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今日九月二十四,老人说最怕“九月廿四晴”,今天晴天有啥预兆?

0
分享至

导读:今日九月二十四,老人说最怕“九月廿四晴”,今天晴天有啥预兆?

#11月·每日幸运签##我在头条晒家乡#

农历九月二十四这天,民间流传着“九月廿四晴,旱到来年五月尽”的农谚,意思是如果这天天气晴朗,预示着接下来将面临长时间的干旱。这句古老的谚语背后,究竟蕴含着怎样的气象智慧?在气候变化日益复杂的今天,这样的农谚还有参考价值吗?



**农谚背后的气象观察**

老一辈农民通过长期观察发现,农历九月末的天气变化与冬季降水存在某种关联。从气象学角度来看,九月底我国大部分地区正处于秋季向冬季过渡的阶段。此时如果持续晴朗少云,往往意味着冷空气活动较弱,南方暖湿气流也不活跃,大气环流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天气格局一旦形成,容易延续较长时间,导致冬季降水偏少。

在华北地区,农谚还有“九月廿四晴,旱到清明”的说法。黄河流域的农民发现,如果这天晴朗无雨,往往预示整个冬春季降水偏少。这与现代气象观测中发现的环流持续异常现象不谋而合——当某种大气环流型建立后,往往会维持数周甚至数月。

**地域差异与验证**

值得注意的是,这类农谚在不同地区的具体表述和适用性存在差异。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类似的谚语是“重阳无雨看十三,十三无雨一冬干”,强调的是九月初九和九月十三的降水情况。而在华南地区,农民更关注霜降节气的天气变化。



现代气象资料分析显示,在华北平原,近30年来有12个年份的九月二十四日为晴天,其中8个年份确实出现了冬春连旱,准确率约67%。但在长江流域,这种相关性要弱得多。这表明农谚具有一定地域局限性,在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参考价值更高。

**气候变化下的新思考**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传统农谚的适用性正在发生变化。气象专家指出,近年来大气环流异常频率增加,使得单一日期的天气指示意义有所下降。比如2020年九月二十四日,华北多地晴朗,但随后的冬季却出现了多次强降雪过程。

不过,农谚的价值不仅在于预测,更在于提醒人们关注天气变化。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建议,即便遇到“九月廿四晴”的情况,也不必过度恐慌,但可以提前做好抗旱准备,比如检修水利设施、选择耐旱作物品种等。



**科学应对与传统智慧**

现代农业气象学认为,应该综合多种因素来判断长期气候趋势。除了观察特定日期的天气,还要关注海温异常、极涡活动等指标。许多地区的气象部门已经开始将农谚与现代预测技术相结合,开发更精准的农业气象服务。

例如,河北省气象局在2023年推出的“智慧农谚”系统,就整合了数十条传统农谚和实时气象数据,当系统监测到“九月廿四晴”等关键天气现象时,会自动生成针对不同作物的管理建议,既传承了古人智慧,又赋予了科学内涵。



**文化传承与现实意义**

“九月廿四晴”这样的农谚,是中华农耕文明的重要遗产。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专家指出,目前我国正在建立农业气象谚语数据库,计划收录超过10万条各地农谚,通过大数据分析挖掘其中的科学成分。

在今天(2025年11月13日),当我们回望两个多月前那个晴朗的九月二十四日,不妨以更理性的态度看待传统农谚。既不一味迷信,也不全盘否定,而是理解其形成机理,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上,运用现代科技做好应对准备。毕竟,无论是古人还是今人,期盼风调雨顺的愿望始终未变。#11月·每日幸运签#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批复同意了!南京这里将拆分调整,三条巷拆成俩

批复同意了!南京这里将拆分调整,三条巷拆成俩

小怪吃美食
2025-11-13 09:35:56
祖院长原配护士长高颜值照流出,气质不输曾医生,发声原谅丈夫

祖院长原配护士长高颜值照流出,气质不输曾医生,发声原谅丈夫

文史道
2025-11-11 06:45:03
“交不起服务费,就能把4个娃撵回家?”家长哭穷无果后选择举报

“交不起服务费,就能把4个娃撵回家?”家长哭穷无果后选择举报

妍妍教育日记
2025-11-12 19:44:34
演员张艺洋已执行死刑!中国娱乐圈首例,倪大红、李雪健被牵连

演员张艺洋已执行死刑!中国娱乐圈首例,倪大红、李雪健被牵连

阿纂看事
2025-07-25 17:12:19
江苏暴打母亲男社死!央媒紧急介入,对话内容曝光,坐牢只是开始

江苏暴打母亲男社死!央媒紧急介入,对话内容曝光,坐牢只是开始

千言娱乐记
2025-11-12 19:26:23
全运会首个决赛名额:林高远刘诗雯,李晓霞老公主力王艺迪

全运会首个决赛名额:林高远刘诗雯,李晓霞老公主力王艺迪

无意争春
2025-11-13 11:02:39
分享解剖学知识,破除多年来的G点谣传

分享解剖学知识,破除多年来的G点谣传

远方青木
2025-10-25 00:06:11
跌破1499,茅台来到了应有的位置上!

跌破1499,茅台来到了应有的位置上!

大象新闻
2025-11-13 11:18:02
刚刚,直线拉升!A股这一板块,突然集体爆发!

刚刚,直线拉升!A股这一板块,突然集体爆发!

证券时报e公司
2025-11-13 10:33:49
雷军冬测佳绩,热评第一竟是“有没有小字”?8个狗头暴露潜规则

雷军冬测佳绩,热评第一竟是“有没有小字”?8个狗头暴露潜规则

热风追逐者
2025-11-13 08:50:03
郭德纲发文悼念

郭德纲发文悼念

大象新闻
2025-11-12 16:18:06
阿根廷总统将不出席二十国集团约堡峰会

阿根廷总统将不出席二十国集团约堡峰会

新京报
2025-11-13 07:47:03
越南有可能正面临分裂的危险!很多人没想到,越南不是统一了吗?

越南有可能正面临分裂的危险!很多人没想到,越南不是统一了吗?

百态人间
2025-11-11 05:10:03
G7外长死缠台海不放,芬兰防长妄称中国挑战北约,包藏祸心不简单

G7外长死缠台海不放,芬兰防长妄称中国挑战北约,包藏祸心不简单

标体
2025-11-13 10:36:54
小米2款顶配新品官宣:12月份 ,即将发布

小米2款顶配新品官宣:12月份 ,即将发布

科技堡垒
2025-11-12 11:06:40
中方强硬,日本坐立难安:中国这次怎么不按套路出牌了?

中方强硬,日本坐立难安:中国这次怎么不按套路出牌了?

芳芳历史烩
2025-11-13 10:06:29
缅甸妙瓦底“大鱼”浮出水面,涉案资金2.77万亿,被引渡回国受审

缅甸妙瓦底“大鱼”浮出水面,涉案资金2.77万亿,被引渡回国受审

霜风如刀
2025-11-13 10:57:08
快递员河边救下一儿童,却被拘留7天,获释后被救者一家五口被灭门

快递员河边救下一儿童,却被拘留7天,获释后被救者一家五口被灭门

悬案解密档案
2025-11-06 10:39:29
陈震驾驶小鹏 X9 复刻劳斯莱斯闪灵事故,小鹏员工发文回应

陈震驾驶小鹏 X9 复刻劳斯莱斯闪灵事故,小鹏员工发文回应

IT之家
2025-11-13 09:57:11
离谱!上官正义举报人贩子反遭扣留,被反问:你咋不去帮美国打仗

离谱!上官正义举报人贩子反遭扣留,被反问:你咋不去帮美国打仗

乌娱子酱
2025-11-03 14:27:14
2025-11-13 11:56:49
阿龙美食记 incentive-icons
阿龙美食记
用心做菜,满足您味蕾享受
16341文章数 17771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艺术要闻

黄君璧:仿古山水册

头条要闻

湖北通报:黑老大行贿千万 市公安局长等成其"保护伞"

头条要闻

湖北通报:黑老大行贿千万 市公安局长等成其"保护伞"

体育要闻

保罗,看看你对马刺干的好事!

娱乐要闻

一场演唱会,戳穿岳云鹏圈中地位

财经要闻

源峰25亿赌局!汉堡王中国"卖身"求生

科技要闻

深夜重磅!GPT-5.1发布,奥特曼大谈情商

汽车要闻

具备高阶辅助驾驶功能 欧拉5预售价10.98万起

态度原创

房产
艺术
本地
游戏
公开课

房产要闻

海垦城建·鹿城壹号品牌发布会暨美学示范区璀璨启幕

艺术要闻

黄君璧:仿古山水册

本地新闻

云游安徽 | 凌滩玉魄淬千年,诗意钢城马鞍山

《超英派遣中心》最终章发布 Steam在线人数超22万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