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深深
编辑|知愚
33岁操盘大热互联网项目,36岁成功套现15亿离场是种什么体验?
今天在网上看到一个提问:摩拜创始人胡玮炜现状如何?
2018年,美团收购摩拜,竞争对手们还在泥潭中苦苦支撑,胡玮炜却凭借手中股份,轻松套现15亿功成身退。
这场世纪大混战中,凭什么唯独胡玮炜能够全身而退,她究竟做对了什么?手握15亿资产隐退,昔日的共享女王,现状如何?
![]()
胡玮炜,1982年出生,浙江东阳人,就读于浙大城市学院新闻系。
大学时期,她的偶像是战地记者法拉奇,可惜天不遂人愿,毕业以后她成为一名月薪3000的汽车记者。
和大多数女孩一样,胡玮炜有一颗文艺的心。她对汽车、发动机、手动挡、百公里加速一点兴趣都没有,如果可以,她只想做一个“闲散青年”,穿着一袭白裙去广场上画画,邂逅真爱,再开启一场可歌可泣的旷世绝恋。
![]()
见过胡玮炜本人的人都知道,她有这个资质:明眸皓齿,清爽灵动,像夏天黄瓜味的乐事薯片。奈何明明可以靠颜值吃饭,姐非得靠实力,一入新闻深似海,胡玮炜一干就是10年。
这10年,正是传统媒体衰败、新媒体崛起的时候。大势之下,任凭胡玮炜拼尽全力,工资也不过是勉强过万,基本满足生活所需,想要站稳脚跟,还差得远。
2013年,作为记者出席美国拉斯维加斯消费类电子展,胡玮炜感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巨大的冲击。凭借着10年一线记者外加女人的直觉,胡玮炜预言:汽车行业即将迎来一场巨变。为了迎合这一趋势,她当即就想到开辟一个《汽车与科技》的新栏目。
可惜她的男老板没有这个直觉。所以当胡玮炜兴致勃勃地提出这个想法时,老板白眼一翻:“你去哪拉广告投钱?”
胡玮炜一口老血没吐出来,化作心头幽恨:新媒体崛起指日可待,汽车行业变革也迫在眉睫,此时此刻,若仍坐以待毙,必将悔恨终身。
经历了无数个辗转反侧的不眠之夜,2014年,胡玮炜终于下定决心提出辞职。她拿着手头仅有的15万元,创立了一家名为“GEEK”的汽车媒体公司,准备迎着巨变一展身手。
创业初期,为了省钱,胡玮炜把办公室租在北京的一个小四合院里,这里只能白天办公,晚上就得卷铺盖走人,把场子空出来给老板做酒吧。
在这个苦逼的奋斗故事中,胡玮炜却对机会保持着绝对的机警,她顺势借酒吧举办各种活动、派对,邀请汽车行业中各种各样的人欢聚一堂,畅聊畅饮。
正是这个过程中,胡玮炜结识了许多日后助她腾飞的人,包括摩拜的天使投资人、汽车行业大佬——易车网、蔚来汽车创始人李斌。
![]()
2014年底,汽车设计师、昔日老友陈腾蛟找到胡玮炜,说他想创业,做一款搭配眼下时兴的智能手表、手环使用的自行车,人工智能搭配高颜值,肯定赚钱。
胡玮炜也觉得这个想法不错,于是带着他找到了李斌。不料李斌对此毫无兴趣,他觉得造普通的自行车没意思,要做就做点不一样的,比如说造一款随时扫码就可骑走、随时停放的自行车。
陈腾蛟听得直翻白眼,觉得是天方夜谭。胡玮炜却在一旁拍手叫好。
一顿饭下来,陈腾蛟空手而归,胡玮炜拉到了李斌作为天使投资人的146万项目资金。次年1月,胡玮炜踌躇满志,拿着这笔钱,创立了摩拜科技有限公司。
![]()
公司是成立了,可传说中的“共享单车”到底长什么样呢?
不同于普通自行车有主人细心呵护,共享单车是彻头彻尾的“野孩子”:要解决随用随停、日晒雨淋、智能开关锁、实时监测、维护、防偷盗等等一系列问题。
也就是说,这台自行车要能扛得住风吹日晒不生锈、轮胎不用打气和补胎、车链子不会掉、四年内可以不断地充电、还要有一把能接受移动通信网络的信号的智能锁……没有自行车厂愿意接这种离谱活。
一筹莫展之际,当年一起混迹于“极客酒吧”的梦想家们一个接一个地出现了,他们显示出通天手腕和专业能力来帮胡玮炜造车。同时,投资人李斌亦为其执着所动,决定追加的300万美元助她一臂之力。
正所谓“众人拾柴火焰高”,经过大家伙的共同努力,终于,第一台传说中的共享单车横空出世。
![]()
2016年4月,第一批摩拜单车正式投放上海。会不会一夜之间被偷光?胡玮炜说:“不知道,投放的第一天,我失眠了一整晚。”
接下来,就如你我所见,单车不仅没有被偷光,还开启了令所有人都始料不及的爆炸式增长:短短几个月,摩拜遍布上海的大街小巷,用户数量翻倍;同年9月投放北京市场,不到一年,就积累了超过千万的用户。
2017年6月,摩拜首次走出亚洲,登陆英国曼彻斯特,引发海外同胞热烈反响,接着进入曼彻斯特邻城索尔福德,亦受到当地政府的支持与欢迎。
而与扩张速度相比,更可怕的是它的融资速度:自创立以来,短短2年间,摩拜完成了7轮融资,且名单中尽是诸如腾讯、红杉、携程、创新工场等这样的知名大佬。
![]()
2017年1月,在李开复的牵线搭桥下,富士康宣布与摩拜签署战略合作,不仅仅是提供资金支持,还提供产能支持——这对摩拜来说至关重要:不仅解决了自行车生产问题,同时还大幅降低了成本。
至此,摩拜在资本市场上彻底火了,用熊猫资本理论的话来说就是:“得排队。
就5天时间考虑,不投就没了。很多机构直到投完也许都来不及见她本人一面。”
从创立到疯狂扩张,短短3年,胡玮炜将摩拜打造成了市值百亿的互联网企业,登上福布斯榜、上央视、创意人物百强……各种掌声与荣耀纷至沓来。
![]()
然而,面对巨大的成功,胡玮炜却始终保持着克制和冷静。
随着各种品牌共享单车的病毒式投放,市场份额争夺日益激烈,同时,管理问题也开始浮出水面,这不得不迫使国家亲自出马,加大监管力度——许多共享单车因此倒闭,摩拜面临的生存压力也越来越大。
为了适应市场需要,摩拜也不是没有努力过,它的政策几经调整,后期甚至顶着巨大的成本压力,开启了免押金骑行,但仍感回天无力。彼时,其最大的竞争对手OFO亦在苦苦支撑,试图背靠阿里庞大的后盾挺过难关。
![]()
怎么办?是和对手拼血条,还是就此收手?如果选择前者,背靠腾讯等多家投资机构的摩拜,目前手头的资源并不亚于ofo,但是经过深思熟虑,胡玮炜还是选择了收手。
在胡玮炜眼中,共享单车的阶段性发展或已结束。
接下来就如你我所见,2018年4月3日,美团以27亿美元的总价收购摩拜单车,摩拜女王凭借手中股份,一举套现15亿功成身退,为这红极一时的帝国神话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2018年12月23日,胡玮炜宣布卸任摩拜CEO一职。对此,她在内部信上给出的说法是: 经历了这么长时间以来的激烈竞争与扩张,接下来,摩拜要进行更彻底的“基本功”修炼,这是非常艰巨的任务。而自己,已经“完成了阶段性的使命”
3年打造摩拜帝国,套现15亿后全身而退,在外人看来,胡玮炜的成功来得不费吹灰之力。然而,真正作为一位创业者,一路厮杀至今,做出这个选择,其实并不容易。
这需要眼光,更需要魄力。胡玮炜此举,向我们传递了一个很重要的道理:
真正的赢家,未必需要坚持到最后。懂得审时度势、在恰当的时机敢于放手、做出明确选择,或许会是一门更加深刻的智慧。
愿你我都能拥有这种智慧。
图|来源网络侵删
#MCN双量进阶计划#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