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的加减乘除法,清中期才传入我国,清晚期开始普及,那之前古人算数怎么办呢?
其实我国古代也有自己的一套算数方式,
对于简单的算数,古今通用“掰手指头”,一只手就能表示1到9,进行简单的计算,没问题。
对于复杂的算数,古人大多采用“算筹”或“算盘”,
春秋战国到明初以“算筹”为主,“筹”就是指一些小竹棍、骨头或金属棍等等,采用特定的摆放规则,以十进制进行运算。
到了元末明初,由“筹”不方便携带,在“算筹”的基础上,发明了轻巧的“算盘”,采用“五升十进制”,下珠每颗代表“1”,上珠每颗代表“5”。
算盘功能非常强大,在90年代计算器还没普及前,算盘仍是不少商家计算的主要工具,当时某些地方的小学,仍保留珠算课程,以致于很多小学生拿算盘当滑板玩,那是常有的事。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