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发在中国北大门的抗美援朝战争是新中国成立之后的立国之战,只要打好这一仗,新中国就能在世界民族之林中树立威望。
在很多人看来,是彭德怀彭老总指挥了这场战争,并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但实际上也有过一个小插曲,那就是陈赓大将也曾接替彭总指挥过志愿军,只不过仅仅干了两个月时间,就被紧急调回国内,这究竟是什么原因?
三次入朝的陈赓
![]()
陈赓在抗美援朝作战这一方面表现得非常积极,1950年11月1日,他就和越南的胡志明主席告别,并从高平启程回国,在他走在归国之路上的时候,就已经向毛泽东主席主动请缨赴朝参加战争,并且获得了批准。
所以陈赓将军早在1951年1月23日就抵达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部,随后面见了彭德怀总指挥。
彭总对于陈赓的到来非常高兴,因为当时正在准备召开中朝军队高级干部会议,陈赓正好可以借此机会了解各方面的具体情况,以便更好地融入战争之中去,双方军队在会议上描述了《三个战役的总结和今后的任务》报告。
会后,陈赓来不及休息,立刻去前线视察了几支相关部队,还在第九兵团司令部住了几天,以了解最新的战斗情况,随后并没有继续留在朝鲜,而是率先返回我国东北。
![]()
当时双方属于初次交战,所以并没有太多经验,在中国人民志愿军第4次战役第一阶段,虽然歼敌2.2万余人,但因为在砥平里战斗失利,支援部队并没能及时赶到,所以没有扩大战果,彭德怀也因此返回祖国,向毛主席汇报具体情况。
他作为志愿军的总司令明确表示,坚持两个月并没有问题,但国内的第2批入朝部队要尽快拉上去,早做准备,不仅如此,彭德怀还要求陈赓新组建的第三兵团也要开上去,毛主席表示同意。
4月25日,陈赓被正式任命为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三兵团司令员兼政委,眼看着陈赓就要再度返回朝鲜战场,但因为其在朝鲜期间环境艰难,工作又过于劳累,所以并没能及时出发。
休整期间,经过医生鉴定,陈赓的左脚踝患上了创伤性关节炎,只有彻底治好之后才能继续行动,所以这一时期陈赓同志一直留在北京治伤,一直到这一年6月抗美援朝第5次战役结束的时候也不能行动。
![]()
1951年8月17日,腿伤稍有好转的陈赓立刻经过沈阳和丹东,乘坐火车第2次入朝,22日到达了第三兵团司令部驻地大水洞,根本来不及休整,陈赓直接了解到了三兵团60军180师在战斗中失利的具体情况,当天晚上就组织开了会。
陈赓和60军军长韦杰具体分析了交战期间中美双方的伤亡情况,彭老总也总结了第5次战斗的经验教训,对于韦杰军长所犯的错误,彭老总也进行了严厉批评。
眼看着一场劈头盖脸地谩骂即将到来,陈赓在这个时候选择了出面,拦下了暴怒的彭德怀,同时也巧妙劝解了作战失利的将领,鼓舞了队伍的信心。
但这一次陈赓也没在朝鲜待多久,1952年下旬他就回国了,而就在一个月之后,陈赓第3次入朝。
![]()
其实根据当时中央军委的意思,此次再度派遣陈赓入朝,主要是因为担任总司令的彭德怀身体欠佳,想让陈赓接替他,好让其回国治病。
3月31日,陈赓抵达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部,而且在当时就向彭德怀传达了毛泽东主席督促他尽快回国疗养的意见,但彭德怀却持不同意见,他认为这里还有很多事情要处理,要回国恐怕要等到5月份。
对于这个时间,中央军委自然不能接受,在几番催促之下,彭德怀终于将这个时间提到了4月7日,而且决定在此之后,朝鲜事宜都由陈赓来负责。
![]()
交代完一些事情之后,彭德怀和陈赓交谈了他的最后一个重要问题,他表示停战如果实现,就让邓华担任志愿军司令员,甘泗淇做政委,杨得志做副司令员,如果要继续打下去,那么再由陈赓担任司令员,对此后者表示同意。
因为当时彭德怀就非常清楚,如果朝鲜方面停战不打了,那么国内就会有更加重要的任务要陈赓去负责,双方在这个问题上算是心照不宣。
成功的战术与调回
![]()
在后续陈赓管理中国人民志愿军期间,针对美军的打法,发明了一项新的战术,获得了整个志愿军的认可。
美军自认为有世界上最强大的装备,所以在我们的阵地后方倾泻了大量的炸药和炮弹,导致无数的基建被摧毁,为了能对抗敌人,陈赓发明了一种坑道战术,利用相邻的弹坑作为掩体,在敌人轰炸之时,除了少量哨兵留在外面,其余人全都进入坑道隐藏。
当敌军逼近的时候,志愿军突然冲出和敌军近身肉搏,这一做法确实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陈赓同志这一次仍然没在朝鲜待多久,没过多长时间就被调了回去,其实从战争的效果来看,他完全有理由留在这里,为什么会被火速调回呢?
重要的原因所在
![]()
首先就是对于朝鲜情况的了解问题,陈赓在这一方面比不上邓华,相比于陈赓的中途加入,邓华同志几乎跟随了抗美援朝的全程,5次战役他都有参加,无论是对朝鲜的地形,还是对美军的战略战术都非常熟悉。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贸然更换将领,可能会影响志愿军的作战效果,之所以让陈赓暂留朝鲜,就是因为邓华在召开志愿军党委会期间作为副司令员,一直在国内治病,一直到这一年的5月31日才回到志愿军的司令部,所以由陈赓临时填补空缺。
除了对战场情况的了解程度之外,陈赓的身体状况同样不容乐观,他最早一次入朝,就是在身体有恙的情况下,而且当时的病情不仅影响到了正常行动,还没有彻底恢复,所以并不适合长时间的一线作战,除此之外,陈赓同志的身体还有一些其他状况.....
![]()
和我军的其他将领不同,陈赓同志作为共产党的坚定拥护者,曾经和蒋介石之间也有过一些恩恩怨怨,他虽然是蒋介石的救命恩人,但也曾被抓捕,虽然碍于影响问题,蒋介石并没有选择杀死陈赓,但在彼此的交锋之中,后者却受到了无尽的折磨。
为了让陈赓屈服,蒋介石也曾进行过一些威逼利诱,各种残酷的审讯手段自然不会影响陈赓的顽强意志力和精神,但对于他的身体来说,却是莫大的摧残,所以从那个时候起,他的身体状况就大不如前,后续的抗战期间更是殚精竭虑。
所以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党组织并不忍心他继续承担如此高强度的战斗工作,所以才选择让他回国。
况且让陈赓同志脱离抗美援朝战场,还有更重要的第3个原因,那就是大后方的人才培养。
![]()
早在陈赓接到回国的命令之前,斯大林同志就向毛泽东建议,中国办一所集海陆空三军为一体的军事学院,而在听了彭德怀同志关于抗美援朝战场上美军作战模式的报告之后,毛主席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迫在眉睫,必须培养一批军事技术人才。
所以毛主席和周恩来同志在商量之后才把陈赓从抗美援朝战场上调回,并告诉他,我们要建立一所高等军事技术院校,培养军事技术军官,院长和政委的职务都由他来担任。
陈赓也被自己的这个重要任务惊呆了,因为他是行伍出身,而且没有丝毫思想准备,在毛主席和周总理的劝说之下,陈赓也决定啃下这块硬骨头。
![]()
在前两次入朝的时候,陈赓就已经见识到了美国军事技术人才的厉害,我们用血肉之躯去打榴弹炮,用燃烧弹去打坦克,这种办法往往会付出惨痛的代价,所以建立一支现代化的人民军队,迫在眉睫,而强化军队的思想也在陈赓心中落地生根。
随后他就扎根其中,以保密的形式创建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
1953年9月1日,哈军工带着强国强军的使命诞生,陈赓同志作为首任校长,肩负起了招生和培养的工作,也算是从另一个方面来支持祖国事业的建设与发展。
他为这所院校付出了自己毕生的心血,人们一提到哈军工,总是能想到陈赓大将的呕心沥血,我们都知道,作为哈军工的创办者,成功放弃了战场杀敌报国的机会,回国为哈军工创造了众多宝贵的财富。
所以说,将陈赓将军调离抗美援朝战场,其实是党早有安排,正所谓利在当代,功在千秋,陈赓将军所建立的哈军工早就形成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办学理念,一直到今天,仍然在为祖国的发展付出努力。
参考文献
[1]熊坤静.陈赓与蒋介石的交往[J].文史天地,2010,(03):19-22.
[2]尹家民.陈赓三次入朝记[J].湘潮,2020,(09):43-45.
[3]王建柱.陈赓创建哈军工[J].世纪风采,2017,(06):33-35.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