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个月内,博时基金迅速完成了两项关键人事任命。
11月11日晚间,博时基金发布公告,公司总经理人选确定,将由招商局仁和人寿首席运营官陈宇接任,11月11日正式任职。不久前的10月15日,博时基金党委书记、总经理张东正式接任该公司董事长,代任履行总经理职责。
自此,具有深厚保险背景的陈宇,与来自银行财富管理条线的张东,将共同掌握这家管理规模超过1.14万亿元的资管巨头的未来航向。
在经济观察报采访的多位业内人士看来,这场来自股东“招商系”内部的高管调配意图明确。这对被寄予厚望的管理组合,能否带领博时基金穿越行业红海,解答其长期存在的结构性难题,仍待时间检验。
战略意图
自10月15日博时基金公布张东接任董事长,代为履行总经理职责,至今仅隔不到一个月。
博时基金迅速完成核心高管交接,展现了招商局集团对这家万亿级公募的掌控与清晰的战略意图。
公开履历显示,陈宇毕业于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25年4月,陈宇被任命为招商局仁和人寿首席运营官(集团二级公司总经理级),负责公司整体运营。此前曾在中国工商银行、华夏银行、泰康资管及中邮人寿等多个金融机构担任管理职务。
与此同时,资料显示,张东则曾在招商银行总行财富管理部、总行信用卡中心、总行零售金融总部等多个部门任职。
张东与陈宇虽同属“招商系”,但职业画像形成区隔。张东的履历深度绑定招商银行,其职业路径贯穿从一线支行到总行财富管理部、信用卡中心等核心部门。陈宇的轨迹则横跨工商银行、华夏银行、泰康资管、中邮人寿,直至招商局仁和人寿,其专长在于保险资金的运用与资产管理。
张东与陈宇的“财富管理+资产管理”组合,看起来构成了一个近乎完美的闭环。
对于陈宇接任总经理一职,博时基金表示,陈宇金融从业经历丰富,涉及银行、保险资管、保险公司等多领域,其全面的复合型工作背景与当下国内公募基金行业发展趋势非常契合。在公募基金行业变革、市场竞争加剧的背景下,跨领域管理经验与专业素养可以为博时基金带来更多的协同效应。
据经济观察报记者从接近博时基金人士处了解到,两人搭班或许并不是简单的人事补位,而是招商局希望在自身金融生态内,打通财富管理与资产管理的任督二脉,对抗公募行业日益加剧的同质化竞争。不过,蓝图上的协同优势,需要克服体系壁垒、考核机制等现实障碍,才能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生产力。
结构隐忧
博时基金被行业内称为“固收大厂”。这一标签在该公司最新的规模数据上得到一定印证。根据Wind数据,截至2025年三季度末,博时基金公募管理规模为1.14万亿元,其货币基金规模超4700亿元,债券基金规模超4300亿元,固收业务规模占比超65%,而权益类产品(股票型与混合型)规模合计不足1500亿元。这种业务结构,是在银行理财资金净值化转型过程中,博时基金紧抓机构业务机遇这一成功路径的产物。
然而,过度倚重固收业务,使得博时基金在代表主动管理能力的权益投资领域逐渐失色。数据显示,其混合型基金规模较2021年的1521亿元高点已经“腰斩”。
隐忧不仅在于业务短板,更在于核心优势的可持续性。曾经为博时基金贡献稳定收入的企业年金业务,规模已出现停滞甚至收缩。2020年,博时基金98个年金组合合计规模为617.41亿元,而根据人社部社会保险基金监管局最新披露的2025年二季度数据,博时基金81个年金组合合计规模为502.43亿元。此外,近些年,博时基金的固收团队中,有陈凯杨、邵凯、王申、黄海峰、邓欣雨等多位骨干固收基金经理离职。
新的考题
陈宇与张东的组合,必须直面博时基金一系列积存已久的考题。
一名公募机构分析人士认为,如何构建一个能够吸引并留住顶尖投研人才的长效机制,是比任何战略规划都更迫切的现实。博时基金部分固收干将相继离职,已是前车之鉴。新管理班子需要在公司治理与文化上有所动作,否则战略协同可能会因执行而沦为空谈。
与此同时,在ETF(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爆发式增长、主动权益基金寻求回归的行业变局中,博时是继续做“固收的优等生”,还是下定决心,投入资源重振权益业务的“第二曲线”?
这一点从目前博时基金的储备产品来看可以略见端倪。经济观察报记者统计发现,截至11月12日,博时基金还有9只储备产品(包含已上报和已获批未发行),其中有博时中证机器人ETF、博时中证通用航空主题ETF、博时恒生港股通高股息低波动ETF等5只ETF基金。此外,还有博时中证港股通互联网ETF、博时创业板综合ETF等3只产品正在发行。
博时基金表示,当前高管团队配置合理,财富管理、资产管理等多领域人才经验有利于公司进一步发挥资源禀赋,不断提升投资管理能力,为博时基金下一步的高质量发展增添新优势、注入新动能。
陈宇与张东的使命,不仅是实现业务的协同增效,更是在公募行业高质量发展的使命中,为这家老牌劲旅找到一条穿越周期的新航路,其成败将超出一场简单的人事变动本身。真正的考验,或许才刚刚开始。
(作者 洪小棠)
免责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供参考、交流,不构成任何建议。
![]()
洪小棠
财富与资产管理部主任、资深记者 长期关注公私募基金、银行理财、资产配置、金融创新以及大资管背景下的一切人与事。新闻线索请联系:hxt082420@sina.com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