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永军
《论语》的语言之美,首要的不在于辞藻的华艳,结构的奇巧,而在于一种“力求彰显,平实易懂”的恳切。它如同璞玉,光泽是内蕴的,触手是温润的,其价值,全在于它本身的厚重与真诚。
读《论语》,宛如亲历一场场杏坛下的对话。那语言是洗练的,甚至是笨拙的,却有着直指人心的力量。孔子不谈“宇宙的本体”如何,只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他不构建冗长的逻辑链条,只在你我日常的悲欣中,点出那最本真的道理。“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开宗明义的三问,平白如话,仿佛一位温和的长者,在与你闲谈为学与做人的寻常乐趣。没有高深莫测的术语,没有云山雾罩的玄思,一切深邃的意蕴,都从这平实的土壤里生长出来。这便是圣哲的用心所在,他唯恐那精微的“道”,因了言辞的晦涩而被遮蔽、被误读,最终消解了文化的重量。故而他“述而不作,信而好古”,其言辞,不是为了炫耀智识,而是为了点燃心灵,是“圣人以此洗心,退藏于密,吉凶与民同患”的担当。
若将《论语》置于先秦诸子的灿烂星空中,其语言的这一特质,愈发显得独特而可贵。庄子是恣肆的,他的语言是瑰丽的寓言,是“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的大鹏,是梦中翩然的蝴蝶。他以“无端崖之辞”构筑了一个超越现实的、恢诡谲怪的精神乐园,那美,是汪洋辟阖的,令人目眩神迷。而墨家则似一位苦行的工匠,其语言讲究逻辑与实证,反复申说,务求严谨,如“故言必有三表……有本之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层层推演,不厌其烦,那美,在于一种坚确的、近乎刻板的理性力量。至于孟子,其文如长江大河,浩浩汤汤,充满了道德的激情与辩论的雄浑。“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这是一种沛然莫之能御的语言气势,以雄辩的力量折服人心。
![]()
而孔子,与他们都不同。他仿佛就站在我们中间,不高谈阔论九天之外的事情,只关切我们内心的不安与脚下的道路。他的平实,不是思想的贫乏,恰是智慧的圆融与自信。他无需靠雄辩压服人,他只是将那最根本的道理,用最朴素的方式说出来,如春风化雨,静静地渗入生命的深处。他形容颜回的好学,只说“不迁怒,不贰过”,六个字,将一个修行者的内心境界勾勒得清晰无比;他表述自己的志向,不过是“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寥寥数语,一个温暖而理想的社会图景便宛在眼前。这种语言的魅力,正在于它舍弃了一切浮华,直抵本质,因而具有了穿越时空的永恒力量。《论语》的平实,又绝非浅薄。那是一种“质而实绮,癯而实腴”的境界。在那些看似简单的句子底下,是深不可测的义海。譬如“吾道一以贯之”一句,曾子以“忠恕而已矣”解之,然而这一个“一”字,一个“贯”字,牵动着儒家全部的哲学体系与伦理实践。又譬如“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一句对川流的感叹,却蕴含了对时间、生命、宇宙运化不息的深沉观照。这便如那无味的太羹,那素色的玄酒,初尝似乎淡然,细品之下,方能领略其至味与至美。孔子的语言,是将那精纯的哲理化入日常的言语之中,使得“极高明而道中庸”,寻常百姓皆可亲近,而智者贤人亦终生探求不尽。换言之,《论语》中的言语,让人充分感受到那文字背后温热的呼吸,仿佛那竹简之上,一位敦厚而刚毅的夫子,正与他的门徒们立在那活生生的、充满纷扰与疑问的人间世里。他的言辞,不是为了构筑一座悬在虚空的理论楼阁,而是为了解答生命的困惑,安顿现世的灵魂。
这力求彰显、平实易懂的语言,最终塑造了一种独特的人格风貌与精神气象。它不鼓励奇诡的想象,也不崇尚雄辩的辞采,它培养的,是温和而坚定,平易而不可侮的“君子儒”。这种语言风格,仿佛为整个民族的文化心理,奠定了一层温润的底色。我们后来的文章,无论是司马迁的疏荡雄文,还是韩愈的浑灏流转,乃至苏轼的行云流水,其深处,或多或少,都流淌着这份来自源头的、平正而通达的精神。它告诉我们,最伟大的真理,往往就蕴藏在最平凡的生活里;最动人的言辞,常常就是那颗真诚无伪的心的自然流露。
当我们再次翻开这册薄薄的《论语》,那些跨越了两千多年的句子,依然带着孔门当年的春风与暖意,扑面而来。它不言说“美”,却成就了语言的大美;它不刻意雕琢,却成为了不朽的典范。这或许便是文明得以传承的真正秘密:那最恒久的光,从不刺目,它只是温柔而坚定地照亮着,我们脚下这条亘古常新的道路。
(作者为中国作协会员)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