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想过,年薪千万的顶级AI人才,到底有多抢手?
就在上周,"AI才女"罗福莉正式官宣加入小米,这则看似简单的行业变动,背后却隐藏着科技巨头间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
从"天才少女"到"难而正确"的蜕变
罗福莉的职业生涯堪称中国AI领域的一个缩影。
这位北师大计算机本科、北大计算语言学硕士毕业的高材生,先后在阿里巴巴达摩院、DeepSeek等顶级机构历练。
她的每一步都走得坚定而扎实——开发多语言预训练模型VECO,推动AliceMind项目开源,参与研发DeepSeek-V2等前沿模型。
有意思的是,这位被外界称为"天才少女"的AI专家,却在朋友圈直言:"我不是天才少女,只想安安静静做难而正确的事情"。
这句话道出了当下AI科研人员的普遍心声——在媒体热议和资本追捧下,他们更渴望一个专注研究的环境。
![]()
小米的AGI野心与人才战略
罗福莉选择加入小米的MiMo团队绝非偶然。MiMo作为小米首个推理大模型,承载着雷军对通用人工智能(AGI)的宏大愿景。
值得注意的是,早在今年10月,罗福莉就以小米研究员身份参与了与北京大学合作的MoE论文,这显示出小米对顶尖人才的求贤若渴。
业内流传雷军以千万年薪招揽罗福莉的消息虽未获证实,但无可否认的是,像罗福莉这样既懂技术又有产业经验的复合型AI人才,已经成为科技巨头争相追逐的稀缺资源。
一位不愿具名的猎头透露:"现在AI领域顶尖人才的薪资涨幅每年可达30%-50%,头部企业为抢人不惜代价。"
![]()
AI人才争夺战背后的行业变局
罗福莉的跳槽事件折射出中国AI行业发展的重要转折点。随着大模型技术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应用,企业间的人才竞争已进入白热化阶段。
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AI核心产业规模超过5000亿元,而专业人才缺口却高达30万。
在这场人才争夺战中,头部科技公司各显神通——有的高薪挖角,有的提供顶级科研条件,还有的许诺股权激励。
但更深层次看,吸引罗福莉们的或许不只是物质条件,更是参与塑造未来的机会。正如罗福莉所说:"智能终将从语言迈向物理世界",而顶尖人才总是选择能让他们梦想落地的地方。
在这个技术迭代以月计算的时代,人才就是最核心的竞争力。
罗福莉的选择不仅关乎个人职业发展,更预示着中国AI产业格局的重塑。
或许我们该思考的是:当科技巨头纷纷加码AI时,如何才能构建良性的人才生态,让"难而正确"的创新真正开花结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