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量子熊猫。
今天看到两组数据,一组是截止10月31日私募基金平均仓位升至80.16%,其中63.21%的私募在满仓运作,21.57%处于中等仓位,10.70%低仓运作,还有4.52%是空仓。
![]()
按规模 拆分来看, 100亿规模以上的私募 平均 仓位80.07%,已经连续4周保持80%+仓位,其中有54.26%处于满仓状态,低仓位和空仓的只有7.49%,而50-100亿规模私募则更加激进,平均仓位高达85.02%,已经连续11周保持80%+,至于剩下的50亿以下中小规模私募全部都在80%以下。
第二个数据是截止三季度公募混合基金股票平均仓位为82.15%,环比上个季度提升了2.19个半分点。
![]()
按基金类型拆分来看, 主动偏股型基金仓位中位数为89.21%,创了2010年以来新高,其中股票型基金平均仓位90.14%,偏股混合型基金平均仓位89.74%。
基金按照这个仓位并且很多直接满仓运作确实有点夸张了,乐观点的看法是大家都集体看行未来行情已经形成了集体共识,而悲观点的看法是后续的增量资金已经越来越有限,包括现在两融也已经处于高位,市场后续因为有限资金导致波动或者轮动可能会继续加剧,而波动加剧又会影响到新韭菜存款搬家进来推高股市。
如果回头看A股之前两次史诗级大牛市,2007年 公募偏股型基金巅峰仓位发生在10月也就是上证指数创下6124点墓碑点的时候,因为当时仓位中位数高达88%,所有后面也就有了后面“88%魔咒”祖训...
而能打破88%魔咒的目前历史上也只有一次,那就是2015年的史诗plus级大牛市,当时巅峰仓位91%发生在3月疯牛加速期,随后还持续维持了3个月的高位运行最后一下又血崩了。
除了这两外,熊猫查了下最近1次是2021年1月以宁王为代表的新能源和葛大妈为代表的医药大牛市,当时上证指数在2月创下3731点高位后开始回落,再往前一次是2019年4月也就是中美贸易摩擦后的复苏期。
但如果要说这轮牛市快结束了嘛...熊猫觉得还没有,毕竟现在玩的都是一帮老钱,可能缺的就是那最后一波新钱把情绪和仓位推至顶峰后掩护聪明老钱先撤,剩下笨老钱和新韭菜变山顶资本...
最好的情况是防范得好,能卡住那波新韭菜进来砸场或者引导去买宽基指数基金,同时又能导入新的产业 增量 资金,叠加现在的智能革命带动盈利增长又能够持续消化估值,最终确实有可能出现一个大家前所未见温和史诗级大牛。
对了,以上仅属于心态上的乐观,身体(仓位)上如果行情没有大的回调熊猫暂时也不会动了。
1,今天看到一个新词叫农伟达,因为农行收涨3.49%股价继续创历史新高,目前市值已经突破3万亿,不考虑货币单位的话已经是两个特斯拉了,而股价涨太快带来的情况就是股息率直线下滑目前只有3.32%,这已经比很多消费和制造业民企老登都要低了。
这么拉是为什么,你不懂我不懂他不懂,懂得人也不会说。
2,港股新股 百利天恒延期上市,路边社消息说是因为国配不足,这么好的行情还打了一手的烂牌,是公司没搞清楚定位还是过于贪婪。
另一只A/H港新 中伟新材今年A股跌了4.55%,明天估计也是要关灯吃面了。
看来不碰二婚股是正确的选择。
风险提示:所有文章均为作者个人投资研究观点分享,皆为交流探讨所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数据均取自公开渠道,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