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年,西方媒体对中国科技的看法确实有点转变,以前挑刺,现在不少报道开始承认中国在好些关键地方已经领先了。
英国的BBC,在2025年2月发文说,中国的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DeepSeek在全球闹出大动静,但对中国观察家来讲,这不算新鲜事。
因为这背后是“中国制造2025”计划的一部分,中国过去十年在科技上投入巨大,成果慢慢显现。
![]()
BBC还提到,从无人机到电动汽车,中国在很多领域都成了主导力量。
2025年10月,BBC报道中国社会老化问题,但同时承认中国在快速崛起过程中,科技基础还是挺稳的。德国人一向在制造业上自傲,现在看到中国在高科技上追上来,肯定有点不舒服。
德国的《德意志日报》之类的媒体也承认,中国在能源和交通上的创新潜力大。
![]()
澳大利亚的战略政策研究所(ASPI)是政府资助的智库,在2025年8月更新的报告,直接说在中国调查的64项关键技术中,中国在57项上全球领先,包括人工智能、生物技术和机器人等领域。
美国媒体变化也明显,《经济学人》在2024年底发文,说中国在量子技术上正赶上美国。
在量子计算上,美国公司做的量子计算机比特数比中国高,但中国在制造设备的能力上在进步,尤其量子通信领域,中国已经是领导者。
![]()
2025年1月,《美国之音》报道了美中量子竞争态势,提到中国本源量子公司的“本源悟空”量子计算机上线运行,这是第三代自主超导量子计算机。
文章还说中国在量子传感上和美国不相上下,差距在缩小。《日经中文网》11月报道,中国量子技术存在感加强,本源量子专利数超过国际商业机器公司(IBM),位居第一。
这说明中国不光在研究上发力,应用上也跟得上。
![]()
2024年12月,中国CR450动车组样车发布,试验速度450公里每小时,运营速度400公里每小时。德国媒体说中国高铁技术后来居上,把他们甩在后面。
瑞士媒体也报道了这事,说CR450是全球最快高铁,评论区热闹得很。
越南砸700亿建高铁,日本新干线和雅万高铁对比,中国速度撼动世界格局。中国高铁总里程超4.5万公里,占全球三分之二,让欧美头疼。
![]()
德国媒体直言,中国高铁不光快,还代表轨道交通的全面领先。
航空航天领域,中国进展也让西方坐不住。去年底,中国西飞的轰-6N战略轰炸机亮相,携带空中加油装置,由运油-20完成演示。这组合成熟,意味着中国有真正全球战略轰炸机系统。
11月29日,中俄第九次联合空中巡航,中国首次出动轰-6N和俄罗斯图-95MS。
![]()
轰-6N航程超1万公里,机腹弹舱能挂更大导弹,载弹量10到15吨。美国《战区》网站报道说,至少4架轰-6N已服役。
12月31日,中国首型航天飞机“昊龙”货运模型亮相,能重复使用降成本,补充天舟不足。
美国《动力》网站说,中国航空航天发展速度令人惊叹,创新能力和技术实力不容小觑,成为不可忽视力量。
![]()
新能源汽车这块,中国企业表现亮眼。2024年新能源汽车产量1288.8万辆,占全球超60%。比亚迪、蔚来、理想等企业坚持创新。
蔚来ET9于2024年12月在广州NIO Day上市,起售价78.8万元,采用BaaS电池租用模式。ET9有全域900V高压架构、天行智能底盘、最强智能系统,全球首发多项技术,超1000项专利。
意大利《晚邮报》用“崛起”形容比亚迪等品牌,说中国车成全球竞争焦点。美国媒体说中国电动汽车赢得巴西市场,把美国制造商甩开。
![]()
联合国气候大会指定用车从德国宝马换成中国蔚来,ET9汇聚十年创新,突破高端。蔚来能源布局换电站超2740座,充电站超4145座,用户近60%电量来自换电站。
特高压输电技术,中国也领先。2024年12月27日,国家电网川渝1000千伏工程投运,海拔最高4750米,创26项世界首次。
德国媒体说,中国在特高压上的成功,展现能源创新潜力,解决国内能源分布不均,还为全球能源转型提供经验。
![]()
BBC把中国特高压比作“电力高铁”,肯定技术,还说发展之路可为全球借鉴。
《纽约时报》说,一条1100千伏线路输电容量够700万美国家庭用,或4000万到5000万中国家庭。人民日报10月报道,外媒点赞中国能源背后,是技术实力。
埃隆·马斯克转发中国Unitree B2-W机器狗,说很快会出现机器人狗大战。
![]()
2025年,马斯克评论小鹏Iron人形机器人,说特斯拉和中国公司将主导市场,西方其他公司弱。
2月,马斯克夸DeepSeek,称赞中国工程师人才。去年他表示,没有贸易壁垒,中国电动汽车公司将主导市场。
马斯克在访谈中说,中国科技从无人机到电动汽车逐渐主导。4月,他说特斯拉在中国建厂能降低成本,利用中国制造经验。
![]()
马斯克影响力大增,但他对中国议题看法正面,认为中国创新强。
这些报道和数据说明,中国科技经过多年积累,在关键领域确实崛起了。西方媒体从怀疑到承认,风向变了,因为事实在那摆着。中国科学家日夜努力,成果让世界瞩目。
量子、高铁、航天、新能源、特高压,这些领域中国领先,不光数量多,质量也高。中国从领先3项增到57项,趋势明显。未来,中国科技还会突破更多,全球科技格局会更平衡,中国贡献大。
![]()
参考资料:
1、澳媒:中国连贯性规划模式是崛起关键 参考消息 2025-11-11
2、美媒:美国遏华正在失败,中国在5个关键技术领域领先 观察者网 2024-10-30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