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总有人在问:美国能把苏联整解体,能让日本经济崩盘,怎么到了中国这儿就失灵了?
这事儿说来有意思,就像打麻将,美国手里的牌还是那几张,可中国愣是没按他想的套路出牌。
![]()
当年美国对付苏联,用的是硬碰硬。
苏联搞军备竞赛,美国就拉着盟友一起上,最后把苏联经济拖垮。
对付日本更简单,一纸广场协议让日元升值,直接打垮了日本的出口竞争力。
这两招在当时可是屡试不爽。
可到了中国这儿,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
上世纪80年代,中国刚改革开放,穷得叮当响。
按理说这时候最好拿捏,可偏偏美国需要中国帮忙牵制苏联。
这就给了中国一个难得的发展窗口期。
![]()
等苏联解体后,美国想调转枪口时,却发现中国的经济已经和美国深度绑定了。
记得1999年美国轰炸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那会儿,国内群情激愤。
但仔细想想,当时要是直接硬碰硬,可能就正中某些人下怀。
中国选择了隐忍,把力气全花在了搞建设、搞研发上。
这一忍,就是二十年的发展黄金期。
小布什上台后嚷嚷着要对付中国,结果911事件一来,美国不得不把重心转向反恐战争。
这期间中国在干啥?
建高铁、修公路、搞基建,闷声发大财。
等到2008年金融危机,美国自己都快撑不住了,中国反而出手买了大量美债,这下两国经济更是难分难解了。
![]()
奥巴马后来在采访中说得挺实在:当时中国要是选择落井下石,美国的日子会更难过。
但中国偏偏选择了合作,这就让美国很多想用的手段都使不出来了。
现在回头看,中国的应对策略有几个特别聪明的地方。
首先是不接招。
美国想搞军备竞赛,中国就专心搞经济建设;美国想搞技术封锁,中国就自己搞研发。
其次是善于借力。
利用美国被其他事情牵制的时机,加速自身发展。
最重要的是始终保持着战略定力,不被一时一事带偏方向。
![]()
现在美国想用对付日本那招来对付中国,发现在产业链上根本行不通。
中国制造已经渗透到全球每个角落,真要硬来,先受伤的可能是美国自己消费者。
想搞技术封锁吧,中国在5G、高铁等领域已经实现反超。
想在南海搞事,中国军舰天天在那转悠,反而让美国自己下不来台。
这些年最让人感慨的是,中国总能在关键时刻做出最合适的选择。
该隐忍时隐忍,该发力时发力。
不像有些国家,动不动就要"亮剑",结果往往是自己吃亏。这种务实的态度,才是中国能在美国围堵中突围的关键。
现在中美关系进入新阶段,美国的套路也越来越不好使。想拉拢盟友孤立中国,却发现大家都在忙着和中国做生意。想打贸易战,最后发现伤敌一千自损八百。说到底,时代已经变了,美国那套霸权主义的老套路,在今天的国际环境下越来越行不通了。
中国这些年的发展经历告诉我们:大国博弈不是比谁嗓门大,而是比谁更有耐心,更善于把握时机。有时候,以柔克刚反而能取得更好的效果。这或许就是中国智慧的精髓所在。
如今的中国,已经从当年的学徒变成了能够自主研发芯片、探索月球的国家。美国再想随便拿捏,恐怕要先掂量掂量自己的分量了。这场持续三十多年的博弈,最终教会我们一个道理:真正的强大,不在于一时一地的得失,而在于能否始终保持战略定力,走好自己的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