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蒋菡)记者从市场监管总局近日召开的食品安全专题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目前,全国市场监管部门已查办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案件13180件,涉案总金额2331万元,罚没金额9038万元,其中89件移送公安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食品添加剂作为食品工业发展的产物,具有改善品质、延长保质期、便于加工等作用。合理规范使用食品添加剂,有助于保障食品安全。
据介绍,今年前三季度,全国市场监管部门完成的抽检任务中涉及食品添加剂项目227.45万批次,检出不合格2.12万批次,不合格率0.93%,比上年同期下降0.02个百分点。
从抽检结果看,饮料、炒货食品及坚果制品、乳制品等7个大类食品未检出不合格样品;粮食加工品、糕点、饼干等14个大类食品不同程度检出食品添加剂违规使用,主要不合格项目是漂白剂二氧化硫、甜味剂甜蜜素、防腐剂脱氢乙酸。
山东共有2.5万余家食品生产企业,数量占全国的十分之一。山东省市场监管局副局长张晖介绍,针对食品分类不清、原料带入不明等问题,山东创新推出“三定三查一检”制度,要求企业通过定食品分类、定用量、定配方的“三定”,明确允许使用的添加剂品种和合法用量;通过查进货、查使用、查标签的“三查”,规范原料查验、投料和标签标注;通过“型式检验”,验证产品配方和生产过程管控的合理性、有效性,实现从原料到出厂的全链条管理,从源头拧紧食品添加剂使用“安全阀”。
来源:工人日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