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近来,叙利亚临时政府负责人朱拉尼现身白宫,这一行程本身就具有高度象征意义——毕竟,这是叙利亚此类领导人首次踏入华盛顿权力核心。
不过值得玩味的是,他并未从主入口进入,而是由工作人员引导经侧门入内。这样一个细节,几乎立即为整场会面定下了基调:全程无红毯迎接,不见仪仗列队,整个过程异常低调,仿佛刻意避免引发外界过多关注。
会谈结束后,双方未举行联合记者发布会,白宫仅在事后发布了一张官方合影。照片中,特朗普总统端坐于椅上,而朱拉尼则站立一旁,这种姿态上的差异,已无需言语便传达出明确的权力层级。
![]()
上述种种经过设计的冷处理方式,传递出一个毫不含糊的信息:美国目前无意对朱拉尼所领导的政权给予正式外交承认。
此次接触更接近一次事务性沟通,美方通过一系列可见安排,清晰划定彼此的政治身份与地位边界。朱拉尼虽获得了进入白宫的机会,但必须接受这种明显不对等的接待规格。
白宫的门道
朱拉尼此行赴美,内心最渴望获取的核心资源十分清楚——那就是国际合法性的背书。对他而言,能够受邀前往白宫本身即是一次极具传播价值的政治资本,无论在国内舆论场还是国际舞台上,都可被包装成“获得美国认可”的有力证据。
他期望借由这次访问,打造一个所谓的“历史性时刻”,以此强化其刚刚建立不久的执政基础,并压制国内外对其权威的各种质疑声音。
![]()
然而,朱拉尼的谋划虽精,美方的战略考量更为深远。华盛顿早已洞悉其意图,绝不会轻易让他如愿以偿地拿到那份梦寐以求的“合法性认证”。
自接触筹备之初,美方就精心设计了一整套礼宾流程,目的正是最大限度削弱此次会晤的象征分量,防止外界误读为美国已开始接纳该政权为正式政治实体。
其中最直观的一点便是入场路径的选择——朱拉尼走的是侧门,而非外国元首或政府首脑常规通行的正门。在国际外交惯例中,入口的选用直接反映对来访者的尊重程度,侧门进入本身就释放出强烈的“非正式”信号。
![]()
此外,整个行程没有任何标准化的官方仪式环节:没有欢迎队伍,没有公开讲话,也没有例行的双边对话展示程序,甚至连最基本的媒体通报都被省略。
须知,在高层政要互访中,记者会往往是双方对外宣示合作共识、提升互动层级的重要平台。美方主动跳过这一步骤,显然是为了避免造成“两国地位平等”的错觉。
这些安排绝非疏漏或仓促所致,每一个细节都是深思熟虑后的策略性“降格”操作。美方正是希望通过这套组合动作,向全球明确宣告:本次会面仅为低级别工作交流,不代表对朱拉尼政权的正式承认为前提,更不意味着支持其巩固统治地位。
![]()
那张流传开来的合影,更是将这种权力不对称赤裸呈现。画面中,美方代表安然落座,朱拉尼则恭敬立于一侧,“坐”与“站”的构图对比强烈,绝非偶然抓拍,而是精心策划的视觉语言。
它无声地传递着一条信息:是美国基于自身利益判断,赋予了朱拉尼参与对话的资格,而不是承认其具备与美国平起平坐的政治身份。
在整个过程中,朱拉尼始终保持谦卑姿态,未曾提出任何关于礼遇标准的要求,唯恐触怒美方,失去这场来之不易的亮相机会。
![]()
对他来说,能踏入白宫已是某种意义上的胜利,即便只能从侧门进入,回国后仍可宣传为“受到美国官方接见”。但他心里也明白,这份成果的实际分量究竟几何,解释权完全掌握在美国手中。
六个月的豁免权
当然,朱拉尼远道而来,自然不只是为了留下一张合影。他也确实取得了一些实际进展:美国同意暂时搁置部分《凯撒法案》的制裁措施。该法案自2019年实施以来,一直被视为美国遏制叙利亚经济复苏的关键手段。
此次政策松动的有效期仅为六个月,且若想彻底废止该法案,需经国会立法程序批准,总统并无单方面决定权。
![]()
因此,特朗普政府所提供的,实则是一种有时限、绕开立法机构的临时变通方案,本质上是对朱拉尼政权稳定性及其合作潜力的一次试探性评估。
而且,此次豁免范围有限。美国财政部发布的声明明确指出,此举系出于“区域反恐协作需求”,并特别强调:豁免不适用于任何涉及俄罗斯或伊朗政府的商业活动,也不涵盖来自这两个国家的商品、技术及资金流动。
这一限制条件极为严格,表明美国放开的部分并非出于人道或重建目的,而是意在推动叙利亚脱离俄伊势力影响圈,而非真正助力其经济复兴。
![]()
作为交换条件,朱拉尼同意让其行政机构加入美国牵头的打击ISIS国际联盟。此举正符合特朗普政府希望缩减海外军事部署、将反恐任务向外转移的战略构想。
对朱拉尼而言,加入该联盟有助于为其政权披上一层“国际参与者”的外衣,但这种合作关系极为脆弱,随时可能因局势变化而终止,远未达到战略绑定的程度。美国并未承认其为叙利亚唯一合法代表,仅仅视其为当前阶段可用的战术伙伴。
掰扯阿萨德的真实算盘
在访问期间,朱拉尼接受福克斯新闻采访时再度公开呼吁引渡巴沙尔·阿萨德。去年12月原政权倒台后,阿萨德及其家人已流亡至莫斯科。
![]()
他高呼“正义必须实现”,宣称国内已设立专门司法委员会,将依法追究相关人员责任。这类说辞已成为他近期对外表态的标准模板,无论出访沙特还是出席联合国会议,几乎逢人必提。
叙利亚方面甚至已对阿萨德发出缺席逮捕令,指控其与“德拉雅大屠杀”事件有关。然而,俄罗斯方面态度坚决:拒绝交出阿萨德。
俄方解释称,收留阿萨德属于“人道庇护”行为,理由是其在本国面临生命威胁。此前,朱拉尼曾亲自前往莫斯科会见普京,专门商讨此事,但最终未能达成协议。
![]()
事实上,反复炒作引渡议题,并非朱拉尼的根本目标。对他而言,越是频繁提起,越能让阿萨德持续处于国际视野之中,从而迫使俄罗斯无法将其悄然淡化。
更重要的是,这一话题已成为他与莫斯科谈判的重要筹码。今年1月,俄罗斯副外长波格丹诺夫秘密访问大马士革,与朱拉尼核心幕僚举行闭门会谈。据知情人士透露,叙方提出了三项具体要求。
排在首位和次位的,分别是要求俄方减免阿萨德执政时期遗留的巨额债务,以及归还被阿萨德家族转移至俄罗斯境内的叙利亚国家资产;至于引渡阿萨德本人,则位列第三,显然属于次要议程。这才是朱拉尼背后真正的政治算计。
![]()
参考资料: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