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那个电话打过去的时候,赵静正在菜市场,背景音里乱得像一锅煮沸的八宝粥。
“喂?林蔓?”她的声音隔着电流,带着点被小贩叫卖声和电动车喇叭声冲刷后的毛边儿。
“是我。”
我说。
就这两个字,我听见自己声音里那种,怎么说呢,那种在上海恒温26度的精装公寓里养出来的,一丝不苟的平滑感。
“哎哟我的天,你这个大忙人,怎么想起给我打电话了?”赵静那边“哗啦”一声,像是一袋子土豆或者苹果倒在了什么台面上。
我捏着手机,视线落在客厅那面巨大的落地窗外。黄浦江的水是灰黄色的,像一块脏了的绸缎,温吞地、没什么诚意地流着。
“想你了呗。”我说,语气轻松得像在谈论天气,“我下周回趟老家,见个面?”
电话那头沉默了足足三秒。
三秒,足够一个卖鱼的师傅刮完一整片鱼鳞。
“真的假的?你回来?”赵静的声音猛地拔高,盖过了所有噪音,“你那个大老板老公肯放你回来?”
我笑了笑,没接她后半句话。
我说:“开我的车回来,就我一个人。”
“我的天,”她又重复了一遍,“那你住哪儿?住我家不?我家小,你可别嫌弃。”
“再说吧,先见个面。”
挂了电话,我把手机扔在柔软的羊毛地毯上。阿姨正好拖地过来,弯腰,用戴着塑胶手套的手,小心翼翼地把手机捡起来,放在光洁如镜的茶几上,整个过程没发出一丝声音。
我看着她,忽然觉得,我和这个手机,好像没什么区别。
都是被轻拿轻放,摆在昂贵但冷清的背景里,一件物品。
我和赵静,是那种能从一个被窝里直接滚到另一个被窝里的关系。
字面意义上的。
小时候,我们两家住一个筒子楼,她睡不着就半夜敲我家的门,我妈骂骂咧咧地开门,她哧溜一下就钻进我被窝,带着一身外面月光的凉气。
后来,我们考了同一所大学,只不过她在省城,我在上海。
毕业那年,我们的人生像两条突然分岔的溪流。
她听了家里的安排,回了县城,考了个图书馆的编制,朝九晚五,风吹不着雨淋不着。然后,顺理成章地,嫁给了在县政府上班的李伟。
我呢,留在了上海。
我在一家设计公司,熬了几年,遇见了陈峰。
陈峰是我的客户。第一次见面,他穿着剪裁得体的西装,手腕上那块表,我后来才知道叫百达翡丽。
他追我的方式,简单粗暴,但有效。
他会直接让司机把车开到我公司楼下,一束巨大的、空运过来的蓝色妖姬堵在门口,卡片上写着:“林小姐,赏光吃个饭吗?”
全公司都能看见。
我当时那个小主管,一个四十多岁的女人,酸溜溜地说:“林蔓啊,命好。”
我承认,我有点虚荣。
或者说,一个在上海独自打拼,每个月房租占掉工资一半,为了一个项目能连着半个月吃泡面的女孩子,很难对那种轻易就能把你从泥潭里拎出来的生活,说一个“不”字。
所以,我嫁给了陈峰。
婚礼办在黄浦江边的五星级酒店,赵静是我的伴娘。她穿着我给她挑的伴娘裙,站在我身边,眼神里有祝福,有羡慕,还有一丝我当时看不懂的、遥远的担忧。
她说:“蔓蔓,以后要好好的。”
我说:“你也是。”
那天之后,我们就很少见面了。
头一年,还经常视频。她给我看她新装修的小家,李伟在旁边憨憨地笑。我给她看陈峰带我去的马尔代夫,白色的沙滩,蓝色的海。
我们都在努力向对方证明,自己的选择,是对的。
第二年,她生了儿子,豆豆。视频里大部分时间都是那个皱巴巴的小孩,哭着,笑着,咿咿呀呀地叫着。赵静的脸,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失去了光彩,添了疲惫。
而我,在陈峰安排的各种饭局和派对上,妆容精致,笑容得体。我学会了品红酒,聊艺术,在那些太太圈里,维持着一种微妙的体面。
我们的共同话题,越来越少。
到第三年,也就是现在,我们的联系,基本只剩下朋友圈的点赞之交。
她晒娃,晒单位发的米面油,晒周末去农家乐挖的野菜。
我晒新买的爱马仕,晒米其林餐厅的摆盘,晒陈峰公司年会的盛况。
我们像活在两个星球的人。
这次说要回去,是一时冲动。
那天晚上,陈峰又说有应酬,很晚才回来。他带着一身酒气和一种陌生的香水味,倒在床上就睡。
我躺在他身边,睁着眼睛,看着天花板上水晶灯折射出的、冰冷的光。
我忽然就想起了赵静。
我想起她被窝里的温度,想起我们俩分吃一根冰棍的夏天,想起她说“蔓蔓,以后要好好的”时候的眼神。
我就是想回去看看她。
看看另一种选择,究竟是什么样子的。
我开的是一辆白色的保时捷Macan,陈峰送我的生日礼物。
从上海开到我们那个苏北小县城,四个小时。
高速公路上,车里放着德彪西的月光。钢琴声像流淌的溪水,干净,清冷。
但车窗外的景象,在一点点变化。
摩天大楼变成了低矮的厂房,精致的绿化带变成了野蛮生长的杂草,路牌上的名字,从“徐家汇”、“陆家嘴”,变成了“XX出口”、“XX服务区”。
空气里,也开始弥漫着一种混合了泥土、秸秆和一点点工业废气的味道。
是家的味道。
我有点近乡情怯。
快到县城出口的时候,我给赵静发了条微信。
“快到了。”
她秒回,一个活蹦乱跳的表情包,后面跟着一句话:“我在城门楼底下等你!”
我们县城有个标志性建筑,一个仿古的城门楼,本地人都这么叫。
我把车开过去,一眼就看到了她。
她穿着一件灰色的羽绒服,牛仔裤,脚上一双运动鞋。头发随便扎了个马尾,素面朝天。
她正踮着脚,伸长了脖子,在车流里寻找。
那一瞬间,我鼻子有点酸。
我把车稳稳地停在她面前,降下车窗。
“嗨。”
赵静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她绕着我的车走了一圈,眼睛瞪得像铜铃。
“我靠,林蔓,这是你的车?”她趴在车窗上,使劲往里看,“这车得多少钱啊?”
“没多少。”我轻描淡写地说,“上车吧。”
她拉开车门坐进来,一股寒气也跟着涌了进来。她搓着手,好奇地摸摸这儿,看看那儿。
“真皮座椅啊……这屏幕好大……你这脚垫都比我家的地毯高级。”
我发动车子,说:“去哪儿?先吃饭?”
“行啊,我请你!”她拍着胸脯,豪气干云,“说吧,想吃啥?我们县城现在可不一样了,新开了一家日料,还有一家西餐厅,听说牛排还不错。”
我看着她,笑了。
“就吃咱们以前常吃的那家小馄饨吧。”
赵静愣住了。
那家小馄饨店,在一条很深很窄的小巷子里,开了二十多年。老板娘是个胖胖的阿姨,永远围着一条油腻腻的围裙。
我们上中学的时候,每天晚自习下课,都要去那儿吃一碗。五块钱,薄皮大馅,汤里撒满了虾皮和紫菜。
“那地方……”赵静有点犹豫,“现在又破又旧的,你这车,开不进去。”
“没事,停在外面走进去。”
我把车停在巷子口,引来了不少路人的围观。
一个开着“老头乐”的大爷,停下来,摇下车窗,仔仔细细地打量着我的车标,然后又看看我,眼神复杂。
我有点不自在,拉着赵静赶紧往巷子里走。
巷子还是老样子,青石板路,两边是斑驳的墙壁,墙上挂着晾晒的衣服,滴着水。
小馄饨店也还是老样子。
油腻的桌子,塑料的凳子,墙上贴着发黄的菜单。
老板娘看见我们,眼睛一亮。
“哎哟,这不是小静嘛!旁边这个……是林蔓?哎哟我的天,都长这么大了,越来越漂亮了!”
赵静熟络地跟她打招呼:“王阿姨,两碗小馄乙,多放辣油和香菜。”
她知道我的口味,一点没变。
我们坐下来,等馄饨的工夫,赵静才开始仔仔细细地打量我。
“你瘦了好多。”她说。
“你胖了。”我回敬她。
她哈哈大笑,拍了拍自己的肚子:“生完孩子,就这样了,减不下去。”
她看着我身上的羊绒大衣,又看看我手边的包。
“你这日子,过得跟电视里演的一样。”她感叹道。
我不知道该怎么接。
是啊,电视里的女主角,住豪宅,开豪车,挎名包。
但电视里没演,女主角一个人坐在豪宅里,能坐一下午,一句话都不说。
电视里也没演,女主角看见老公手机上一个陌生的女性头像,心会像被针扎一样,细细密密地疼。
馄饨上来了,热气腾腾。
我拿起勺子,舀了一个,放进嘴里。
就是那个味道。
那一瞬间,所有的伪装,所有的隔阂,好像都被这碗热气融化了。
我抬头看赵静,她正呼啦呼啦地吃着,额头上渗出了细密的汗珠,吃得一脸满足。
她好像,一点没变。
又好像,全都变了。
吃完馄饨,赵静说:“去我家坐坐吧。”
我没拒绝。
她的家,在一个叫“阳光小区”的地方。是县城里比较早的商品房,楼层不高,六楼,没电梯。
我们爬楼的时候,楼道里堆满了邻居家的杂物,旧纸箱,小孩的自行车,还有一袋不知道放了多久的白菜。
声控灯时亮时不亮,我们的脚步声在空旷的楼道里回响。
“累不累?”赵静气喘吁吁地问我。
“还好。”我说。
其实我已经很久没爬过这么高的楼了。我在上海的家,出门就是电梯,下楼就是车库。
赵静的家,不大,两室一厅,大概八十多平。
但是,很满。
玄关的鞋柜上,塞满了大大小小的鞋子,男人的,女人的,小孩的。
客厅的沙发上,扔着几件没来得及叠的衣服,还有一个奥特曼的玩具。
茶几上,摆着果盘,里面有苹果和橘子,旁边是一筒吃到一半的薯片。
阳台上,晾着一家三口的衣服,在冬日的阳光下,有一种安稳的气息。
这是一种,充满了生活痕迹的“满”。
和我的家,那种空旷的“满”,完全不同。我的家里,也堆满了很多东西,昂贵的摆件,限量的艺术品,但我总觉得,那些东西都没有温度。
“有点乱,你别介意啊。”赵静一边收拾着沙发上的衣服,一边说。
“挺好的,有家的感觉。”我说的是真心话。
她给我倒了杯水,用的是一个印着“奖”字的玻璃杯。
“单位发的。”她不好意思地笑笑。
我们坐在沙发上,一时之间,又不知道该聊什么。
电视里放着动画片,声音开得很大。
“豆豆呢?”我问。
“送他奶奶家了,不然今天没法跟你好好逛。”
我们聊了聊以前的同学,谁谁谁结婚了,谁谁谁生了二胎,谁谁谁在外面发了财,谁谁谁又离了婚。
这些人和事,离我已经很遥远了。
聊着聊着,门开了。
李伟回来了。
他比结婚时胖了一点,穿着一件深蓝色的夹克,手里拎着一袋子菜。
看见我,他愣了一下,随即露出一个憨厚的笑容。
“林蔓来了啊,快坐快坐。”
他把菜放进厨房,走出来,给我们一人削了一个苹果。
他的手指很粗糙,指甲剪得很干净。
“小静都跟我说了,说你要回来。”他把苹果递给我,“路上开车累了吧?晚上就在家吃,我来做饭。”
赵静白了他一眼:“你那两下子,就别献丑了。待会儿我们出去吃。”
“我做的红烧肉,林蔓以前最爱吃了。”李伟不服气地说。
我看着他们俩斗嘴,忽然觉得,这画面,很温暖。
陈峰从来不会给我削苹果。
他只会让阿姨把全世界最贵的水果,切好,摆盘,用银质的叉子送到我面前。
他也从来不会跟我斗嘴。
我们之间,要么是相敬如宾的客气,要么是惊涛骇浪的争吵。
没有这种,带着烟火气的,温吞的日常。
晚上,赵静还是没让李伟做饭。
她说,我难得回来一次,必须吃点好的。
她订了县城那家最好的饭店的包厢。
饭桌上,李伟话不多,但一直在给我夹菜。
“多吃点,这个鱼很新鲜。”
“尝尝这个,我们本地的特色。”
赵静则一直在跟我讲她单位的趣事。
“我们馆长,你知道吗,就是那个地中海,天天开会,车轱辘话来回说,我们都在底下玩手机。”
“新来的小姑娘,跟办公室的王哥好上了,天天眉来眼去的,我们都假装看不见。”
这些事,鸡毛蒜皮,但从她嘴里说出来,就特别生动。
我听着,笑着,喝着杯子里的玉米汁。
这顿饭,没有昂贵的红酒,没有精致的摆盘,但我吃得比任何一顿米其林都舒服。
吃完饭,李伟去开车,我和赵静在饭店门口等。
晚上的风很冷,我裹紧了我的羊绒大衣。
赵静拉了拉我的手,她的手很暖。
“蔓蔓,”她看着我,路灯的光在她眼睛里跳跃,“你……过得好吗?”
我看着她,那双眼睛,和多年前一模一样,清澈,坦诚。
我没办法再用那些朋友圈里的照片来骗她。
我张了张嘴,想说什么,但最后,只是笑了笑。
“挺好的。”
谎言说出口的那一刻,我自己都觉得虚伪。
那天晚上,我没有去住酒店,住在了赵静家。
她家没有多余的房间,我睡在豆豆的小床上。床上是蓝色的奥特曼床单,闻起来有股淡淡的奶香味和阳光的味道。
赵静给我找了一套她的睡衣,粉色的珊瑚绒,上面有个巨大的兔子。
我穿在身上,看着镜子里的自己,觉得有点滑稽。
我已经很多年没穿过这么可爱的睡衣了。我的睡衣,都是真丝的,吊带的,陈峰喜欢的款式。
赵静和李伟的卧室就在隔壁,墙壁很薄。
我能隐隐约约听见他们说话的声音。
“……今天买的排骨,明天炖汤给豆豆喝……”
“……你那个风湿膏贴了没有?……”
“……林蔓瘦得跟个纸片人似的,在上海是不是吃不好啊……”
“……人家是大老板娘,吃得比我们好多了,就是操心事多……”
我躺在小床上,蜷缩起来,把脸埋在枕头里。
枕头底下,硬硬的,我摸出来,是一个塑料的恐龙玩具。
我握着那个小恐龙,眼泪就毫无预兆地掉了下来。
我想起了陈峰。
我想起我们上一次吵架。
是因为我发现他和一个女客户的聊天记录,很暧昧。
他没有解释,只是很不耐烦地说:“林蔓,你能不能成熟一点?这就是生意场上的逢场作戏。你现在拥有的一切,都是我这样换来的。你要是受不了,可以离开。”
我看着他,那个我曾经以为可以托付终身的男人,那一刻,他的脸,陌生得可怕。
我没有离开。
我能去哪儿呢?
我的工作早就辞了,朋友也渐渐疏远了,我的整个世界,都是围绕着他建立的。离开他,我就像一个被从土里拔出来的植物,根都断了。
那天晚上,我一个人在那个两百平的公寓里,哭到天亮。
第二天,他像没事人一样,让助理给我送来了一个最新款的香奈儿包。
他总是这样。
用物质来弥补,用金钱来道歉。
他以为,这就够了。
一开始,或许是够的。但时间长了,那些冰冷的奢侈品,堆在我身边,就像一个又一个的耳光,提醒着我,我有多可悲。
我握着那个塑料小恐龙,哭得浑身发抖。
我羡慕赵静。
我羡慕她身边有一个人,会关心她明天喝不喝排骨汤,会提醒她贴风湿膏。
我羡慕她的生活,虽然不富裕,但每一天,都踩在实实在在的土地上。
不像我,像飘在半空中,看起来光鲜亮丽,其实脚下,空无一物。
第二天,赵静说要带我逛逛。
“我们县城现在变化可大了,建了好几个公园,还有个万达广场。”她兴致勃勃地说。
我没什么兴趣。
我说:“去逛逛菜市场吧。”
赵静一脸“你是不是发烧了”的表情看着我。
“菜市场有什么好逛的?又脏又乱。”
“就想去看看。”
最终,她还是拗不过我,带我去了。
县城的菜市场,和我打电话那天听到的一样,人声鼎沸,生机勃勃。
潮湿的地面上,散落着烂菜叶和鱼鳞。空气里,混合着鱼的腥味,肉的膻味,蔬菜的土腥味,还有各种熟食的香味。
这种味道,一点也不高级,但充满了生命力。
赵静在这里,像鱼回到了水里。
“老板,这青菜怎么卖?”
“三块五一斤。”
“便宜点,三块,我多称点。”
“行行行,看你老主顾了。”
她跟每个摊主都能聊上几句,从菜价聊到谁家儿子考上了大学,谁家闺女嫁了个好人家。
她买了一块豆腐,卖豆腐的大妈会多送她一小块。
她称了一斤肉,卖肉的大叔会顺手扔给她一根骨头。
“回去给豆豆熬汤。”大叔咧着嘴笑。
我跟在她身后,像一个闯入了异世界的人。
我穿着我的羊绒大衣,脚下是香奈儿的平底鞋,和这个环境格格不入。
没有人跟我搭话,他们只是用一种好奇的、探究的目光打量我。
我像一个透明的罩子,把自己和这个世界隔开了。
赵静拎着大包小包,还在跟一个卖水果的阿姨讨价还价。
“你这橘子甜不甜啊?我尝一个。”
她剥开一个,掰了一半递给我。
“尝尝,特甜。”
我接过来,放进嘴里。
是很甜。
甜得有点发酸。
我看着赵静,她的脸在菜市场嘈杂的光影里,显得那么真实,那么生动。她的额头有细纹,眼角有笑纹,手上因为常年做家务,有点粗糙。
但她的眼睛,是亮的。
那种对生活的热情,是装不出来的。
我忽然意识到,我们之间真正的差距,不是那辆保时捷,不是那个爱马仕包。
而是,我把生活过成了表演,而她,在用尽全力地生活。
从菜市场出来,赵静要去单位盖个章。
“你跟我一起去吧,我们图书馆新装修了,可漂亮了。”
县图书馆,是一栋三层的小楼。
很安静。
空气里有旧书的味道和消毒水的味道。
赵静的办公室里,有四个同事,三女一男。
看见我,他们都热情地打招呼。
“小静,这是你同学啊?真漂亮!”
“上海来的吧?气质就是不一样。”
赵静把我介绍给他们,然后就去忙她的事了。
我坐在她的位置上,她的桌子上,和我家一样,也很“满”。
一个插着笔的笔筒,一本翻开的育儿书,一罐快喝完的速溶咖啡,一个豆豆的笑脸照片,还有一个小小的加湿器,正喷着白色的雾气。
我看着那个加湿器,忽然就想笑。
在上海,我家里有三个戴森的加湿器,联动着全屋智能系统,自动调节湿度。
但我觉得,它们喷出来的雾,都没有赵静桌上这个几十块钱的小玩意儿,来得有人情味。
赵静很快就办完了事。
她拉着我,说:“走,带你去见见我们以前的班主任,王老师。”
王老师退休了,住在一个老旧的家属院里。
我们去的时候,他正在院子里晒太阳,眯着眼睛,听着收音机里的淮剧。
看见我们,他花了点时间才认出来。
“是赵静,和……林蔓?”
他扶了扶老花镜,笑了,露出满嘴的假牙。
“都长大了,都变样了。”
我们陪他聊了很久。
聊我们上学时的糗事,聊他现在的生活。
他说他每天就种种花,散散步,和老伙计们下下棋,日子过得很舒心。
临走的时候,他非要送我们自己种的青菜。
“没打农药,你们拿回去尝尝。”
我和赵静,一人拎着一大袋青菜,从家属院里走出来。
夕阳把我们的影子拉得很长。
我看着手里这袋沉甸甸的、还带着泥土的青菜,心里也变得沉甸甸的。
这一下午,我见的每一个人,王老师,赵静的同事,菜市场的摊主,他们都在过着一种,我曾经拼命想要逃离的生活。
平淡,琐碎,甚至有点乏味。
但现在,我却无比地向往。
晚上,赵静张罗了一场同学聚会。
就在那家我们以前经常去的KTV。
包厢里,烟雾缭绕,啤酒瓶子倒了一地。
来的同学不多,七八个,都是在县城发展的。
我成了全场的焦点。
“蔓蔓,听说你嫁了个大老板,住别墅开豪车,真的假的?”一个叫刘伟的男同学,以前追过我,现在顶着个啤酒肚,说话带着酒气。
“你这包,得好几万吧?”一个女同学,叫张娟,眼睛像X光一样在我身上扫来扫去。
我只能尴尬地笑。
赵静替我解围:“行了行了,都多少年的老同学了,问这些干嘛。来,喝酒喝酒。”
他们开始唱歌,唱的都是一些很老的歌,《十年》,《朋友》,《水手》。
歌声跑调,嘶吼,但每个人都唱得很投入。
好像要把这些年的所有不如意,都吼出来。
我坐在角落里,感觉自己像个局外人。
他们的世界,我进不去。
我的世界,他们也无法理解。
张娟坐到我身边,她喝得有点多,脸颊绯红。
“蔓蔓,说真的,我真羡慕你。”她凑到我耳边说,“你看我,嫁了个普普通通的老师,每天为了孩子上学、还房贷这些事愁得头发都白了。哪像你,什么都不用愁。”
我看着她,不知道该说什么。
我能告诉她,我愁的事情,比房贷和学区房,更让人绝望吗?
我能告诉她,我宁愿用我那些包,去换她这种实实在在的烦恼吗?
我不能。
说了她也不会信,只会觉得我是在凡尔赛。
“你也很幸福啊。”我只能这样说,“家庭美满,工作稳定。”
张娟嗤笑一声:“稳定?稳定就是一辈子都看得到头。我有时候做梦都想去大城市看看。”
她说着,眼睛里闪着一种落寞的光。
我忽然明白了。
我们都在羡慕着彼此的生活。
我们都以为,对方手中的那张牌,才是最好的。
聚会散场的时候,已经很晚了。
大家都喝得东倒西歪。
赵静和李伟,一个一个地把他们送上出租车。
“路上小心啊!”
“到家发个信息!”
他们俩,就像这个小圈子里的主心骨。
所有人都走了,只剩下我们三个。
李伟去开车,我和赵静站在KTV门口吹冷风。
“是不是觉得没意思?”赵静问我。
“没有。”
“他们就那样,小地方的人,没什么见识,你别往心里去。”
我摇摇头:“其实,挺好的。”
真的挺好的。
至少,他们还有力气去抱怨,去羡慕,去幻想。
而我,好像连这点力气都没有了。
就在这时,我的手机响了。
是一个陌生的号码。
我犹豫了一下,接了。
电话那头,是一个我这辈子都不想听到的声音。
陈峰。
“喂?老婆?”他的声音带着一丝不寻常的殷勤,“在哪儿呢?我来接你。”
我脑子“嗡”的一声,一片空白。
“你……你说什么?你在哪儿?”
“我就在你老家啊。”陈峰笑了笑,“给你个惊喜。我刚下飞机,在你们县城最好的那个酒店,叫什么……天源国际大酒店。你过来吧,我开了个总统套房。”
惊喜?
我只觉得惊吓。
他怎么会来?他从来不会来这种他眼中的“穷乡僻壤”。
我挂了电话,手脚冰凉。
赵静看我脸色不对,紧张地问:“怎么了?谁的电话?”
“陈峰。”我说,“他来了。”
赵静也懵了。
我最终还是去了。
李伟开车送我到酒店楼下。
“有事就给我们打电话。”赵静不放心地叮嘱。
我点点头,推开车门。
天源国际大酒店,金碧辉煌,和我住的上海那些五星级酒店,没什么两样。
我走进大堂,感觉自己又从赵静那个真实的世界,回到了我这个虚假的舞台。
总统套房在顶楼。
我刷卡进门。
陈峰正坐在沙发上,穿着浴袍,手里端着一杯红酒。
他看见我,站起来,张开双臂。
“老婆,想我了没有?”
他想抱我,我下意识地躲开了。
他的手臂僵在半空中,脸色有点难看。
“怎么了?不高兴我来?”
“你来干什么?”我冷冷地问。
“想你了呗。”他走过来,捏了捏我的脸,“顺便过来谈个项目。一举两得。”
又是谈项目。
他的生活里,除了项目,还有什么?
“你那个朋友呢?”他问,“叫赵静是吧?还有她老公,明天叫他们一起吃个饭吧,我来安排。”
我看着他,他那副理所当然、高高在上的样子,让我觉得恶心。
“不用了,他们很忙。”
“再忙,吃饭的时间总有吧?”陈峰笑了,“我老婆的朋友,我总得见见。也让他们看看,我老婆嫁得有多好。”
我心底的火,一下子就窜了上来。
“陈峰,你到底想干什么?跑来这里,就是为了炫耀吗?为了在我朋友面前,证明你有多成功,我有多么依附你吗?”
“林蔓,你怎么说话的?”陈峰的脸沉了下来,“我大老远跑来看你,你就是这个态度?”
“我不需要你来看我!”我吼了出来,“我在这里过得很好!你一来,所有的一切都变得不对劲了!”
“不对劲?”他冷笑一声,“怎么不对劲了?是嫌弃我打扰你和你那些穷朋友忆苦思甜了?林蔓,你别忘了,你现在拥有的一切,是谁给你的!你开的车,你穿的衣服,你用的包!没有我,你现在可能就跟你那个朋友一样,在一个小破图书馆里,一个月挣那三四千块钱!”
他的话,像一把淬了毒的刀,狠狠地插进我心里。
是啊,我无法反驳。
我所有的光鲜,都是他赐予的。
我所有的底气,都建立在他给我的金钱之上。
我看着他,忽然觉得无比的疲惫和绝望。
“我们……离婚吧。”
我说出这几个字的时候,声音很轻,但很清晰。
陈峰愣住了。
他大概从没想过,一直温顺听话的我,会说出这样的话。
他死死地盯着我,眼睛里像是要喷出火来。
“你说什么?你再说一遍?”
“我说,我们离婚。”我重复道,感觉自己身体里的所有力气都被抽空了。
他突然冲过来,一把抓住我的手腕,力气大得像是要把我的骨头捏碎。
“林蔓,你敢!”他咬着牙,一字一顿地说,“你以为你是谁?离了我,你什么都不是!”
我的眼泪,终于还是不争气地流了下来。
“是,我什么都不是。”我哭着说,“但我不想再过这种什么都不是的日子了。”
那个晚上,我们吵得天翻地覆。
他骂我不知好歹,白眼狼。
我哭着控诉他这些年的冷漠和不忠。
所有的伪装都被撕破,只剩下最丑陋的真相。
最后,我筋疲力尽地摔门而出。
我穿着那件粉色的兔子睡衣,外面套着我的羊绒大衣,光着脚,在酒店铺着厚厚地毯的走廊里狂奔。
我不知道我要去哪儿。
我只知道,我一秒钟都不想再待在那个地方。
我冲进电梯,按了一楼。
电梯门打开,大堂经理和几个服务员,看到我这副狼狈的样子,都惊呆了。
我没有理会他们的目光,径直冲出了酒店大门。
县城的午夜,冷得像冰窖。
我站在马路边,浑身发抖,不知道是因为冷,还是因为害怕。
就在我绝望的时候,一辆车,在我面前停了下来。
车窗摇下,是李伟那张憨厚的脸。
“上车。”他说。
我拉开车门,看见赵静坐在副驾驶,眼睛红红的。
我一上车,她就转过身,一把抱住了我。
“没事了,没事了,我们回家。”
我的眼泪,再一次决堤。
我趴在她的肩膀上,哭得像个孩子。
我不知道李伟和赵静是怎么找到我的。
或许,他们根本就没走远。
他们把我带回了家。
李伟默默地去厨房给我煮了一碗姜汤。
赵静拿了条新毛巾,给我擦脸,擦头发。
我捧着那碗热气腾腾的姜汤,感觉自己冻僵的身体,一点点回暖。
“都怪我。”赵静坐在我身边,满脸自责,“我就不该让你去。”
我摇摇头:“不怪你。迟早会有这么一天的。”
那天晚上,我和赵静睡在一个床上。
就像小时候一样。
我们聊了很久很久。
我把我和陈峰之间所有的事,都告诉了她。我的孤独,我的怀疑,我的绝望,我所有不敢对人言说的痛苦。
我像一个溺水的人,抓住了一根救命的稻草,把心里所有的垃圾,都倒了出来。
赵静一直静静地听着。
没有评判,没有指责,只是时不时地,拍拍我的背。
等我说完,天都快亮了。
她给我掖了掖被子,说:“蔓蔓,不管你做什么决定,我都支持你。”
“可是,我害怕。”我说,“我什么都不会,离了他,我不知道该怎么活下去。”
“谁说的?”赵静看着我,眼睛里有一种我从未见过的坚定,“你忘了?你大学的时候,专业课回回第一。你做的那个设计,还得过奖。你不是什么都不会,你只是,忘了你自己是谁。”
她的话,像一道光,照进了我黑暗的心里。
是啊。
在遇见陈峰之前,我也是一个有梦想,有能力的林蔓。
我为了一个方案,可以三天三夜不睡觉。
我为了一个细节,可以跟客户据理力争。
我什么时候,变成了现在这个,只能依附别人生存的菟丝花?
“睡吧。”赵静说,“天塌下来,有我呢。”
我闭上眼睛,闻着她身上熟悉的、安心的味道,几十个小时以来,第一次,沉沉地睡了过去。
我是在豆豆的吵闹声中醒来的。
他正趴在床边,用他的小胖手,戳我的脸。
“阿姨,起床,太阳晒屁股啦!”
我睁开眼,阳光透过窗户,洒在我的脸上,暖洋洋的。
我坐起来,看见赵静正在给他穿衣服。
李伟在厨房里做早饭,油条的香味飘了过来。
这才是,人间的烟火。
我做了一个决定。
吃早饭的时候,我对赵静和李伟说:“我想好了,我要离婚。”
他们俩对视了一眼。
李伟先开口,他很认真地看着我:“你想清楚了?这不是小事。”
“想清楚了。”我说,“这样的日子,我一天都不想再过了。”
赵静握住我的手:“那以后怎么办?你回上海,还是……”
“我回上海。”我说,“我要把我丢掉的东西,都找回来。”
我要找回我的专业,我的事业,我的人生。
那天,陈峰给我打了几十个电话,我一个都没接。
他给我发了很多信息。
从一开始的威胁,到后来的质问,再到最后的服软。
“老婆,我错了,你回来吧,我们好好谈谈。”
“你想要什么,我都给你。”
“别闹了,行吗?”
我看着那些信息,心里一片平静。
我知道,他不是真的认错。他只是,不能接受他的“所有物”,突然失控了。
我只回了他一条。
“我的律师会联系你。”
然后,我拉黑了他所有的联系方式。
我在县城又待了两天。
这两天,我什么都没想。
就跟着赵静,过她的日子。
早上送豆豆去幼儿园,然后去图书馆上班。中午在单位食堂吃饭,下午去菜市场买菜。晚上回家,做饭,看电视,辅导豆ë豆写作业。
平淡得像一杯白开水。
但我却喝出了甜味。
我要离开的那天,赵静和李伟来送我。
还是那个城门楼底下。
我没有开那辆保时捷。那辆车,连同那个公寓里所有他买的东西,我都不想要了。
我坐上了回上海的大巴车。
临上车前,赵静抱了抱我。
“蔓蔓,照顾好自己。”她在我耳边说,“钱没了可以再挣,家没了,我这里,永远是你的家。”
我点点头,眼泪在眼眶里打转。
我上了车,找到一个靠窗的位置。
车子缓缓开动。
我看见赵静和李伟还站在那里,朝我挥手。
阳光下,他们的身影,那么渺小,又那么清晰。
我突然就“懵”了。
我来的时候,是懵的。我以为我看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一个光鲜,一个暗淡。
我走的时候,也是懵的。我才发现,生活从来没有简单的A面和B面。
我的光鲜背后,是腐烂的疮痍。
她的平淡之下,是坚韧的根基。
没有谁比谁更好,也没有谁比谁更差。
我们只是,在用自己的方式,对抗着生活给出的难题。
车子驶上了高速。
县城,在我身后,越来越远。
我看着窗外飞速倒退的风景,拿出手机,给我的大学老师发了一条信息。
“老师,您好,我是林蔓。我想问问,现在做设计,还需要我这样的老古董吗?”
很快,老师就回复了。
“当然需要。只要你想回来,随时欢迎。”
我看着那条信息,笑了。
眼泪,却流了满面。
我知道,前路漫漫,一定不会容易。
但这一次,我不是为了任何人。
我是为了我自己。
为了找回,那个曾经在筒子楼里,和赵静分吃一根冰棍,相信未来有无限可能的,林蔓。
车窗外,上海的方向,天空是灰蒙蒙的。
但我知道,只要我愿意,我一定能在那片灰色里,找到属于我自己的那束光。
就像赵静,在县城琐碎的阳光里,找到了她的安稳一样。
我们都会好的。
一定会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