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声明: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各位看官老爷,麻烦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精彩内容不错过,方便随时查看。
«——【·前言·】——»
2023年3月28日,荷兰阿姆斯特丹的尼莫科学博物馆内聚集了一大批人,他们听说当地的科学家竟然复活了一种已经灭绝5000年的动物肉!
这也太让人难以置信了,但是当巨大的肉丸出现在人们面前的时候,所有人还是惊呆了。
![]()
原来来自澳大利亚的一家公司正在研究“养殖肉”,据说这肉十分逼真,甚至真的是能吃的。
他们对这种动物的肌红蛋白进行了复刻,这种物质是决定肉类风味、色泽和口感的关键物质,它就像是肉类的“灵魂因子”。
没有它,人工培养的肌肉细胞便无法呈现出真正的“肉味”。
![]()
为了获取这种动物的肌红蛋白基因,研究人员翻阅了大量古生物学研究资料,最终从保存在永久冻土层中的化石中提取到了完整的DNA序列。
不过,由于化石年代久远,部分基因片段出现了破损和缺失,这成为了研发过程中的一大难题。
![]()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团队创新性地采用非洲象的DNA来填补基因空白。
非洲象和这种动物的基因具有高度同源性,能够完美适配这种动物红蛋白的基因序列结构。
在完成基因序列的拼接与修复后,研究人员将这一“复活”动物的基因导入到绵羊的肌肉细胞中。
![]()
绵羊的肌肉细胞被选为“培养载体”,是因为其生长环境需求简单,增殖速度快,且细胞结构与哺乳动物的肌肉细胞高度相似,能够为这种动物的肌红蛋白基因的表达提供适宜的环境。
在实验室的培养罐中,这些承载着远古基因的细胞在精心调配的营养液中不断分裂、增殖,逐渐形成肌肉组织,最终积累出400克足以制作肉丸的“养殖肉”。
![]()
“这颗肉丸不仅仅是一块肉,更是对未来食品技术的一次探索。”这家公司的负责人解释说。
但这颗肉丸还处于“观赏阶段”,尚未有人品尝过它,毕竟这种动物的蛋白质已经在地球上消失了5000年,我团队对它的安全性还需要进行最严格、最全面的测试。
那么这肉丸子究竟是啥玩意的基因做出来的呢?

![]()
«——【·已灭绝的动物·】——»
这种动物就是咱们熟知的猛犸象,是当之无愧的“冰原巨无霸”,其体型远超现存的所有大象物种。
成年猛犸象的体长可达5-6米,肩高约3-4米,体重更是惊人,普遍在6-8吨之间,部分体型庞大的雄性个体体重甚至能突破10吨。
![]()
与现代大象相比,猛犸象的体型更为粗壮敦实,庞大的体型能够减少单位体积的散热面积,帮助它们在冰天雪地中维持体温。
猛犸象最引人注目的外貌标志,便是其身上浓密的毛发和那对巨大的象牙。
![]()
它们的毛发堪称“天然防寒服”,由粗硬的针毛和柔软的绒毛组成,针毛长度可达1米以上,绒毛则紧密地覆盖在皮肤表面,形成一层厚厚的保温层,即使在零下几十摄氏度的极寒环境中,也能为其提供充足的保护。
毛发的颜色多为棕褐色或黑色,部分个体的毛发在阳光照射下会呈现出淡淡的金色光泽。
![]()
而它们的象牙更是堪称“自然的艺术品”,长度通常在2-3米之间,最长的可达4米,重量超过100公斤。
这些象牙呈弯曲状,弧度优美,表面布满了细密的纹理,不仅是猛犸象挖掘食物、抵御天敌的重要工具,也是它们争夺配偶、彰显地位的“武器”。
![]()
与现代大象的象牙相比,猛犸象的象牙更为粗壮,弯曲程度更大,且牙质更为坚硬,这与它们在冰原上的生存需求密切相关。
猛犸象是典型的草食性动物,但其食性却远比现代草食动物更为“硬核”。
![]()
由于生存环境中植被相对匮乏,且多为耐寒的草本植物、灌木和苔藓,猛犸象的消化系统进化得极为强大。
它们的牙齿结构特殊,臼齿宽大,表面布满了密集的棱脊,能够将坚硬的植物纤维充分磨碎,以便于消化吸收。
![]()
研究表明,猛犸象的食谱范围较广,在夏季,它们会以冰原上生长的草本植物、莎草和低矮灌木为食;
而到了冬季,当地面被厚厚的积雪覆盖时,它们便会用长长的象牙挖掘雪地深处的苔藓、地衣以及植物的根茎,甚至会啃食树皮来补充能量。
![]()
猛犸象是群居动物,通常以家族为单位组成群体,群体规模一般在10-20头左右,由一头经验丰富的雌性个体担任首领。
这种群居生活方式不仅能够提高它们的觅食效率,还能有效抵御天敌的袭击。
![]()
在冰原上,猛犸象的主要天敌是剑齿虎和狼等食肉动物,当遇到危险时,群体中的成年个体便会围成一圈,将幼象和老象保护在中间,用巨大的象牙和粗壮的四肢反击天敌。
这种严密的群体协作,使得猛犸象在残酷的生存环境中占据了一席之地。
为了寻找充足的食物和适宜的生存环境,它们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进行长距离的迁徙。
![]()
夏季,它们会向北极圈附近的苔原地带移动,那里气候相对凉爽,植被生长旺盛;
而到了冬季,它们则会向南迁徙,前往温度相对较高的草原和森林边缘地区。
研究人员通过对猛犸象化石的同位素分析发现,部分猛犸象群体的迁徙距离可达数千公里,其迁徙路线几乎覆盖了整个欧亚大陆和北美洲的北部地区。
![]()
如今,猛犸象已成为地球上最珍贵的灭绝物种之一,虽然猛犸象在冰河时代数量庞大,但经过5000多年的岁月侵蚀,能够保存下来的化石数量极为有限,尤其是那些保存完整的遗体,更是凤毛麟角。
而花费大量精力复刻已灭绝物种的肉类,背后蕴含的意义远不止“尝鲜”那么简单。
![]()
从食品工业的角度来看,养殖肉技术的发展能够有效减少传统畜牧业对土地、水资源的消耗,降低温室气体排放,为解决全球粮食安全和环境问题提供新的方案。
而猛犸象肉的复刻,正是对这一技术可行性的极致验证——连灭绝5000年的物种基因都能被“复活”并用于肉类培养,那么未来,我们完全有能力利用这一技术培育出更多新型、高效、环保的肉类产品。
![]()
参考:
澎湃新闻《复活灭绝5000年猛犸象肉,做成了“巨型肉丸”》2023-330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