年忏悔:吴石那份供词,我看了一辈子没看懂!

老呶侃史
2025-11-02 07:02:14
悲催!姐姐清华硕士,工作一年去世,荣誉证书、学士服被爸藏起来

悲催!姐姐清华硕士,工作一年去世,荣誉证书、学士服被爸藏起来

火山诗话
2025-11-12 06:45:05
妇产科的八卦到底有多离谱?网友:上班就喜欢看这种帖子

妇产科的八卦到底有多离谱?网友:上班就喜欢看这种帖子

解读热点事件
2025-11-11 00:05:03
浙江瑞安“荒野求生”挑战赛被曝投喂选手、内定获奖者等问题 主办方回应|封面头条

浙江瑞安“荒野求生”挑战赛被曝投喂选手、内定获奖者等问题 主办方回应|封面头条

封面新闻
2025-11-13 20:21:13
漂亮女生不好养!43岁男子从月入5万沦为外卖小哥:钱被妻子花了

漂亮女生不好养!43岁男子从月入5万沦为外卖小哥:钱被妻子花了

诗意世界
2025-11-12 21:07:31
盘点:10位进入联盟时并未被大肆宣传的NBA球星

盘点:10位进入联盟时并未被大肆宣传的NBA球星

好火子
2025-11-14 05:29:32
欧盟中国商会发布问卷及访谈报告:八成中企认为欧盟当前营商环境不确定性上升

欧盟中国商会发布问卷及访谈报告:八成中企认为欧盟当前营商环境不确定性上升

环球网资讯
2025-11-14 06:45:34
2025-11-14 07:32:49
Ck的蜜糖
Ck的蜜糖
好玩的,好吃的。
108文章数 1044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军事要闻

美国在委内瑞拉海岸动用无人机和F-35

头条要闻

外交部召见日本驻华大使:高市涉台言论极为危险

头条要闻

外交部召见日本驻华大使:高市涉台言论极为危险

体育要闻

跟豪门传了十年绯闻,他却偏要“择一队终老”

娱乐要闻

王鹤棣孟子义真要搭?

财经要闻

源峰25亿赌局!汉堡王中国"卖身"求生

科技要闻

月产能突破百万片,中芯国际Q3净利增43.1%

汽车要闻

具备高阶辅助驾驶功能 欧拉5预售价10.98万起

态度原创

本地
艺术
游戏
手机
公开课

本地新闻

云游安徽 | 江声浩荡阅千年,文脉相承看芜湖

艺术要闻

十年数学研究员转身画画:她说,艺术才是人生的“最优解”!

Steam 主机官宣!《天国:拯救 2》销量突破 400 万

手机要闻

vivo X300 Ultra:核心配置曝光!vivo中端:超大电池正在试模!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