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2025高等教育人工智能融合发展研究报告(附下载)

0
分享至


2024 年为我国 “智慧教育元年”,DeepSeek-R1、GPT-4 等 AI 技术推动高等教育从 “计算机 + X” 传统模式向 “学科 + AI” 融合范式转型,核心目标是培养兼具领域知识与 AI 思维的复合型创新人才。最近,和鲸社区通过与千余名教育工作者深度研讨、与近三百所高校开展人才培养创新合作,并基于数千份调研数据的系统分析,编制完成《AI 融合高等教育:从通识到专业 —— 学科 + AI 人才培养白皮书》,旨在为 “学科 + AI” 人才培养领域的研究者、教育工作者提供理论参考与实践指引。


AI 与高等教育融合现状

融合核心逻辑

技术驱动:生成式 AI(如 GPT-4、DeepSeek)解构传统知识体系,传统学科壁垒消融,新知识单元涌现。典型案例为 DeepMind 的 AlphaFold 算法,破解蛋白质分子折叠问题,推动生物、化学与计算机科学深度融合。

产业需求:世界经济论坛《2023 年未来就业报告》预测,2027 年数据分析师、AI 专家等岗位需求将增加 30-35%(约 140 万);问卷调研显示,仅 1.47% 的受访者表示企业招聘不看重 AI 技能,AI 技能已成为企业招聘核心考量维度之一。


国内外格局

全球布局:形成以美国、中国、欧盟为核心,日韩、新加坡积极参与的竞争格局,AI 融合教育成为各国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关键路径。


国内政策:2017 年国务院颁布《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后,国家级政策持续完善,2024 年密集出台 44 项相关政策;“101 计划” 明确要求计算机科学、临床医学等 10 个学科必须嵌入 AI 核心课程模块。


区域与学科演进: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率先推进人工智能通识课程建设,2024 年全国 535 所高校开设人工智能专业;从 2017 年 “新工科” 提出,到 2020 年 “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 全面启动,2024 年全国高校全面推进传统学科与 AI 深度融合,实现从点到面的跨越式发展。


高校实践举措

国外顶尖高校:麻省理工学院(MIT)设立 “施瓦茨曼计算机学院”,强制所有专业学生选修 AI 伦理与基础编程课程,推出 “MISTI-AI” 全球实践计划;斯坦福大学建立 “以人为本 AI 研究院(HAI)”,联合多学院开发《AI 社会影响》必修课,开设 “AI + 公共政策” 等双学位项目;剑桥大学设立 “AI 伦理委员会”,所有 AI 相关课程需通过伦理审查,与阿斯利康合作 “AI 制药” 项目。


国内高校:清华大学 2024 年秋季学期已有 113 门课程实践人工智能赋能教学,与智谱 AI 共建 “人工智能教育赋能项目”;复旦大学建设 AI-BEST 课程体系,已推出 116 门 AI-BEST 序列课程,2024 年秋季学期开设 61 门;南京大学构建 “1+X+Y” 三层次人工智能通识核心课程体系,面向全体本科新生开课;省市层面,北京市 2024 年 9 月实现市属公办本科高校人工智能通识课程全覆盖,江苏省推出 “人工智能通识课” 专栏,天津市开放 3 门市级人工智能通识课,实现在校生全覆盖。



核心挑战

课程体系滞后:高校课程更新周期(3-5 年)远长于 AI 技术迭代速度(6-12 个月),2023 年 Gartner 调研显示,毕业生技能与企业需求脱节率达 45%。

实践资源不足:70% 的地方高校缺乏校企联动的 AI 实训环境,学生实践机会匮乏;教育部 2022 年专项评估显示,非计算机学科教师 AI 素养达标率仅 34%。


学科与评价壁垒:现代学科体系基于 19 世纪专业化分工,与 AI 时代 “T 型人才” 需求冲突,学科评估、职称评审等制度强化学科壁垒;领英《全球人才趋势报告》显示,83% 的企业 HR 认为传统 GPA 无法有效评估跨学科问题解决能力。


学科 + AI 人才培养体系

人工智能通识教育

三维素养框架:知识结构维度聚焦理解 AI 基础原理(如机器学习)、技术分支(如计算机视觉)及社会影响(如就业变革);实践转化维度强调掌握 AI 工具解决专业问题的方法,贯通 “技术工具 - 学科知识 - 现实需求” 应用链条;价值判断维度注重培养数据隐私、算法偏见分析能力,建立负责任的技术应用观。


阶梯式课程体系:基础认知课程(全校必修,如南开大学《人工智能与创新》),核心作用是消除技术认知盲区,采用 “技术发展脉络 + 社会影响案例” 双主线教学;素养支撑课程群(分层选修),校级层面开设标准化课程(如南京大学《大语言模型应用》),院系结合专业二次开发(如经济学院《计量经济学中的 Python 应用》);交叉融合课程群(学科定制),由各学院自主开发,如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智能新闻传播》,联合媒体邀请业界人士分享 AI 前沿应用。


国际典型模式:美国采用 “分布式渗透模式”,将 AI 教育深度融入现有专业框架,如斯坦福大学统计学课程讲授算法对社会决策的影响;欧洲采用 “伦理锚定模式”,受《人工智能法案》推动,慕尼黑工业大学设立 “Responsible AI” 跨学科必修模块(3 学分),牛津大学开设《人工智能与隐私问题》课程;亚洲采用 “技术整合模式”,日本东京大学设《AI 与社会》选修课,新加坡国立大学将 Python 编程纳入通识量化金融必修环节,韩国科学技术院(KAIST)要求所有专业开设至少 1 门 AI 融合课。


学科 + AI 专业教育


工科领域:以工程实践与系统设计为核心,培养学生 AI 技术在工程设计、系统优化中的应用能力。典型课程包括《智能车辆感知与数据工程》(掌握车载传感器数据采集与融合)、《工业机器学习与智能诊断》(设备故障诊断与预测性维护)、《智能制造系统与优化》(生产流程优化与数字孪生应用)、《智能机器人与自动化系统实践》(机器人系统设计与集成)。

理科领域:以科学研究与预测分析为重点,培养学生 AI 技术在数据挖掘、模型构建中的应用能力。典型课程包括《气象机器学习与预测基础》(气象要素预测与天气模式识别)、《大气科学中的深度学习与 AI 气象大模型》(AI 气象大模型使用与优化)、《计算数学与数据科学引论》(Python 编程与数据处理基础)、《机器学习的数学原理与算法实现》(模型构建与优化)。

文科领域:以社会应用与批判性思维为导向,培养学生 AI 技术在文本分析、社会网络分析中的应用能力。典型课程包括《智能新闻传播》(AI 辅助内容创作与舆情分析)、《历史文本分析工具与方法》(历史文献文本挖掘与解读)、《经济数据分析与 Python/R 应用》(经济预测与机器学习方法)、《金融数据科学基础与 Python 应用》(量化金融与机器学习)。

医科领域:以精准医疗与智能健康为核心,培养学生 AI 技术在疾病预测、诊断支持中的应用能力。典型课程包括《临床数据分析与可视化》(临床数据预处理与统计)、《AI 在医学影像与诊断中的应用》(医学影像 AI 解读)、《公共卫生机器学习方法应用基础》(流行病监测与健康管理)、《AI 驱动的药物设计与筛选技术》(药物研发与临床试验数据分析)。

课程构建原则:坚持 “专业锚点性”,聚焦学科核心 AI 应用场景(如医学影像分析之于临床医学);“认知阶梯性”,从基础原理认知、工具链实践到专业场景创新形成渐进链条;“伦理前瞻性”,结合专业探讨算法偏见、人机责任划分(如医疗辅助诊断中的责任界定)。同时建立行业需求驱动的课程更新机制,定期调研 AI 技术发展趋势,将行业场景(如智能制造中的深度学习应用)嵌入课程。


AI 实践教学与技术支撑

AI 实践教学核心

本质与价值:AI 实践教学并非简单编程训练,而是通过数据、算法与领域知识的动态耦合,培养学生从问题定义到解决方案的完整闭环能力,核心特征是在真实 / 仿真专业场景中完成 AI 技术链(数据采集 - 特征工程 - 模型构建 - 部署验证)操作,并嵌入技术适用性、伦理风险思考。

核心能力维度:数据思维构建(如金融专业清洗非结构化财报文本)、算法迭代调试(如环境科学调整 LLSTM 网络预测污染物扩散)、人机协同设计(如药学注入分子键能规则优化药物设计)、系统鲁棒性验证(如新闻学检验舆情分析模型在虚假信息冲击下的稳定性)。

共性框架:遵循 “问题 - AI 化重构→多源异构数据治理→算法适配与轻量化→领域逻辑驱动验证” 四阶段螺旋进阶,如建筑领域将声学设计转化为约束满足优化问题,法学领域用判例库反事实推理检验量刑推荐系统。


AI 教学平台优势

与传统教学平台差异:教学导向方面,AI 教学平台侧重实训教学,传统平台侧重知识点考核;难度梯度方面,AI 教学平台含零代码 / 低代码 / 编程多界面,传统平台仅含编程界面;案例设置方面,AI 教学平台提供大量真实应用型案例(如智能交通优化),传统平台多为经典老旧案例;平台体系方面,AI 教学平台实现课 - 训 - 赛一体化,传统平台课、训、赛分离;技术应用方面,AI 教学平台支持智能助教、智能批改,传统平台新技术落地阻力大;大模型能力方面,AI 教学平台支持智能体编排,传统平台不支持或仅支持 API 接入。

技术先进性:采用统一计算引擎,低代码与全代码实验工具共享后端引擎,实现操作无缝衔接;支持跨云调度与 GPU 虚拟化,多可用区跨云调度实时调配 GPU 算力,GPU 虚拟化技术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硬件成本;具备大小模型结合的智能体搭建能力,可灵活串联不同学科模型,将学科智能体以插件 / API 形式嵌入平台,实现 “AI+X” 深度整合。

大模型赋能与场景创新

大模型技术底座

核心特性:具备跨学科知识整合能力,支持医学文献综述生成、工程代码调试等复杂学科问题解析;低成本与高效率,通过模型架构优化(如 DeepSeek-R1 开源策略),高校可本地化部署;政策与生态驱动,教育部 “人工智能 + 高等教育” 典型案例征集及校企合作加速技术落地。

国内高校部署:同济大学 2025 年 1 月部署 DeepSeek-R1 各系列模型,浙江大学 2025 年 2 月部署 DeepSeek-V3、R1,东南大学 2025 年 2 月部署 DeepSeek-R1 满血版,广东医科大学 2025 年 2 月部署 DeepSeek-GDMU(医学垂直领域模型)。

AI 助手核心场景


智能助教:重构教学流程,包括智能出题(支持难度调控、题型定制,覆盖单个 / 多个知识点,提供详尽答案解析)、自动批改(批量化处理作业,生成个性化错因分析与教学建议)、智能课件制作(拆分教材课时,生成结构化教案与 PPT)。典型案例为山东大学 “计算机通识课程智能数字教师”,构建《计算思维》课程知识图谱(419 个知识点、346 个习题),提供智能代码纠错与启发式编程辅导。

智能助学:革新学习范式,AI 学伴可逐页关联 PPT 与教学资源,生成通俗讲解文本,支持实时提问;学情分析助手基于学生学习数据,生成个性化学情报告,规划学习路径与定制教案。典型案例为北京邮电大学 “码上” 智能编程教学平台,提供实时、个性化编程辅导,减轻教师负担。

智能助研:实现科研效能跃迁,AI 科研助手基于亿级文献构建科研知识库,提供文献对话、知识管理与创作支持,生成答案附带句子级知识溯源;AI 阅读助手支持 PDF 多模态解析(文本、图片、表格),生成论文概要与关键问题,解释复杂科学概念。

智能助管:优化学工流程,AI 辅导员提供校内外政策问答,打通学工系统实现请假、填表等自助办事,下设问答助手、请假助手、学生证补办助手等子智能体,解决学工处与辅导员工作痛点。

演进与挑战

从工具到生态:随着大模型技术迭代(如 DeepSeek-R2 多模态升级),AI 将推动教育资源普惠化(如北邮 “码上” 平台赋能贵州长顺县教育),教师角色向 “思维教练” 转型(如同济大学 “2+1+X” 培养体系),场景延伸至心理健康辅导、跨校联合实验,最终构建 “教学 - 管理 - 服务” 全链条人机共融生态。

关键挑战:技术伦理层面,过度依赖 AI 可能弱化学生批判性思维,医疗 AI 模型训练数据偏差可能加剧诊断不公平;规模化落地层面,师资数智素养不足、校企协同缺位,需通过师资培训与联合开发教育专用模型突破。

实践案例与国际借鉴

国内产教融合案例

清华大学 × 智谱 AI:2023 年 9 月启动 “人工智能赋能教学试点课程工作方案”,开发智能助教系统,在 “化工热力学”“新城市科学” 等课程应用,实现 24 小时个性化学习支持与答题正确率提升(从 80% 至 95%);研发 “清小搭” AI 成长助手与 “全 AI 守护课堂”,后者上线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

南京大学 × 和鲸 × 智谱 AI:2024 年 2 月发布 “1+X+Y” 通识课程体系,7 月签署 “101 数智领航计划”;和鲸提供数据、案例与实训资源,智谱提供大模型技术,推动 X、Y 课程实践能力培养,构建 “AI + 学科” 融合教学平台。

南开大学 × 和鲸:赵宏教授团队与和鲸合作开设《Python 程序设计基础》《数据分析基础》,基于 “POT-OBE” 教育理念与 “5E” 教学范式,2024 年承担天津市级《人工智能与创新》通识课,覆盖近 4000 名大一新生,通过和鲸平台实现 “课堂问题解决 + 自主创新项目” 双线教学。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 和鲸:开设 “4+4” 硕博班(面向理工科背景学生),借助和鲸低代码平台开展医学大数据分析教学,学生无需深入编程即可完成数据分析;同时培训临床医生,提升其数据挖掘能力,优化临床研究质量。

国外学科 + AI 课程借鉴

工科 + AI:哈佛大学开设《Software Engineering with Generative AI》,学生使用生成式 AI、CI/CD 工具构建 SaaS 系统;南洋理工大学开设《INTRODUCTION TO DATA SCIENCE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覆盖数据处理、机器学习与计算机视觉基础;卡内基梅隆大学开设《Speech Technology for Conversational AI》,教授语音识别、合成与对话系统构建。

理科 + AI:麻省理工学院开设《Behavioral Science, AI, and Urban Mobility》,分析 AI 在出行行为引导与交通系统设计中的应用;斯坦福大学开设《Fundamentals of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cience (GIS)》,结合空间数据与机器学习方法;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开设《AI-assisted coding in python and collaborative project development with Git》,培养科学计算中的 Python 编程与 AI 辅助编程能力。

文科 + AI:牛津大学开设《Master of Science in Digital Scholarship》硕士项目,聚焦数字工具在人文学术研究中的应用;卡内基梅隆大学开设《The Multi-Dimensions of World Languages, Arts & Cultures》,探讨 AI 与人文学科的双向赋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开设《Data Science and the Humanities》,用 AI 技术分析文化数据与社会现象。

医科 + AI:哈佛大学开设《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 HealthCare II》,介绍 AI 在临床风险分层、模型可解释性中的应用;斯坦福大学开设《Applie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 Health Care》,学生开发评估 AI 系统(涵盖放射学、自杀预防场景);普林斯顿大学开设《Artificial Intelligence for Precision Health》,探讨 AI 在基因组分析、多模态健康模型中的应用。

评估与质量保障体系

AI 通识教育评估

四维 12 指标体系:技术理解维度含 “基本概念掌握”(如解释监督 / 无监督学习区别)、“算法逻辑推演”(如绘制推荐系统流程图)、“数据素养”(如识别数据集偏差);伦理意识维度含 “隐私保护实践”(如设计 AI 产品数据方案)、“偏见识别能力”(如检测招聘算法性别歧视)、“伦理框架应用”(如用功利主义分析自动驾驶伦理);应用能力维度含 “工具使用熟练度”(如完成图像分类任务)、“问题拆解能力”(如转化校园垃圾分类需求为技术文档)、“跨学科整合”(如用 NLP 分析古籍);批判思维维度含 “技术质疑能力”(如指出人脸识别失效场景)、“影响预测能力”(如预判聊天机器人对心理咨询行业冲击)、“风险评估能力”(如量化 AI 医疗误诊法律责任)。


评估工具:采用选择题测试、流程图绘制、数据科学竞赛、场景漏洞分析报告、SWOT 分析矩阵等,配套 20 个争议性案例库(如 AI 招聘性别偏见),小组辩论得分按 “观点逻辑性(40%)+ 证据支撑度(30%)+ 伦理框架适用性(30%)” 计算。

学科 + AI 专业教育评估

三位一体评价范式:对接行业核心能力,将企业需求定量转化为教学目标,如工科 “智能制造” 方向,企业 “工业视觉系统调试” 需求对应《机器视觉与质量控制》课程,通过企业实操考核认证;理科 “天文大数据” 方向,“星系分类模型开发” 需求对应《天体物理数据挖掘》课程,通过天文数据处理认证;建立课程动态更新机制,当行业技术更新率(专利 / 论文增量)≥15% 时启动课程修订,校企联合实验室每季度提交技术采纳报告调整课程权重。

教学质量评估

闭环控制模型:融合教学过程数据采集、产业需求反馈、科研成果转化追踪三大模块,识别课程结构失衡、师资能力断层等问题;突出产教融合深度,要求理论教学与实践环节时空配置匹配行业研发节奏;构建教师 “技术敏感度”“知识更新速率” 等评价指标,驱动教学系统自我迭代。

未来展望与核心结论

未来趋势

技术驱动教育范式革新:生成式 AI、多模态大模型推动教育从 “知识传授” 向 “能力构建” 转型,但需解决课程更新周期与技术迭代脱节问题,建立 “技术 - 教学” 双向反馈机制。

跨学科融合深化:生物信息学、智能法学等新兴交叉学科涌现,需建立学分互认、动态课程池(每学期更新 30% 内容)、跨学科科研平台,但需突破传统学科评估与职称评审制度瓶颈。

师资能力升级:构建 “分层培训(文科侧重文本挖掘、医科侧重医学影像分析)+ 校企双师制 + 智能教学助手” 体系,推动教师从 “知识权威” 向 “学习引导者” 转型。

伦理与可持续发展平衡:课程强制嵌入伦理模块,设立跨学科伦理审查委员会,将绿色 AI、可解释 AI 纳入培养目标,但需应对全球伦理治理共识缺失问题。

全球化竞争战略:推进国际联合培养(如 “AI + 公共卫生” 双学位),推动国产 AI 框架(华为昇思、百度飞桨)进课堂,建立教育数据跨境流动安全机制。

核心结论

AI 与高等教育融合是技术赋能与人才培养的战略选择,2024 年 “智慧教育元年” 已实现政策、省市、高校多层级推进,但仍面临课程滞后、实践不足、学科壁垒等挑战。

需以 “动态适应” 为核心,构建 “课程 - 师资 - 技术 - 评价” 协同生态:推动课程与技术双向迭代,打破学科藩篱培养 “T 型人才”,重塑师资 AI 素养与教学能力,革新以能力为核心的评价标准,强化 “教育 - 科研 - 产业” 数据闭环。

调研显示,65.71% 学生对 AI 技能在职业中的应用 “非常期待”,84.21% 教师认为 AI 技能对学生职业发展 “非常有帮助”,60.44% 企业人员认为 AI 技能对学生职业发展 “非常有帮助”,AI 技能已成为师生与企业共识的核心竞争力。






报告下载

微信扫码添加张老师获取报告原文

本文来源:陈博观察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转载部分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智教新媒尊重原创,如涉版权,请联系删除。

排版:Lucy

关于智教新媒:

智教新媒——智能技术领域教育培训、人才培养与产教融合创新服务平台,致力于推动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等前沿技术与产业、教育的深度融合。作为中国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协会产教融合办公室、工业和信息化人才专业知识测评项目教育推广与咨询服务中心,以及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理事单位,智教新媒以“与智能时代同行,与未来人才共成长”为使命,链接1200余所工科院校与千余家工业企业,通过行业资讯、技术培训、产业活动、人才就业等多元服务,助力院校培养适配产业需求的创新型人才,赋能企业智能化升级。

智教新媒持续追踪智能领域新技术、新趋势,搭建“产学研用”生态桥梁,为智能时代的人才成长与产业变革提供全方位支持,携手合作伙伴共赴数字化未来。

声明:包含AI生成内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妻子举报南科大教授出轨,公开丈夫与小三约会照,资产高达2千万

妻子举报南科大教授出轨,公开丈夫与小三约会照,资产高达2千万

180视角
2025-11-10 14:06:59
此次未入选巴西队身价前10:拉菲尼亚、萨维尼奥、马丁内利在列

此次未入选巴西队身价前10:拉菲尼亚、萨维尼奥、马丁内利在列

懂球帝
2025-11-13 06:29:49
马筱梅穿miumiu孕肚显怀了,她累的直不起腰,汪小菲心疼的搂着她

马筱梅穿miumiu孕肚显怀了,她累的直不起腰,汪小菲心疼的搂着她

小咪侃娱圈
2025-11-12 14:01:05
张展硕:从来没有想去超越潘展乐,他是我的一个偶像

张展硕:从来没有想去超越潘展乐,他是我的一个偶像

懂球帝
2025-11-12 20:30:14
石家庄万象城一女子坠楼,目击者称心里不是滋味,警方:已出警处理

石家庄万象城一女子坠楼,目击者称心里不是滋味,警方:已出警处理

扬子晚报
2025-11-12 15:26:12
广东两功勋球员也落幕了!周鹏功成名就,任骏飞拒绝上场谢幕!

广东两功勋球员也落幕了!周鹏功成名就,任骏飞拒绝上场谢幕!

篮球资讯达人
2025-11-13 01:22:59
有球打了!曝杨瀚森预计12月初出战发展联盟比赛 有望连打5个主场

有球打了!曝杨瀚森预计12月初出战发展联盟比赛 有望连打5个主场

罗说NBA
2025-11-13 06:20:16
重磅!1.2亿巨星或逃离利物浦!名记曝不满:这不是我想要的足球

重磅!1.2亿巨星或逃离利物浦!名记曝不满:这不是我想要的足球

奶盖熊本熊
2025-11-13 01:30:23
张雪峰演唱会风波升级,知情人曝其已离婚5年,本人直播回应

张雪峰演唱会风波升级,知情人曝其已离婚5年,本人直播回应

冷紫葉
2025-11-12 19:25:11
男子殴打母亲后续:已被刑拘,真容曝光全网社死,整个省跟着丢人

男子殴打母亲后续:已被刑拘,真容曝光全网社死,整个省跟着丢人

史行途
2025-11-12 17:27:12
古二打脸警方通报,直接曝出新录音,捞人者的背景和名字均已公开

古二打脸警方通报,直接曝出新录音,捞人者的背景和名字均已公开

芊手若
2025-11-11 17:56:30
美股收盘:道指再创历史新高 AI热潮降温AMD逆势飙升9%

美股收盘:道指再创历史新高 AI热潮降温AMD逆势飙升9%

财联社
2025-11-13 06:04:04
为中小学教师减负!教育部发布8条措施:不得要求教师上街执勤;无学生在校期间,原则上不安排专任教师值班值守

为中小学教师减负!教育部发布8条措施:不得要求教师上街执勤;无学生在校期间,原则上不安排专任教师值班值守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10 14:08:19
新任湖南省委常委王道席已任省政府党组成员

新任湖南省委常委王道席已任省政府党组成员

澎湃新闻
2025-11-12 15:56:26
中国男人捧红的“羽绒服贵族”,成功截胡加拿大鹅

中国男人捧红的“羽绒服贵族”,成功截胡加拿大鹅

金错刀
2025-11-10 16:18:13
王博豪:那次射门机会我应该打上角;欧洲联赛对我锻炼大

王博豪:那次射门机会我应该打上角;欧洲联赛对我锻炼大

懂球帝
2025-11-12 23:20:17
快报,快报  菲律宾正式宣布

快报,快报 菲律宾正式宣布

南权先生
2025-11-12 09:15:03
台湾娱乐大咖主持人吴宗宪看不起网红馆长,却有嫉妒人家有流量

台湾娱乐大咖主持人吴宗宪看不起网红馆长,却有嫉妒人家有流量

总在茶余后
2025-11-11 00:50:45
赵露思生日音乐会造型封神!又纯又欲氛围感拉满

赵露思生日音乐会造型封神!又纯又欲氛围感拉满

述家娱记
2025-11-09 19:00:42
11月12日俄乌最新:俄罗斯的计划

11月12日俄乌最新:俄罗斯的计划

西楼饮月
2025-11-12 18:05:03
2025-11-13 08:19:00
智教新媒
智教新媒
关注教育领域新动态
1095文章数 34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科技要闻

月之暗面“内涵”奥特曼:钱不知道怎么烧的

头条要闻

邱毅:感觉两岸统一的脚步越来越近了

头条要闻

邱毅:感觉两岸统一的脚步越来越近了

体育要闻

消磨你上千小时的足球游戏,走过第20年

娱乐要闻

再王珞丹和白百何 明白两人"差别"在哪

财经要闻

段永平完整访谈:聊企业经营 投资理念

汽车要闻

7座皆独立座椅/新增5座版 体验第三代吉利豪越L

态度原创

时尚
教育
健康
手机
本地

女人年纪大了也不必慌,掌握这3个穿衣技巧,优雅体面极了

教育要闻

二次函数与韦达定理,一个视频学会!

血液科专家揭秘白血病七大误区

手机要闻

华为 Mate 70 / 70 Pro 手机星闪车钥匙失效,预计 12 月底优化

本地新闻

云游安徽 | 凌滩玉魄淬千年,诗意钢城马鞍山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