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伯恩斯坦发布中国智能手机9月份市场报告。报告显示,在宏观消费需求疲软与政策刺激效应减退的双重压力下,市场整体持续收缩,结构性机会却在细分领域与供应链环节悄然显现。
市场寒意弥漫,销量持续探底
报告数据显示,2025年9月,中国智能手机市场销量仅为2000万部,同比下滑10%,环比亦下降15%。尽管年初至今有相关政策扶持,但前九个月总销量仅实现0.1%的微幅增长。
展望全年,报告预测销量或将同比下降1%,第四季度因高基数影响,预计下滑约4%。这表明,缺乏额外刺激措施的市场,正面临持续的需求挑战。
![]()
苹果独享新品红利,华为承压
在整体低迷的环境中,苹果成为9月份唯一实现环比增长的品牌,这主要归功于iPhone 17系列的发布。在新机及纳入补贴范围的降价iPhone 16系列推动下,苹果在5000-5999元价格段的销量同比激增83%。然而,其同比销量仍录得下降,显示出反弹根基尚不牢固。
![]()
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华为销量同比大幅下滑31%,Pura 80系列市场反响平淡以及鸿蒙生态系统发展缓慢是主因,其市场份额也被苹果反超。与此同时,小米、荣耀等其他主要品牌虽然总销量同比微降3%,但集体市场份额较前两年同期提升了4个百分点,成功通过布局2000元以下的低价机型,承接了补贴退潮后的部分市场需求。
次旗舰机型与高端化进程并进
报告揭示了一个显著的结构性变化:定位4000-5999元的“次旗舰”机型表现异常亮眼,9月份销量同比增长54%,其市场份额从一年前的约7%大幅跃升至近13%,几乎翻倍。这一趋势表明,消费者对具备一定性能与创新、价格又低于顶级旗舰的机型兴趣浓厚。
![]()
与此同时,手机市场的高端化进程仍在延续。以小米为例,在旗舰机型Xiaomi 17发布后,其4000元以上机型销售占比显著提升至25%。整体市场平均售价在苹果新机拉动下环比反弹,若剔除补贴影响,同比实际可能保持增长。
AI与苹果链受捧,内存涨价施压
产业链层面,分化同样明显。移动SoC市场中,联发科同比份额增长7个百分点,持续受益于华为对高通芯片的替代,其AI ASIC业务前景获“跑赢大盘”评级。苹果供应链的立讯精密同样因切入苹果与AI赛道而被看好。
然而,OLED面板渗透率已稳定在86%左右,触及当前技术普及的天花板,相关驱动芯片供应商面临增长瓶颈。此外,内存价格上涨对舜宇光学等摄像头组件供应商的利润率构成压力。
综合市场趋势,报告建议投资者关注两条主线:一是品牌高端化趋势明确、份额提升的企业,如苹果与小米;二是在AI手机发展与半导体创新中具备核心优势的供应链公司,如联发科和立讯精密。
总体而言,中国智能手机市场正经历从普涨到分化的深刻变革。短期销量疲软难以掩盖结构性的增长机遇,次旗舰机型的崛起与AI驱动下的半导体创新,将成为决定未来市场格局的关键变量。
免责声明:本号原创文章享有著作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内容仅供学习分享,不构成投资建议,信息和数据均来源于网络及公开信息,如有侵权,请联系处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