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在猜TA到底喜不喜欢我?
![]()
醒醒,2023年了,点赞歌单早就能告诉你答案。
![]()
昨晚豆瓣热帖:一女生发现crush偷偷追她的Spotify周榜,还用同一首小众电玩BGM当微信状态。
网友炸窝:原来喜欢已经进化成数字潜行。
旧版攻略说“回消息快”就是在意,新版算法把喜欢拆得更细:Steam游戏时长突增3小时、抖音搜同款耳机、小红书转发你六周前提过的冷门书。
斯坦福去年12月实验给出铁证:真喜欢会让人在五个平台同时留痕迹,假暧昧最多两个。
剑桥脑电图更狠:看到心动消息,瞳孔扩0.5mm,打字速度掉两成。
但别被延迟回复骗了,真在意的人会在5秒内点进聊天框,再把“正在输入”晾15分钟装冷静。
这些微动作骗不过后台传感器。
还有镜像消费这股邪风。
他本不喝燕麦拿铁,你po完图,三天后他朋友圈摆拍同款杯子。
这叫“记忆强化+社交同步”打包套餐。
别感动太早,AI情感骗子也会这套。
去年抓了批用ChatGPT量产情话、Midjourney伪造旅行合照的团伙,话术一模一样,数据里露出马脚:购物重叠率从0飙到60%,但线下永远排不出档期。
所以别只数微信步数。
想验货,直接拉去线下喝一杯,现场抠细节:问他你三个月前吐槽过的公司名,真喜欢秒答,假AI瞬间卡壳。
连约三次都被“加班”挡?
撤。
总结一句话:数字时代的喜欢=多平台追踪+5秒已读+40%镜像消费+3秒瞳孔放大,缺一不可。
至于只会在深夜说晚安的,八成不是人,是模型。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