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新片上映5天,因为深夜救人,张颂文口碑暴涨,高群书全说对了!

0
分享至

本文内容皆有可靠信源,已赘述文章结尾



文章由律便利头条首发

前言

娱乐圈里从不缺一夜爆红的流量,却少见“大器晚成”还能把初心焊在骨子里的演员。



张颂文49岁才凭着一部部作品站稳脚跟,让观众记住他的演技,可谁能想到,新片上映第五天,一段藏了十几天的深夜救人往事被官媒曝光。

大家这才发现,这个在娱乐圈熬了半辈子的男人,戏里演得传神,戏外的善良比演技更戳人心。



半生蛰伏熬成戏骨,把敬业刻进骨子里

张颂文四十多岁才走红,是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他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科班学霸”,早年在韶关做过导游、服务员,兜兜转转快三十岁才下定决心考表演学院,算是“半路出家”闯娱乐圈的门外汉。



刚入行那几年,他的演艺之路满是荆棘。没有背景、没有流量,只能在各种影视剧里跑龙套,饰演的角色不是连名字都没有的路人,就是几句台词的小配角。

他曾有过一整年试镜几十次,却只接到三个小角色的日子,收入不稳定,连房租都快交不起,身边不少一起打拼的人都熬不下去转了行,可张颂文没放弃。

他把每一个不起眼的角色都当成宝贝,哪怕只有一场戏,也会提前很久去琢磨人物的生活背景、心理状态,甚至会去体验角色的工作。



拍年代戏时,他会去研究那个年代的人的走路姿势、说话语气,演底层小人物时,他会去菜市场和摊贩聊天,观察他们的神态动作。

这种“死磕细节”的敬业态度,让他慢慢在圈内攒下了“戏痴”的口碑。

导演高群书很早就和他合作过,后来在高群书提到,张颂文在片场永远是最认真的那一个,不仅把自己的戏份吃透,还会悄悄帮年轻演员搭戏,从不摆架子。



这种对表演的敬畏心,让他在四十多岁后迎来了转机。一部《狂飙》让他饰演的“高启强”深入人心,那种从底层小人物到大佬的转变,被他演绎得层次分明,连一个眼神、一个手势都充满戏感,直接让他跻身一线演员行列。

走红后的张颂文,没有被名利场冲昏头脑。他依旧住着韶关的普通房子,经常回到家乡陪伴家人,接受采访时总说“我只是个演员,把戏演好是本分”。

大家都以为他只是个专注于演技的实力派,直到权威媒体报道了他深夜救人的事迹,才让更多人看到他演技之外的另一面——刻在骨子里的善良。



那是10月30日凌晨1时许,夜色正浓,韶关沙洲尾的路口格外安静。张颂文和发小阿健聚餐结束后开车返程,车行至半路时,他无意间从后视镜里瞥见路边有个人影蜷缩着,旁边还倒着一辆电动车和一辆共享单车。

他立刻让发小停车,两人毫不犹豫地折返了百余米,跑到现场查看情况。

眼前的景象让人心揪:市民石先生俯卧在地上,身旁有巴掌大的黏稠血迹,电动车正好压在他的腿上,疼得他说不出话。



现场已经围了四五个年轻人,他们早就拨打了报警电话和急救电话,却因为担心情况不明,也怕遇到讹诈,不敢贸然上前帮忙。

有人看到张颂文想靠近,还好心提醒他“别轻易碰,万一被赖上就麻烦了”。

但张颂文没有犹豫,他先轻声呼唤伤者,在得到回应后,细心询问石先生的意识状态,让他试着活动手脚,排查骨折的风险。



确认石先生没有明显骨折后,他又向旁边的年轻人借来亮着灯的摩托车,放在路边充当警示标识,避免过往车辆没注意到现场,造成二次碾压。

做好安全防护后,张颂文和现场的热心人一起合力抬起压在石先生腿上的电动车,小心翼翼地将他搀扶到路边安全的区域坐下。

石先生当时心里还惦记着家里刚满月的孩子,想赶紧回家,完全没意识到伤情的严重性。张颂文一直蹲在旁边安抚他,反复叮嘱“一定要等救护车来做检查,让医生看看才放心,别着急起身”。



没过多久,石先生想联系朋友来帮忙,可手抖得厉害,手上戴着的玛瑙手串不小心散落在地上,珠子滚得满地都是。

张颂文看到后,二话没说就蹲在路边,借着摩托车的灯光,和发小一起一颗一颗地把珠子捡起来,细心地包好,放进石先生的外套口袋里。

十几分钟后,救护车和警车几乎同时抵达现场。医护人员立刻对石先生进行查体和包扎,交警也开始处理现场。



张颂文向跟车医生询问了后续的处理方式,确认现场处置有序后,没留下姓名,就和发小悄悄离开了。

直到后来石先生的朋友赶到,认出戴着帽子口罩的他是《狂飙》里的“强哥”,大家才知道这位救人的热心人是张颂文。

粤北人民医院的医生后来介绍,石先生入院时确诊下颌骨骨折、咬合紊乱,还有脑震荡症状,所幸没有颅脑出血等严重问题。



多亏深夜里及时被救助,为后续康复奠定了关键基础,经过十几天的针对性治疗,石先生在11月11日顺利出院。



善意循环暖人心,高群书的评价字字成真

张颂文救人后没把这事放在心上,可被救的石先生一直记着这份恩情。



出院当天,他和母亲一起展示了特意定制的锦旗,上面“生死瞬间施援手大爱无疆铸仁心”十几个金字,道尽了满心的感激。

石先生说,不管是谁在危难时帮了他,都该有颗感恩之心,他不仅想当面感谢张颂文,更想让这份善意继续传递下去。

11月11日,权威媒体陆续报道了这件事,短短几个小时就冲上了热搜。网友们看到报道后,纷纷被张颂文的善良和低调打动。



有人留言说“高启强的狠是演的,张颂文的善是刻在骨子里的”,还有人说“娱乐圈需要这样的正能量,不是炒作出来的人设,是实打实的善良”。

多家官媒也下场点赞,称他的行为“温暖了社会,传递了社会信任的力量”。

有意思的是,这件事曝光时,正好是张颂文和辛芷蕾主演的新电影《日掛中天》上映的第五天。之前电影宣传期间,辛芷蕾因为威尼斯影后的话题热度很高,张颂文反而显得有些“低调”。



可随着救人事件的发酵,越来越多的网友表示“要去电影院支持张颂文的新片”,“这样的好演员,值得更多人看到他的作品”。一时间,电影的关注度也跟着水涨船高,不少影院还加排了场次。

网友们的夸赞,恰好印证了导演高群书之前对张颂文的评价。早在两人合作《猎冰》《清明上河图密码》等作品时,高群书就曾发长文力挺张颂文,称他“不仅是个好演员,更是个好人”。

高群书在文中提到,张颂文在片场永远尊重每一个工作人员,对年轻演员也格外照顾,会毫无保留地分享自己的表演经验,哪怕成名后,也始终保持着谦逊低调的态度。



当时还有人觉得这是同行间的客套话,可看完张颂文深夜救人的事迹,大家才发现,高群书的评价字字都是实话。

更让人觉得温暖的是,这场跨越深夜的救援,并非单向的善意付出,而是一场真实发生的“善意循环”。

石先生本身就是个热心肠,五年前他在安徽出差时,曾和另外两位同伴一起,救助过一位骑电动车摔倒的路人。当时他也没想太多,只是看到别人有危险,就本能地伸出了援手。



石先生自己也感慨,总觉得善意是会循环的,你帮了别人,别人也会帮你。如今亲身经历了这场深夜救援,他更加坚信这个道理。

从五年前在安徽主动救助陌生人,到如今在韶关被张颂文和热心市民救助,石先生的经历,让“好人有好报”这个朴素的道理有了最真实的验证。

这种善意的传递,就像一颗种子,在不经意间生根发芽。张颂文的救人举动,不仅救了石先生一命,更让“该帮就帮”的理念被更多人记在心里。



网友还扒出了张颂文过往的善举轨迹,甘肃地震后他默默捐款,威尼斯电影节红毯上俯身清理碎玻璃防止他人划伤,在综艺节目里毫无保留地给年轻演员分享表演经验,这些细节拼凑出一个始终对世界抱有悲悯之心的人。

面对媒体的采访,他依旧保持着低调,反复强调“这事太小了,换谁都会这样做”,还说“不管谁倒在你面前,该帮就帮,该扶就扶,没什么好怕的”。

这个在娱乐圈熬了半辈子的演员,用实际行动告诉大家,真正的德艺双馨,从不是靠炒作和人设,而是靠日复一日的坚持和刻在骨子里的善良。



如今的张颂文,凭着扎实的演技征服了观众,又凭着纯粹的善良赢得了全网的尊重。他的新电影《日掛中天》因为这场正能量事件收获了更多认可,高群书当年的眼光没有错。

这个在演艺路上默默坚持的男人,不仅把戏演活了,更把人生过成了自己想要的样子。

这场善意循环,让更多人相信,善良不会被辜负,每一次伸出援手,都是在为这个世界增添一份温暖。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留言。

下期给您带来更精彩的看点!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免责声明]文章案例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案件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删除内容!
参考资料:
张颂文家乡韶关救人背后,一场生动的“善意循环”
2025-11-11 21:24·南方+客户端
演员张颂文凌晨救了个人!获救者回忆到一个特殊细节
2025-11-11 16:49·潇湘晨报·晨视频
演员张颂文紧急救人!被救男子:想当面感谢
2025-11-11 16:43·光明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一旦台海战争爆发,可能造成上亿伤亡,解放军或需解决4大战场

一旦台海战争爆发,可能造成上亿伤亡,解放军或需解决4大战场

盒子里的密探
2025-11-18 01:10:10
最“命苦”TVB绿叶:33岁中风瘫痪,69岁血管病,至今为生计奔波

最“命苦”TVB绿叶:33岁中风瘫痪,69岁血管病,至今为生计奔波

往史过眼云烟
2025-11-18 16:11:24
国青队员拔角旗杆!董路:开了眼了 跟8岁孩子似的 还有更离谱的

国青队员拔角旗杆!董路:开了眼了 跟8岁孩子似的 还有更离谱的

风过乡
2025-11-18 10:23:15
欧阳开盛:被迫返乡农民工引发的乡村社会治安问题及治理路径

欧阳开盛:被迫返乡农民工引发的乡村社会治安问题及治理路径

中国乡村发现
2025-11-18 13:29:49
毛新宇少将完爆蒋友柏!

毛新宇少将完爆蒋友柏!

沈述慢撩
2025-11-16 21:35:33
人民日报专访,揭开32岁周深的真实处境,那英确实一个字都没说错

人民日报专访,揭开32岁周深的真实处境,那英确实一个字都没说错

八斗小先生
2025-11-01 08:46:54
一个真正聪明的人,做到了这四个字

一个真正聪明的人,做到了这四个字

洞读君
2025-11-18 18:30:03
印军官:当中国武力解放台湾,印度不仅要夺取西藏,还要吞噬新疆

印军官:当中国武力解放台湾,印度不仅要夺取西藏,还要吞噬新疆

近史博览
2025-09-22 15:47:35
日本通告全球:高市早苗计划于2026年恢复自卫队“大佐军衔”

日本通告全球:高市早苗计划于2026年恢复自卫队“大佐军衔”

科技处长
2025-11-14 16:46:39
婆婆每月帮我还5000房贷,我妈小住一周她回老家,半个月后我崩溃

婆婆每月帮我还5000房贷,我妈小住一周她回老家,半个月后我崩溃

红豆讲堂
2025-11-18 19:00:02
烧一赔三!轮到广汽掀桌子,10.48万的埃安i60开卖

烧一赔三!轮到广汽掀桌子,10.48万的埃安i60开卖

超电实验室
2025-11-17 18:25:48
“两千年来,中国从没跨过那片海去打他们,一次都没有

“两千年来,中国从没跨过那片海去打他们,一次都没有

老友科普
2025-10-10 15:16:19
杨振宁去世前状态曝光,卫生间摔跤酿大祸!翁帆疑早已接受了现实

杨振宁去世前状态曝光,卫生间摔跤酿大祸!翁帆疑早已接受了现实

阿纂看事
2025-10-23 15:52:42
德国副总理克林拜尔访华,中国答应了他一件事

德国副总理克林拜尔访华,中国答应了他一件事

道德经
2025-11-19 00:36:49
华为Mate70Pro“一降再降”,12GB+1TB跳水2000元,卖得好也降价

华为Mate70Pro“一降再降”,12GB+1TB跳水2000元,卖得好也降价

知心数码
2025-11-17 17:38:40
47岁王一楠在家做豆花,脸垮肉松眼袋水肿,戴手套烧火像农村妇女

47岁王一楠在家做豆花,脸垮肉松眼袋水肿,戴手套烧火像农村妇女

小彭美识
2025-11-18 16:28:24
中俄已无法结盟,俄外长通告全球,俄只有3个盟友,朝鲜也没上榜

中俄已无法结盟,俄外长通告全球,俄只有3个盟友,朝鲜也没上榜

娱乐的宅急便
2025-11-18 12:55:05
为何球迷一直看不上申花,却对上港报以尊敬?真正原因找到了!

为何球迷一直看不上申花,却对上港报以尊敬?真正原因找到了!

罗掌柜体育
2025-11-18 10:26:05
古力娜扎:很大!

古力娜扎:很大!

喜欢历史的阿繁
2025-10-19 08:51:29
人老腿先衰,建议中老年人常吃这八种食物,走路有劲

人老腿先衰,建议中老年人常吃这八种食物,走路有劲

美食店主
2025-11-16 00:09:58
2025-11-19 03:43:00
律便利 incentive-icons
律便利
读史明智,鉴往知来
2954文章数 1722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娱乐要闻

宋佳夺影后动了谁的奶酪

头条要闻

27岁女孩家门口遇害 妈妈痛哭:墙上还有女儿血迹

头条要闻

27岁女孩家门口遇害 妈妈痛哭:墙上还有女儿血迹

体育要闻

结束最后一次对决,陈梦和朱雨玲笑着相拥

财经要闻

中美机器人爆发了一场论战

科技要闻

谷歌CEO警告:若AI泡沫破裂,没公司能幸免

汽车要闻

硬核配置旗舰气场 岚图泰山售37.99万起

态度原创

亲子
艺术
游戏
公开课
军事航空

亲子要闻

1岁大中美混血萌娃学说中文,看看这新学的词,说的咋样?

艺术要闻

你绝对没见过!黎雄才山水画的独特魅力!

魔兽世界:时光服正式开服,排队时间增加,联盟成香饽饽!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军事要闻

日媒扬言要"击沉福建舰" 专家:玩火自焚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