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卖大战终于打进了深水区!10月27日,美团突然官宣了一项行业内从未有过的骑手社保补贴计划——覆盖全国,且对全部外卖骑手开放,连众包骑手也不例外。参与门槛也较低:只要最近6个月内有3个月的收入达到当地社保缴费基数下限,平台就直接补贴50%,骑手还能自主选择将社保缴纳到户籍地或工作地。这几百块虽算不上巨款,但对想给生活添份保障的骑手来说,能实实在在减轻经济压力。也正因如此,美团社保补贴计划提前落地,在骑手圈引发剧烈讨论——很多人不知道,给骑手上社保这件事,其实难如登天。
骑手的社保问题,本质上是长期横亘在骑手与平台之间的两大困局。
困局一:外卖工作自带“反社保”特征
传统社保制度为稳定就业设计,核心是“固定就业地、单一雇主、长期服务”,而外卖工作几乎与之完全相悖。
首先是强流动性难题。美团数据显示,平台约有745万骑手,81.6%是外来务工人员,其中70%跨城市流动作业,40%更是跨省份分布。很多骑手闲时跑单,农忙时返乡,还需频繁回家照顾老人孩子,职业流动性极强。他们并非不想交社保,而是担心“钱打水漂”:社保该交到哪?未来能否转移?退休后在哪领钱?这种“两不靠”的状态,让不少骑手对社保望而却步。
其次是工作的过渡性。数据显示,全天接单260天以上的专职骑手仅占11%,半数骑手全年接单不足30天——有人偶尔跑单补贴家用,有人把送外卖当作下份工作的过渡。但社保需要长期缴费,与骑手“短期过渡、现金到手”的需求背道而驰。加之很多骑手多平台兼职,没有单一雇主,更没人愿意为其社保买单。
困局二:平台成本与骑手现金需求的双向博弈
《南方周末》曾测算,仅给平台11%的全职或稳定兼职骑手覆盖社保,每年成本就高达216亿,这已超过很多外卖平台的全年利润。
而对骑手来说,眼前的生计往往比未来的保障更重要。北大调查显示,23.5%的骑手明确不愿参加社保,38.9%仅愿意缴纳月收入的5%以下,接受现行个人缴费比例的骑手不足一成。在房租、奶粉、学费等刚性支出面前,骑手只能在“今天的温饱”和“明天的保障”间做取舍,很难考虑长期规划。
尽管困难重重,问题终究要解决。美团推出的社保补贴计划,虽不完美,却是现有条件下率先提出的相对可行的方案。
首先,针对骑手流动性大的问题,美团用“参保地自主选择+先交后补”破解属地化难题。骑手可自主选择社保缴至工作地或户籍地,缴完后在APP上传凭证,就能拿到50%补贴——让社保不再“跟着电动车跑”。
其次,覆盖范围极广:无论全职专送、兼职过渡,还是多平台跑单的众包骑手,只要美团跑单收入达到当地社保缴费基数,就能申请补贴,几乎把保障门槛降到了最低。
此外,“先交后补”比“代扣代缴”更贴合骑手利益。对过渡性工作、时间不固定或急需用钱的骑手来说,强制扣缴会引发抵触;而“先交后补”既给了骑手自主选择的空间,也让愿意参保的骑手得到真金白银的支持。就像大连的骑手,以前只能自费交社保,现在能拿一半补贴,虽数额不多,却实实在在减轻了生活压力。
平台主动承担部分成本,给骑手确定性的保障;骑手则减轻经济压力,多了一份保障选择——这是双赢的结果,也是当前可行性较强的方案。
说到底,外卖骑手上社保的难,是多重复杂现实问题交织的结果。而灵活就业群体的社会保障完善,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本身就是复杂的社会问题。美团的方案仍有诸多待解之处,推进过程也注定漫长艰难,但好在,在社会舆论、平台与政府的多方协作下,问题终于有了可行的解决方向,这标志着我们的社会迈出了关键第一步。只要不停步,这条路定会越走越稳、越走越快。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