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美贸易战打得火热,中国政府为了护住自家核心技术,12月1日正式启动激光器出口管制清单。
这清单里把激光相关设备列为重点,目的是堵住技术外流的风险,避免让对手轻易拿到咱们的先进产品。
结果,就在管制生效前一周,浙江的奔腾激光公司把一台60千瓦的激光切割机打包发往美国去了。这台机器代表了中国在高功率激光切割领域的顶尖水平,美国拿到手,就能直接帮他们填补技术短板。
![]()
中美在科技上较劲不是一天两天了,美国老早就在芯片、半导体等领域卡中国脖子,2024年还加码制裁了140多家中国企业。
11月15日,中国商务部联合相关部门公布了两用物项出口管制清单,激光器赫然在列,从12月1日起执行。
这管制针对的是可能用于军民两用的技术,工业激光切割机虽然主要是民用,但高功率的型号涉及的核心部件和技术,很容易被逆向工程,变成对手的竞争力。
![]()
奔腾激光公司,成立于2007年,是武汉楚天激光集团和意大利El.En集团的合资企业,总部在武汉光谷,生产基地散布在浙江温州、山东等地。
它的老板吴让大,早年从医疗激光起步,后来转战工业设备,带领团队搞出了不少高功率产品。
2023年3月,他们就推出了全球首台60千瓦激光切割机,功率大,切割速度快,能以每分钟11到12米的速度处理20毫米厚的碳钢,误差控制在0.03毫米以内,还支持自动上料和斜角切割。
![]()
相比之下,美国本土的激光切割机主流还是20千瓦级别,切割速度只有每分钟3.5米,效率低一大截。
中国在激光产业上已经领先,市场规模2023年超300亿元,出口额137亿元,全球份额近四成。
奔腾激光作为行业玩家,技术积累深厚,收购了意大利的Cutlite公司后,融入了三维控制技术,产品更高端。
![]()
这台60千瓦机器出口的对象,是美国一家钢结构跨国集团。他们匿名采购,美国企业拿到这机器就能拆开研究,搞懂光纤激光源、控制系统和切割头的设计原理。
中国的产业链完整,从原材料到成品都自给自足,美国想追赶,逆向工程是最省力的路子。结果,这就直接帮美方填补了技术空缺。
本来美国在钢结构加工上领先,但激光切割效率落后,现在借中国设备,就能快速迭代自家产品,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不少网友直呼这是卖国行为,技术外流等于丢了饭碗。
![]()
但从法律角度看,奔腾激光的操作没毛病。管制是12月1日生效,他们11月24日出货,属于合规范围。订单早几个月就存在,生产周期长,仓库里放着等发运也很正常。
奔腾激光回应说,这台机器就是民用设备,不在严格管制内。
![]()
企业追求利润天经地义,国家鼓励商品走出去,民营公司得在国际市场挣钱。
但这也暴露了管制执行的漏洞,新规刚出,总有企业踩线操作,钻空子赚一笔。
吴让大作为负责人,推动这笔交易,动机就是商业利益。他没违反法规,但也没把国家技术安全放在首位。
![]()
这事件折射出中美科技博弈的现实。中国激光产业起步于2003年,华工科技推出首台国产切割机后,各企业迭代迅速,到2024年已成全球龙头。
珠海航展上,中国展示的激光武器也让世界侧目,工业和军用技术有重叠,出口管制就是为了防患未然。
虽然美国本土企业有实力,但高功率光纤激光上落后中国几年。他们买中国设备,能够低成本获取技术。
![]()
到2025年11月,奔腾激光继续运营,产值增长,扩展到欧洲和东南亚市场,没受处罚。
国家相关部门加强了审查,但企业行为没被定性违法。激光产业市场前景好,预计2024年规模达368亿元,中国份额稳固。
这事件提醒,技术出口得谨慎,民营企业不能只顾眼前利益,得考虑长远。像芯片领域,中国吃过亏,过度依赖进口,挨制裁时被动,现在激光上领先,就得护住优势。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