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天津市一家面馆内,京东骑手张强(化名)正坐在座位上刷短视频,等待出餐。他并不着急,也不再像以往那样频繁刷新页面、探头张望或催促商家。这一幕是外卖行业从“以罚代管”转向“正向激励”的缩影。随着美团、饿了么、京东等平台陆续落地“超时免罚”机制,全国数百万骑手的日常工作正悄然变化:焦虑减少了,安全提升了,与商家的摩擦减少了,与用户的沟通也更加从容了。
为督促外卖骑手准时送餐,保障外卖用户准时用餐,外卖行业过去普遍实行“超时扣钱”机制。放眼全世界,企业以扣钱、罚款作为倒逼员工努力工作的手段,也不鲜见,其目的是维护用户利益和企业服务形象。但在外卖行业,“超时扣钱”问题不少,既容易引发骑手和商家矛盾冲突,也容易导致骑手交通违章,更有骑手为抢时间送餐受伤乃至丧命。即“超时扣钱”像无情的鞭子,让骑手失去职业安全感、幸福感。
对此,监管部门与外卖平台“双方奔赴”。相关部门文件中曾提出“不得制定损害劳动者安全健康的考核指标”等要求,而外卖平台也主动探索“超时免罚”机制,不管是美团的“安准卡”、饿了么的“服务分”,还是京东的“服务分”,其核心逻辑一致:取消现金处罚,构建以积分管理、培训帮扶和技术优化为核心的激励体系,让骑手“不着急慌张,也能送稳每一单”。显然,这些变革是破解外卖矛盾的“金钥匙”。
首先,外卖骑手送餐不再担心被罚款,就不用以闯红灯、逆行、超速等方式抢时间了。其职业荣誉感、安全感无疑得到显著提升。这既意味着骑手与用户的矛盾冲突有望减少,也意味着涉及骑手的交通安全管理矛盾会下降。其次,有利于避免骑手与商家发生矛盾冲突。此前骑手为催餐曾引发互殴等事件。再者,当商家加工外卖餐食更从容,可提升食品质量,有助于塑造商家形象、外卖平台形象并做大市场“蛋糕”。
但实行“超时免罚”不等于用户延迟用餐,因为相关平台还有一套正向激励机制,即将过去的超时罚钱改为超时扣分,由于积分不达标需参加培训,多次清零则暂停接单,就能督促骑手准时送餐。可能有人会说,超时扣钱和扣分是一回事,实则有显著区别,因为扣钱直接影响骑手收入和获得感,而扣分只是一种鞭策机制。而且还配合有激励机制,如积分越高,服务星级越高,能拿到的订单优先级和额外奖励也越多。
可以说,“以罚代管”转向“正向激励”,将重塑外卖领域各种关系,改变外卖服务形象。同时,对其他行业领域也有一定的启示意义。众所周知,不少企业将“以罚代管”作为一种管理手段,有的对员工上班迟到罚款,有的对业绩不达标罚款,甚至有上市家居企业规定“吃东西的,罚领导2000、主管1000、次主管500”“无事不在岗位的,超过三次以上的月度工资降2000”。这既涉嫌违规,也会恶化劳资关系。
因此,“超时免罚”不只是破解外卖矛盾的“金钥匙”,也对其他行业领域改革管理方式有借鉴作用。甚至在家庭教育等事务中,正向激励也比粗暴惩罚更管用。希望更多的市场主体或家长,少一些处罚思维,多一些激励思维,因为几乎所有人都讨厌“罚”而喜欢“奖”,转变管理思路有助于创造多赢局面。在行政执法领域,同样需要改变“以罚代管”,“正向激励”也能起到规范作用。期待更多“免罚式”变革。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