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哪吃?哪好玩?关注我们
“双十一”到了,
你是不是已经
开启“买买买”模式?
这既是“剁手党”
蹲守许久的消费盛宴,
也是网络谣言与诈骗信息的可乘之机,
如何识破购物相关的网络谣言?
如何警惕借“双十一”之名行骗?
这份“双十一”防谣反诈指南快收好。
“双十一”防谣
01 “流量陷阱”谣言
“顶流主播巨额亏损”等谣言,每到“双十一”都会被人翻炒。这类谣言通常由营销号刻意炮制,借“行业黑幕”“顶流翻车”“巨额亏损”等耸人听闻的标签博眼球涨粉和营销牟利。
看到“主播亏损”“品牌黑料”等信息,要优先通过平台官方公告、权威媒体报道进行核实,不轻信营销号、陌生账号的片面之词。未经证实的信息,要做到不相信,不传播。
02 “积分清零”谣言
“双十一”临近,很多人可能会收到这样一条短信:您有XX积分未使用,到期将失效,请立即登录积分商城兑换……这类信息看起来很像是极具诱惑力的福利,但很可能是不法分子编造的虚假信息,其目的是引诱消费者点击木马链接,进而实施诈骗。
消费者收到此类短信时,应通过官方渠道向商家进行咨询,不轻信非官方说法,不点击莫名链接。
03 “快递着火无法理赔”谣言
“在经过XX高速公路时,快递车突然起火,你的快递不幸被烧毁,由于你未购买运输险,将无法理赔。”此类谣言呈周期性出现规律,几乎每年都要辟谣。
收到此类信息时,消费者不要轻信,要通过正规渠道查询快递信息,切勿轻信非官方渠道信息。
“双十一”反诈
01
“退款”诈骗
手法解析:
骗子通过非法渠道获取消费者订单详情后,会精准报出商品型号、收货地址等信息,让消费者放下戒心。随后,引导消费者点击“官方理赔”链接,要求填写银行卡号、验证码或者以协助远程办理为由,让消费者下载具有“屏幕共享”功能的涉诈木马软件来骗取钱财。
防范提示:
不点击陌生链接,拒绝开启“屏幕共享”,所有售后流程通过官方购物平台操作。
02
“快递异常”诈骗
手法解析:
消费者突然收到了一条“快递派送失败”“包裹到站领取”并附有取件码和陌生电话的短信。请注意,这可能是不法分子的 “诱饵”。不法分子以此诱导消费者回拨电话,接通后转而告知“误开会员要扣费”,以“远程协助取消”为由,让消费者下载具有“屏幕共享”功能的涉诈木马软件。
防范提示:
接到“客服”声称“开通了会员将扣费”的信息,很有可能是诈骗信息,请不要轻信, 一定要通过官方渠道核实。
03
“重新发货”诈骗
手法解析:
不法分子以低价吸引消费者,然后故意发送质量低劣或损坏的商品。当消费者联系客服时,不法分子会表现出“良好态度”,以“避免影响商家信誉"等看似合理的理由,借机添加微信并拉群,并发布垫资做任务等刷单信息。
防范提示:
刷单本身就是违法行为,所有要求垫付资金的“兼职”“任务”都是骗局。
04
“领红包、领礼品”诈骗
手法解析:
不法分子发布免费领手机、领电动牙刷、领红包等虚假消息,以提高网店销量为由,要求消费者垫资购物给好评,并承诺予以返利。一开始,不法分子会兑现小额返利让消费者尝甜头,等交易数额变大后,再以任务超时、操作不规范、系统卡单等理由,要求消费者支付保证金,从而实施诈骗。
防范提示:
天上不会掉陷阱,要警惕各类免费活动的诱惑,如果该活动要求消费者点击不明链接、填写个人信息或者诱导转账汇款,要坚决予以拒绝。
05
“预售商品”诈骗
手法解析:
不法分子冒充商家,通过短信、微信群、朋友圈或网购平台发送“预售”“限时购”的虚假信息,以“提前购折扣更多”为诱饵,诱导点击木马链接,输入个人信息、银行账号甚至密码,或是添加好友并要求私下转款,但往往只收钱不发货。
防范提示:
消费者收到“预售”“限时打折”等信息时要擦亮眼睛,注意甄别真伪,拒绝通过非官方渠道交易,拒绝对方“输入个人信息、银行卡号、密码、验证码”等要求。
来源:重庆广电-第1眼TV、重庆辟谣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