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荪汤火了,年轻人抢着买,商家却在玩文字游戏
最近刷短视频时,总能看见有人晒竹荪汤,不是老一辈常喝的那种枸杞红枣汤,是用竹荪、桃胶和银耳一起煮出来的,小红书上和抖音里相关的笔记快有三十万条,一个话题的播放量达到四亿多,这东西以前是高档宴席上才有的,现在普通人家厨房也能见到它,价格也不算便宜,一公斤能卖到上千块,但还是有人愿意花钱买。
![]()
这股风不是突然刮起来的,今年三月卫健委发布新指南说吃菌类对肠道和免疫有好处,虽然没专门提竹荪,但营养师们很快就开始推荐它,到了六月浙江丽水那边推出一个区块链溯源系统,买竹荪可以查到是从哪个山头采的、几点采摘、怎么烘干,现在人们不只相信那些祖传秘方,更相信能实实在在查到的东西。
![]()
买的人里面,三十五岁以下的年轻人占了一大半,他们不光拿它来煲汤,还用它炒土豆丝、拌凉菜,养生这件事,就渐渐从慢慢炖煮变成了随手吃一吃,有人把竹荪、桃胶和银耳放在一起,说这是美容用的三样东西,其实医生也没说过这个组合真的有用,但很多人就是图个心里觉得舒服,也有人讲,这东西的营养可能还不如青菜豆腐,其实就是花点钱买个仪式感。
![]()
市场热起来后,问题也跟着出现,九月份云南那边查出用硫磺熏过的竹荪,二氧化硫超标好几倍,还有人把大棚种的竹荪说成是野生的,换个说法包装一下,豆瓣有个小组调查过,七成多人承认买过宣传夸张的菌菇包,可六成人还是愿意继续买,他们不是为了健康,是为了让自己觉得没那么焦虑。
![]()
技术也在改变传统做法,以前泡竹荪要几个小时,现在公司做了速泡干品,十五分钟就能用,早上放进锅里,下班回来汤就煮好了,广州那位白领说,她不在乎是不是真养生,只希望每天能喝到热汤,不被工作压垮,这种需求比任何广告都管用。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