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成被俘虏,在自述中评价太平天国诸侯王,对燕王秦日纲评价是:“忠勇信义可有,然而并没有什么才情”,可谓一语中的。但是,为了对付石达开,即便秦日纲屡战屡败,杨秀清依旧重用他。
![]()
秦日纲,太平天国燕王,从金田起义到天京事变,他地位就一直仅次石达开,而且彼此矛盾非常尖锐。从个人能力上看,秦日纲不如石达开,还经常打败仗,却不影响杨秀清重用他。
太平天国很特殊,东王杨秀清、西王萧朝贵、南王冯云山、北王韦昌辉、翼王石达开都具备开府的权力,拥有自己的班底,谁也不服谁。其中,西王萧朝贵最强大,杨秀清长期被压制,直到萧朝贵阵亡沙场。
杨秀清,东王九千岁,名义上掌握政、军、教三大权力,实则很尴尬。杨秀清家族势力弱小,麾下没能打的将领,本人身体也不好,打仗还得靠其他诸侯王,西王、北王、翼王才是手握重兵,嫡系部队强大。
所谓天父下凡,自然不存在,看破不说破而已,杨秀清知道这是假的,其他诸侯王也知道是假的,只是没拆穿。杨秀清每次“天父下凡”,杨辅清都要率领卫队保护他,一旦被别人袭击,毫无还手之力。
1852年8月,萧朝贵阵亡长沙,杨秀清才算掌握大权。此时,杨秀清重点提拔一直被萧朝贵压制的石达开,用来对付北王韦昌辉,维持内部平衡。
杨秀清重用石达开,不意味石达开就支持杨秀清,为何呢?天父下凡是假的,韦昌辉与石达开是读书人,对天父下凡深恶痛绝,况且他们当年进入拜上教,就是冯云山用来对付杨秀清的力量。
![]()
韦昌辉、石达开,对杨秀清而言都靠不住,石达开只能说稍微好一点。杨秀清重用石达开的同时也限制他发展,而制衡石达开的力量就是燕王秦日纲,这位被李秀成认为没哈能力,却忠心耿耿的诸侯王。
秦日纲,太平天国燕王,也是金田起义元勋之一。紫荆山拜上帝教,有多个分中心基地,贵县的领头人是石达开、秦日纲,他们在贵县就明争暗斗,都看不惯对方。
石达开,做小本生意,维持温饱还可以,但人际关系很好,尤其是在客家人中威望很高。秦日纲是什么出身呢?矿工首领,早年参加团练武装与英军战斗,后则加入拜上帝教,麾下有2千人马。
贵县一个分中心,理论上只能有一位首领,却出现“双雄”局面。再则,紫荆山时代,拜上帝教与地方武装战斗时石达开做事犹豫不决,惹怒了萧朝贵,故而金田起义之后一直被冷落,没啥表现机会。
从军功角度上看,萧朝贵阵亡长沙之前,秦日纲的战功甩石达开几条街,不是一个档次。问题是,萧朝贵在永安城南受重伤时,杨秀清天父下凡,安排了永安封王人选,石达开是翼王,秦日纲是天官丞相。
天官丞相,地位仅次于翼王,但毕竟不是诸侯王,秦日纲更加不满意。秦日纲认为自己战功显赫,石达开还没打什么仗,凭啥册封王爵?秦日纲很憋屈,被石达开压一头,怨气很大,这正是杨秀清所需要的。
![]()
为了对付韦昌辉,杨秀清给石达开机会,为了对付石达开,杨秀清则重点拉拢秦日纲。从1853年定都天京到1856年天京事变,秦日纲屡次打败仗,甚至一溃千里,但杨秀清一直重用他,目的不言而喻。
1853年6月,太平军西征,胡以晃、赖汉英统帅,韦昌辉、石达开都无缘挂帅出征。赖汉英在南昌战败,损失惨重,杨秀清才让石达开上阵,在安庆节制西征军,太平军在皖北、湖北、湖南打开了局面。
石达开西征有了成绩,在安庆也推行改革,建立基层政权。但是,杨秀清不希望石达开在上游扎根,直接将其调回天京,然后派秦日纲去接管安庆,李秀成也跟着去,此时他是秦日纲麾下一个小官员。
秦日纲在安庆,政务还算可以,萧规曹随,但打仗不行。秦日纲率5千兵马增援北伐,并册封燕王千岁,结果在舒城就逃回来,也不管林凤祥死活,石达开非常不满,希望杨秀清处置他。
石达开的提议,杨秀清没有采纳,依旧重用秦日纲。结果如何呢?林绍璋在湘潭全军覆没,损失2万精兵,让湘军有了崛起资本。接着,田家镇之战,秦日纲一败涂地,4千艘战船被焚毁,太平天国水师损失殆尽。
田家镇之战惨败,湘军直接杀到九江、湖口,如何是好?杨秀清立刻派石达开督师湖口,节制各路兵马,并把一直被自己雪藏的西王麾下首席悍将罗大纲派到前线,实际负责与湘军交战,取得九江、湖口大捷。
![]()
石达开、罗大纲扭转乾坤,湘军主力损失惨重,曾国藩的座船被俘获,差点成为俘虏,西征转入反攻。不过,反攻机会轮不到石达开、罗大纲,他们立刻被调回京城,秦日纲拉着韦俊、陈玉成反攻湖北,三克武昌,太平军士气旺盛。
1856年,石达开在江西取得突破,几乎控制全省。此时,杨秀清从各地抽调兵马,让燕王秦日纲率“五丞相”东征,一破江北大营,避免石达开权势过重。
一破江北大营之后,杨秀清立刻下令强攻江南大营,秦日纲不愿意,却不得不战斗,结果被张国梁挫败。如此,杨秀清只能下令石达开从江西返回来,先放过曾国藩,与秦日纲一起摧毁江南大营。
江西湘军奄奄一息,曾国藩迟早沦为俘虏,此时却要撤兵回来,石达开是一万个不愿意。很简单道理,江北大营被摧毁之后,江南大营已经不可能截断天京的粮道,虽说还有一定威胁,但不如湘军致命,况且石达开此时有把握灭了湘军。
杨秀清非要打,多次天父下凡,石达开也是欲哭无泪,只能率兵返回,与秦日纲一起联手。不过,石达开也多了一个心眼,他把江西军务交给自己的岳父黄玉昆负责,其余各地驻军也都是翼王的人,避免被杨秀清钻空子。
1856年5月,一破江南大营,杨秀清旋即让秦日纲东征。石达开则是西征,但不是去江西作战,而是去湖北,谁去江西呢?答案是弟弟杨辅清,杨秀清希望杨辅清接管江西,扩大杨家力量。
![]()
杨辅清能力有限,经验不足,无法对付湘军。再则,杨秀清为了册封万岁,让被自己“雪藏”三年之久的北王韦昌辉去瑞州督师,杨辅清则监视北王,这也是天京事变的重要原因。
秦日纲征战一生,他的确很勇猛,但智谋不行。秦日纲冲锋陷阵可以,但独当一面就不行。一旦秦日纲独自带兵,几乎都是惨败,却不影响他受到重用,因为他可以制衡石达开。
石达开、秦日纲本身关系就不好,杨秀清又加以利用,情况更加糟糕。天京事变时,韦昌辉恼火石达开故意迟到,动了杀心,秦日纲率兵追击石达开,中途得到洪秀全暗示后又去打清军。
韦昌辉败亡,石达开回京辅政,洪秀全希望留下秦日纲,石达开不允许,秦日纲被处死。洪秀全内心有愧,石达开出走之后,找个理由把秦日纲的四个弟弟都册封王爵,重点栽培他们,用来制衡李秀成、李世贤兄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