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11月12日(周三),以色列国防部下属负责巴勒斯坦被占领土民事事务的COGAT机构宣布,加沙地带北部主要入境通道齐基姆口岸已正式重启,专门用于人道主义援助物资入境。
![]()
COGAT方面介绍,通过齐基姆口岸入境的援助物资均由联合国及其他国际组织提供,入境前将接受以色列常规安全检查,后续由联合国统筹分发至需要的区域。
COGAT发言人事后向法新社确认,此次口岸重启为永久性开放。
![]()
![]()
据法新社、半岛电视台证实,这是自今年9月中旬以色列关闭该口岸以来,首次恢复通行,回应了联合国援助机构多次呼吁的“让救援直接抵达加沙北部重灾区”的诉求。
按照美国斡旋达成的加沙停火协议(10月10日生效),曾明确要求大幅提升援助输送规模,计划每日至少有600辆援助卡车进入加沙,但实际到港车辆数量远未达标。
联合国对此警告称,加沙的饥饿危机仍处于灾难性水平,北部地区早在今年8月就已被宣布进入饥荒状态,而此前援助车队需从南部绕行前往北部,路线漫长且阻碍重重,严重影响救援效率。
![]()
口岸重开
半岛电视台记者塔里克·阿布·阿祖姆在加沙代尔巴拉赫现场报道称,齐基姆口岸此前因以色列军方以“安全为由”关闭,此次是停火协议生效以来首次恢复运作。
随着该口岸重启,目前已有三个通道向加沙开放,除齐基姆外,还包括南部的凯雷姆·阿布·萨利姆口岸(以色列称凯雷姆·沙洛姆)和中部的卡拉拉口岸(以色列称基苏菲姆)。
![]()
联合国人道主义事务协调厅在报告中强调,开放北部直接通道“是尽快向民众输送充足援助的关键”。
袭击和搜寻同步进行
虽然口岸重启带来救援希望,但加沙的人道主义困境仍未缓解。
加沙停火协议生效一个多月来,巴勒斯坦民众依旧面临极端恶劣的生存环境,以色列军队的袭击也未停止。
半岛电视台驻当地记者团队核实,以色列战机周三当天对加沙北部拜特拉希亚市发动三次空袭,北部贾巴利亚难民营东部遭炮火轰击,中部布列杰难民营东部的以色列驻军阵地也出现持续枪声。
![]()
同样是在周三,哈马斯下属武装卡桑旅的成员与红十字会团队一同进入以色列军方控制的“黄线”区域,搜寻并取回被俘人员的遗体。根据停火协议第一阶段要求,哈马斯已释放全部20名幸存俘虏,并归还24具遇难者遗体,但仍有4具遗体尚未交还,相关工作仍在推进中。
在这一背景下,以色列谈判代表团负责人、战略事务部长罗恩·德尔默(Ron Dermer)在周三宣布辞职。
德默尔自2022年起担任该职务,他在社交平台上表示:“未来何去何从,我尚不清楚。但我深知一点:无论身在何处,我都会继续为犹太民族的未来尽己所能。”
![]()
德默尔的声明中,也未明确是否会继续担任第二阶段加沙协议谈判的首席代表。
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随后在社交平台发文致谢,称德默尔“为自己及以色列国提供了巨大帮助”,并相信这位54岁的政客“未来仍能作出更多贡献”。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