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计算机领域,ICPC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被誉为“软件界奥林匹克”。这项由美国计算机协会ACM于1970年发起的赛事,不仅是全球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更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学科竞赛排行榜》中位列第4,能够在这样的顶级赛事中脱颖而出,无疑是高校办学实力与学生综合能力的硬核证明。
而在中国民航大学的育人成绩单上,这项顶级赛事再添浓墨重彩的一笔——在第50届ICPC亚洲区域赛(成都站)中,该校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的三位同学不负众望,从全国192所高校的328支参赛队伍中强势突围,以第47名的优异成绩斩获银牌,一举刷新了学校参赛以来的历史最好成绩,用实力彰显了中国民航大学学子的专业素养与拼搏精神。
![]()
值得一提的是,ICPC竞赛带给学生的成长价值,远不止一枚沉甸甸的奖牌。正如参赛学生崔凌宵所言:在备赛与竞赛过程中锤炼的科技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与问题解决能力,成为了他职业道路上的“加分项”,不仅为他赢得了字节跳动、华为等顶尖科技企业的实习机会,更让他在职业发展的起点就站稳了脚跟,为长远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除了赋能就业,参与ICPC竞赛更是学生升学路上的“助推器”。在中国民航大学2025年发布的《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工作办法》中,已将ICPC竞赛正式列入推免加分目录,为学生的升学发展提供了实质性支持。这一政策的落地,既体现了该校对学科竞赛的高度重视,更从制度层面印证了ICPC竞赛获奖成果的高含金量,让学生的竞赛付出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回报。
![]()
追溯中国民航大学在此次ICPC赛事中取得突破的根源,离不开该校长期坚持的“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创”育人模式。在备赛过程中,无论是专业老师的指导,还是校园里固有的创新实践氛围,都在鼓励学生主动探索、勇于挑战。正是在竞赛的催化与该校的全方位支持下,学生们得以将课堂所学转化为实际操作能力,在实战中加速成长。
这种将课堂知识与多元化实践场景深度融合的培养模式,既精准贴合了行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也让学生在激烈的就业市场中具备了更强的核心竞争力。
![]()
从竞赛获奖到就业升学双丰收,中国民航大学的核心优势,更体现在将竞赛与学生发展紧密绑定的一系列务实举措上。推免加分政策让竞赛成果直接转化为升学优势,竞赛锤炼的核心能力又为学生打开了优质实习与就业的通道,形成了“竞赛赋能成长,成长反哺发展”的良性循环。
这种始终围绕学生发展需求、将人才培养落到实处的育人模式,真正做到了为学生的未来保驾护航,也让中国民航大学的办学特色与育人成效更加鲜明。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