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3074字
阅读预计8分钟
作者|南亚那些事
编辑|杨春雪
审核| 单敏敏 陈珏可
![]()
图源:印媒
南亚出大事啦!
在不到一天的时间里,南亚三个主要人口大国首都相继发生恐袭。
11月10日晚上7点,确切地讲是晚上6点59分,一辆在交通信号灯前停下的慢速行驶汽车在印度首都新德里发生爆炸。
附近车辆也遭到严重损毁。爆炸过后,德里老城区一处地铁站附近的拥挤街道上,留下了扭曲的遗体和多辆汽车的残骸。
目前尚无关于车内人员的即时信息,警方推测这些人已在爆炸中身亡,并表示正追查该车车主的下落。
爆炸发生地位于红堡地铁、商业街以及旅游区,当时正值晚间下班高峰,人流量巨大,爆炸造成至少12人死亡,20余人受伤。
事发后,警方立即封锁了爆炸发生地,关闭了地铁站以及附近的商店,并开始进行现场查看及搜索,以确定爆炸性质。
这是自2011年以来首次发生此类爆炸事件,也是继今年5月印控克区发生骇人听闻的帕瓦尔加姆恐袭事件以来,最严重的一次恐袭。
12日,一名印政府官员表示,印警方正依据一项反恐法律,对新德里发生的致命汽车爆炸案展开调查。
动身前往不丹进行国事访问的莫迪总理誓言,将把所有责任人绳之以法。
他说,“今天,我怀着沉重的心情来到不丹。昨晚德里发生的这起骇人事件让所有人深感不安。我们的机构将彻查这起阴谋的根源。爆炸案背后的策划者绝不会被姑息,所有责任人都将受到法律的制裁。”
印度内政部长阿米特·沙阿告诉记者,印安全部队“正考虑所有可能性”,并称,在法医样本分析结果出来之前,“很难判断事件的起因”。
印度国防部长拉杰纳特·辛格也誓言,汽车爆炸案的凶手必将受到法律制裁。
他在新德里的一场会议上表示:“印度主要调查机构正对此事展开迅速且彻底的调查,调查结果将很快向公众公布。我向全国人民郑重保证,这起悲剧的责任人必将被绳之以法,在任何情况下都绝不姑息。”
据印媒报道,随着法医机构和反恐机构共同搜寻证据,新德里全市范围内的安保级别已全面提升。
德里警察局副局长拉贾·班蒂亚表示,德里警方已依据反恐法、《爆炸物法》及其他刑事法律对此案立案。
这部名为《非法活动(预防)法》的法律是印度主要的反恐法律,用于调查和起诉与“恐怖主义”相关的行为,以及威胁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活动。
班蒂亚告诉记者:“目前调查仍处于初步阶段,此时对此发表评论为时尚早。”
报道称,印度首都新德里上一次发生重大袭击事件是在2011年9月,当时一枚藏在公文包里的炸弹在新德里高等法院外的人群中引爆,造成至少14人死亡。
在新德里恐袭事件发生数小时之后,孟加拉国首都达卡遭到大范围汽油弹袭击。
据孟媒报道,孟加拉国警方表示,袭击者12日上午在首都达卡各地引爆了7枚简易汽油弹,其中一枚击中了与临时领导人穆罕默德·尤努斯相关的一栋建筑,所幸未造成人员伤亡。
达卡大都会警方称,已逮捕一名28岁男子,该男子涉嫌参与“一系列”袭击事件。
警方确认,此人是被取缔的人民联盟(前总理谢赫·哈西娜领导的政党)下属学生组织的成员。
孟警方在一份声明中表示,该嫌疑人“正就多起事件接受审讯”。
这些袭击事件还包括,有人向达卡的圣玛丽大教堂和一所天主教学校投掷汽油弹,但同样没有造成人员受伤。
12日凌晨,更多汽油弹袭击了乡村银行的办公楼。这家开创性的小额信贷机构由诺贝尔奖得主尤努斯教授创办,哈西娜被推翻后,尤努斯接管了孟加拉国政权。
其他袭击目标包括与尤努斯内阁成员法里达·阿克塔尔相关的一处商业地产,以及两辆公交车和一家医院。
最新发生的这些事件,加剧了孟加拉国的紧张局势。目前各政党正为哈西娜倒台后的首次选举做准备,此次选举预计将于2026年2月举行。
![]()
图源:巴媒
警方表示,安全部队已“在全市范围内加大搜捕力度,以逮捕所有参与这些残忍且懦弱暴力行为的人员”。
11月初开始的竞选活动已受到暴力事件的破坏。上周,一场竞选集会上发生枪击事件,造成1人死亡,另有2人受伤(其中包括一名候选人)。
孟加拉国近期接连发生政治杀戮和暴民屠杀事件。同时,警方已悬赏征集线索,要求民众上缴在去年动乱期间被抢走的1300多件武器,其中包括机关枪、步枪和手枪。
在孟加拉国发生系列汽油弹袭击数小时之后,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G-11区地方法院外发生自杀式爆炸,至少12人死亡、27人受伤。
巴官员表示,伊斯兰堡G-11区地方法院外发生自杀式爆炸,造成至少12人死亡、27人受伤。伊斯兰堡警方一名高级官员最初向《黎明报》证实了这一死亡人数。
随后,巴内政部长穆赫辛·纳克维在法院外向媒体通报称,“自杀式爆炸”发生在下午12点39分。
他表示,爆炸已造成12人死亡,约27人受伤。目前伤者正接受医疗救治,巴总理夏巴兹已亲自与医院对接相关事宜。
社交媒体上流传的事件视频显示,安全屏障后方,一辆烧焦的汽车残骸处燃起火焰,浓烟直冲天际。
律师拉斯塔姆·马利克在爆炸发生后向法新社表示:“我停好车走进法院建筑群。然后听到大门处传来一声巨响。”
爆炸导致人们四散奔逃,该区域车辆也受损严重。
马利克是接受法新社采访的目击者之一。他说,“现场一片混乱,律师和民众都往建筑群里面跑。我看到大门外躺着两具尸体,还有好几辆车在燃烧。”。
巴总统扎尔达里在社交平台X上发文,向遇难者家属表示慰问,为伤者祈祷,并向执法机构致敬。
巴国防部长阿西夫也将此次事件称为“一记警钟”。他表示:“我们正处于战争状态。如果有人认为巴军队只是在巴阿边境地区和俾路支省偏远地区作战,那么今天伊斯兰堡地方法院发生的自杀式袭击就是一记警钟。”
他说:“在这种环境下,对与喀布尔统治者进行成功谈判抱有过高期望,是徒劳无功的。”
信德省内政部长兰贾也对伊斯兰堡的这起事件表示谴责,并对宝贵生命的逝去表达哀悼。
他表示,“自杀式炸弹袭击者和恐怖分子没有宗教信仰,他们是人类的敌人。”
他还指出:“该省各出入口、重要高速公路、主干道及支线道路的检查和监控力度应加强;尤其在犯罪高发区和郊区,情报工作需提升效率并加强协调。”
下面谈几点初步看法。
一是三个国家首都短时间内密集遭遇恐袭,并非孤立事件,而是南亚地缘矛盾、极端组织联动、区域治理缺陷等多重问题叠加的集中爆发,说明南亚恐怖主义的跨境联动性、目标针对性已达新高,同时暴露了地区安全治理的深层短板。
二是印证南亚恐袭“跨界联动”的固有特征。孟恐袭主要与该国即将举行的大选有关,存在明显的政治动机。但印、巴恐袭则存在较为明显的呼应性,凸显南亚地区恐怖主义“人员、资金、战术跨境流动”的长期隐患。
三是首都作为政治核心与象征目标,集中遇袭凸显恐袭“政治化”升级,恐怖组织或势力意图通过冲击核心枢纽制造恐慌、动摇政府权威,且偏好选择法院等公共场所这类“软目标”提升破坏力。
四是暴露出地区反恐体系的协同不足,宗教矛盾、民族对立与地缘博弈交织,加上部分国家内部治理短板,让极端势力有机可乘,而单一国家的反恐行动难以应对跨境渗透的威胁。
本文转载自“南亚那些事”微信公众号2025年11月 12日文章,原标题为《突发,南亚三个国家首都相继发生恐袭! 》
本期编辑:杨春雪
本期审核:单敏敏 陈珏可
*前往公众号后台发送“编译”,即可查看往期编译合集
更多内容请见↓
欢迎您在评论区留下宝贵的意见或建议,但请务必保持友善和尊重,任何带有攻击性和侮辱性语言的留言(例如“阿三”)都不会被采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