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坐江山,最惦记的莫过于自家王朝能传多少代。可当着面敢说真话的,往往不是那些身居高位的大臣,反倒是不起眼的小人物。这事儿,据清宫老太监回忆录和民间传说,在康熙晚年就真真切切传开了。
![]()
要说这康熙皇帝,在位六十一年,确实是个有作为的君主。早年擒鳌拜、平三藩,后来收台湾、御沙俄,还开创了“康乾盛世”的底子,朝堂看着一派欣欣向荣。可越是太平,康熙心里越犯嘀咕——历朝历代,没哪个能真正千秋万代,大清会不会也逃不过这个命?
这天早朝,处理完政务,康熙突然话锋一转,问底下的群臣:“你们说说,我大清江山,能存多久?” 这话一出,朝堂瞬间安静了。大臣们你看我我看你,心里都清楚,这题就是“送命题”。说短了,是咒大清灭亡,脑袋不保;说长了,虽然讨喜,可万一将来应验不了,也是欺君之罪。
![]()
没一会儿,户部尚书先站出来,磕了个头说:“陛下圣明,大清国泰民安,必定千秋万代,永传不朽!” 这话像个信号,紧接着,满朝文武全跪下了,异口同声喊:“千秋万代!大清永存!” 声音震得大殿都嗡嗡响,康熙听着,脸上没什么表情,心里却没觉得踏实。
就在这时,殿角一个小太监突然往前挪了两步,怯生生地跪下了。这小太监叫魏珠,当时二十出头,早就跟着康熙当差,平时负责给康熙端茶递水,从没在朝堂上说过话。大臣们见状,都吓了一跳,心想这小太监是疯了,敢在这种时候出头。
![]()
康熙也愣了下,随即摆摆手:“你想说什么?尽管说,朕不怪你。” 魏珠低着头,声音有点发颤,但字字清晰:“回陛下,臣以为,大清的江山,能存……能存三百年。” 这话一出口,朝堂上顿时一片吸气声,几个老臣吓得脸都白了,赶紧把头埋得更低。
康熙皱了皱眉,追问:“你凭什么这么说?” 魏珠定了定神,说:“奴才听老人们说,历朝历代,开国时都勤俭爱民,可传个几百年,就会出贪官污吏,土地都被豪强占了,百姓没活路,就会有人起来反。如今虽说是盛世,可奴才在宫外见过,有些地方的地主已经开始强占田地了,要是不管,将来……”
![]()
他话没说完,就被军机大臣打断了:“大胆奴才!竟敢妄议国运!” 康熙却抬手制止了大臣,让魏珠接着说。魏珠咬了咬唇,又说:“奴才还听说,明朝万历中后期,朝廷为了打辽东的仗加征辽饷,到了崇祯朝又加了练饷、剿饷,百姓实在活不下去,才反了。大清要是能一直像陛下这样,疼惜百姓,或许能更久;要是忘了本,三百年都难。”
说完,魏珠趴在地上,身子直发抖,等着康熙降罪。可没想到,康熙沉默了半天,突然笑了,说:“你倒是敢说真话。满朝文武,就你敢说句实在的。” 他没罚魏珠,反而赏了他十两银子,让他下去了。
![]()
后来,康熙私下里又问过魏珠:“那天你就不怕朕杀你?” 魏珠说:“奴才怕,可奴才不想说瞎话。陛下天天说要听真话,奴才就说了真话。” 康熙叹了口气,说:“是啊,光听好话没用。江山能不能长久,不是喊出来的,是做出来的。”
这事很快在宫里传开了,大臣们都佩服魏珠的胆子,也有人偷偷骂他傻。可康熙没再提过追责的事,反而之后更注重查贪官、抑豪强,还经常派官员去民间暗访,了解百姓的真实情况。
魏珠之后还是在宫里当差,没因为这事飞黄腾达,康熙也一直记得他说的话。后来雍正、乾隆也常听宫里老人说起这事,治国时也多了份警醒。而魏珠说的“三百年”,竟真的和后世记载对上了——要是从努尔哈赤建立后金算起,到宣统退位,刚好二百九十六年,差一点就满三百年;要是从清军入关算,就是二百六十八年,也是近三百年的光景。
![]()
不过魏珠的结局并不顺遂,雍正元年,他因为“大不敬”被弹劾,家产被抄,最后被发配去守景陵。想想古代的帝王,大多爱听好话,可康熙能容下一个小太监的真话,也算难得。可话又说回来,就算知道了王朝的大致年限,就算一直警醒,也没能挡住历史的规律。你说,这是魏珠有先见之明,还是历朝历代的兴衰,本就藏着改不了的规矩?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