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次十五运会对“办一场低碳绿色赛事”的追求有着不一般的执着。11月9日晚举办的开幕式上,主火炬的“火焰”看似熊熊燃烧,实际上却是通过火环上高速喷出的水雾和光电科技的科技效果。
![]()
开幕式现场,“熊熊燃烧”的主火炬。
这束来自南海海底1522米的“源火”,从深海走出,由100%绿电驱动引燃,创造了首次采用绿电点燃体育圣火的历史。
此外,根据南方电网广东电网公司测算,十五运会期间的赛事绿电使用量将超过1.88亿千瓦时,覆盖广东所有比赛场馆的所有比赛,相当于减少碳排放约16万吨、种植约888万棵树。
“绿色”是十五运会最鲜明的底色之一。什么是绿电?如何确保绿电安全稳定供应?用绿电到底有多环保?11月11日,南都N视频记者实地探访广东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以下简称“奥体中心”)储能电站,解读十五运会开幕式圆满完成背后的“绿色”故事。
“像云南、广西山水间的绿电以及来自青海、云南、广东的光伏发电,这些都属于绿电,然后会输送到广东来,用于十五运会的赛事场馆。”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开幕式电力保障团队应急保障组副组长顾衍璋介绍道。
为实现赛事场馆“全绿电”运行的更高目标,广州供电局系统整合了建筑光伏、绿电绿证交易等多种路径,并挖掘广州本地光伏潜力,在奥体中心屋顶铺设4000余平方米光伏板,与来自青海、云南、广西等地的绿电,共同实现十五运会广州赛区场馆100%绿电供应。“据初步测算,整个十五运期间,仅广州赛区场馆将消纳绿电约8565万度,相当于减少碳排放约7.7万吨。”顾衍璋说。
![]()
为十五运会开幕式提供核心电力保障的奥体中心储能电站。
主火炬持续“熊熊燃烧”的能量,来自南方电网为此次开幕式表演保供电全球首创的“市电与储能双主供”微电网,实现绿电安全稳定供应。相较于传统柴油发电模式,此创新不仅电压支撑和抗干扰能力更强,还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近百吨。“市电和储能都是绿电,它们双主供意味着,当市电突发故障时,储能系统可在毫秒级内完成无缝切换,确保开幕式关键负荷供电零波动、零感知。”顾衍璋说。
据了解,本届全运会广东赛区共使用75个比赛场馆,其中超过90%都是对原有场馆进行升级改造而来。“每生产一公里电缆,就会产生1.6吨的碳排放,而奥体中心一层使用的是原有的电缆、电器和设备来输送绿电,这其实是一个减少碳排放更明显的地方。”广州供电局十五运会开幕式表演保电专班成员郝方舟说。此外,在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结束后,奥体中心储能电站的全部设备将会运送到广州白云实证基地复用。
开幕式圆满落幕,但来自青海、云南、广东的光伏与云南、广西山水间的绿电共同点燃的绿色能源革命,正蓬勃兴起。这股绿色动能将继续汇入粤港澳大湾区这片热土,为其高质量发展提供不竭的纯净动力,照亮一个更具活力、更可持续的未来。
南都广州新闻部出品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 代国辉 实习生 林卓仪
摄影:南都N视频记者 伊凯文 黎湛均 张志韬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