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在全球电信市场的地位最近受关注不少,尤其是在欧盟和美国的压力下,发展面临不少挑战。尽管华为和多个欧洲国家有合作,但随着中欧关系紧张,欧盟又出手了,采取更严格措施限制华为设备使用,不光要求成员国停用,还威胁其他国家,继续用就切断援助资金。
![]()
欧盟打压华为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早在二零一九年就开始审查中国电信设备,当时通过非强制性决议,建议成员国建移动网络不用 “高风险” 供应商,华为和中兴是重点,这背后是美国的强烈施压,美国还在全球排挤华为,特别是五 G 领域。
二零二零年欧盟又发了非强制性建议,让成员国逐步淘汰华为和中兴设备,尤其五 G 基建,虽然不是强制,但暗示用中国设备可能有政治和安全风险,不少成员国就拆了华为设备换美国的,哪怕成本更高,费用还要当地政府和纳税人承担。
不过也有国家反弹,觉得华为设备质量好还便宜,没完全放弃。到了二零二五年欧盟态度变了,原本的建议禁令变成强制性规定,要求所有成员国必须遵守,不遵守就面临巨大政治压力,甚至影响在欧盟的地位,这标志着欧盟打压立场更坚定,要强制成员国跟着美国彻底弃用华为,根本原因还是美国担心中国技术崛起,想拉欧盟抵制华为。
欧盟还想把限制推广到非欧盟国家,靠的是 “全球门户” 计划,这是欧盟的全球基建投资计划,类似一带一路,给发展中国家资金援助搞基建,却要求这些国家不能用华为设备,不然就切断援助,对依赖援助的贫困国家来说,只能在中欧支持间选一个。
![]()
中国方面强烈反对,认为欧盟是 “有罪推定”,没证据证明华为设备有安全问题,华为在欧洲运营多年贡献很大,西班牙就是例子,二零二三年七月和华为签了超一千二百万欧元的五 G 合同,西班牙安全机构明确说完全掌握了服务器内的数据,外部无法提取,直接推翻了安全隐患的指控。
中国还质疑欧盟背后有政治动机,是帮美国打压竞争对手,违背市场经济原则,破坏全球竞争秩序。
欧盟对华政策变化挺大,从建议到强制禁令,再到威胁非欧盟国家,对华为的限制成了全球性政治博弈。但中国和企业认为这无视市场规则,没事实依据,华为在欧洲的成功说明技术创新和合作才该是主旋律,不管欧盟怎么施压,全球市场最终还是看谁能提供更好的技术和服务,不是靠政治操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