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清德最近的日子,不太好过。
台海局势像极了一锅快要溢出的粥——美国突然说话变软,欧洲却一边喊“一个中国”,一边给“台独”分子搬小板凳;大陆这边则不再客气,直接点名、通缉、悬赏,连“水军”都不放过。
风向变了,节奏快了,赖清德这个位置看似高,但风吹得也最猛。
美国到底在怕什么?欧洲又在赌什么?
![]()
赖清德被“点名”,欧洲议会却上赶着送“台独”上台
11月初,欧洲议会大楼里突然热闹起来。不是讨论气候,不是谈能源,而是“台独”分子在台上眉飞色舞讲“民主”,台下却是“对华政策跨国议会联盟”的老熟人们热烈鼓掌。
台湾地区候任副领导人萧美琴赫然在列,神情自信地站在欧洲议会的讲台上,仿佛不是在挑衅一个大国的核心利益,而是在参加一场国际交友派对。
而几乎就在同一天,大陆这边的反应可以用“雷霆手段”来形容。
![]()
国家安全部10月10日公布了三名“台独水军”的真实身份,第二天公安部就放出了18名台湾军方“心理作战大队”骨干的悬赏通告,身份证号、照片、涉嫌罪名一应俱全,追责到底的态度毫不遮掩。
从网络到军方,从幕后到前台,大陆启动的这波操作,既是“点名批评”,也是公开警告。
这还不算完,早在6月,大陆就已通缉20名台“资通电军”人员,同时对“台独”顽固分子沈伯洋立案侦查。
这一次,不再是“口头反对”,而是动真格:不只通缉,还要终身追责;不只法律制裁,还要让你日常生活都寸步难行。有被通缉的台军人员反映,在岛内申请贷款都遇到障碍,连信用体系都被“精准打击”。
![]()
对比之下,赖清德的“对外路线”显得越来越吃力。美国不再热情拉拢,只是象征性地在APEC会议上给台湾代表安排了个冷板凳。
特朗普政府的“战略收缩”策略正在发酵,他们不愿再为台湾主动摊牌,尤其是面对中国大陆越来越坚定的红线。
这时候,欧洲议会却突然跳出来,像是要在台海问题上抢镜。可欧洲议会真代表整个欧洲的态度吗?还是只是某些政客在刷存在感、蹭热度?
大陆的回应已经明确:台湾问题不是可以“模糊处理”的地缘议题,而是国家核心利益。
![]()
中国驻欧盟使团在11月8日就欧洲议会事件提出严正交涉,明确指出此举严重违反一个中国原则,严重损害中欧政治互信。国台办更是一次次重申:对“台独”零容忍,两岸同胞应共同反对分裂。
这场面,已经不仅仅是“外交风波”,而是一次深水区的交锋。台海问题正在成为全球政治版图中最敏感的一块神经,而赖清德,正在这根神经上跳舞。
谁在打“台独”的算盘?
美国的态度最近有点微妙,特朗普虽然口头强硬,但在具体事务上越走越谨慎。对台湾,既不愿意明确支持“独立”,也不打算再为其承担过多成本。
2026年中期选举在即,特朗普更关心的是国内选民的投票箱,而不是台海的风高浪急。
![]()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美国在APEC的安排上如此“冷处理”:台湾方面反复寻求参与,但美方却以“技术性问题”为由搪塞,唯恐激怒北京。
这种“恰到好处”的敷衍,透露出一个信息——美国想要台湾这张牌,但不想为这张牌惹火烧身。
反观欧洲,情况就复杂得多,欧盟内部的分歧让台海问题变成一场政治秀。
欧洲议会是最激进的那一派,口口声声高唱“价值观外交”,把台湾问题包装成“民主对抗威权”的样板戏。IPAC这种组织,本身就是一些反华议员的朋友圈。他们乐于通过“挺台”来吸引注意力,刷选票,抢媒体头条。
但欧盟委员会就没那么激进,他们很清楚,中国是欧洲最大的贸易伙伴之一。
![]()
2025年前三季度,中欧贸易额依旧高达数千亿欧元,即使在地缘政治紧张的背景下,德国、法国这些工业大国也不敢轻言对抗。
立陶宛就是一个“活教材”,当初它高调批准台湾设立所谓“驻立陶宛代表处”,结果中方召回大使、暂停合作,立陶宛出口损失惨重,连国内企业都怨声载道。
一个不到300万人口的小国,硬是把自己推到了中欧对抗的风口浪尖,如今想低调退场都来不及。
而这些小国之所以敢冒险,说白了,是因为背后有美国撑腰。但美国真会为他们兜底吗?从阿富汗到叙利亚,这个问题早就有答案。
![]()
“台独”分子现在的处境,就像是在一场国际扑克局里被反复加注的筹码。欧洲议会给他们上台的机会,但真正的“台账”却要他们自己承担。
大陆已经明确表态:任何分裂行为都将被依法追责,连“水军”都不放过,你还觉得“政治演讲”能免责?
赖清德也许还在等美国“出手”,但现实是,美国更关心的是怎么“脱手”。而欧洲,除了部分政治演员热衷表演,真正的主流力量并不打算为台湾问题丢掉与中国的经济纽带。
下一步,台独势力要面对的,不只是大陆的“法律追责”,还有一个更严峻的问题:当舞台灯光熄灭,观众散场,谁还愿意为他们鼓掌?
![]()
这次不是“放狠话”,而是“拆舞台”
过去,很多人误以为大陆的反“台独”只是外交层面的“表态”,顶多就是抗议、谴责、召回大使。但这一次,从行动节奏、打击对象到法律手段,大陆的态度已经变了。
首先,是“精准”,不是大而化之的批评,而是点名道姓,身份证号一一公布,连“IP地址”都追到具体人。谁在网上带节奏,谁在军方搞心理战,谁在背后操盘网络水军,统统进入打击名单。
而且不是“一时之气”,而是“终身追责”。这意味着,即使你现在逃出去了,只要你参与了“台独”分裂活动,哪怕你退休了、移民了,依旧可能在未来某天被绳之以法。
![]()
其次,是“系统”,这不是某个部门的单一行动,而是国安、公安、司法多部门联动,从法律、经济到社会信用系统全面覆盖。
有消息称,部分被通缉人员在岛内已经发现自己不能贷款、不能开公司,甚至连出行都受到限制。“台独”不再是“嘴上说说”,而是一场高风险的赌博。
再次,是“塑造统一大势”,国台办多次强调,要主动推进国家统一的进程,而不是被动应对“台独”挑衅。这种表态的分量,远超以往。
它意味着,大陆现在不仅是反“独”,更是在主动“促统”。而手段,不再局限于舆论战,而是法律战、经济战、社会战多线并进。
![]()
而在对外方面,大陆也在“区别对待”。立陶宛这类小国,被直接“杀鸡儆猴”;而对美国,则采取“点到为止”的策略,既警告又留有空间。
而对欧洲,则通过外交渠道持续交涉,明确划红线。这种分层处理,既体现了战略定力,也反映出底线思维。
更有意思的是,大陆还明确表示,欢迎岛内民众举报“台独”行为。这不仅是执法手段,更是一种舆论引导。让岛内民众明白,支持“台独”并不等于“政治正确”,反而可能成为违法犯罪的帮凶。
这是在“挖墙脚”,也是在“打基础”。
![]()
可以说,大陆这套打法,不再是“喊口号”,而是“拆舞台”。不给你表演空间,也不让你有观众。这种打击方式,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釜底抽薪”。
结尾
赖清德想靠外部势力稳住局面,可现实是——美国在退,欧洲在演,大陆在动手。台海这盘棋,早已不是小范围对峙,而是全球力量的博弈。
而大陆的态度很明确:这不是游戏,这是一场必须赢的战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