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了好几种降压药,血压还是居高不下"、"明明按时服药,却总觉得头晕心慌"——这些困扰正发生在许多高血压患者身上。更令人担忧的是,不少患者虽然血压指标看似正常,但仍被头痛、失眠、乏力等症状困扰,严重影响了生活质量。
![]()
面对这一普遍现象,北京融科医院孙建平主任指出:"高血压治疗需要因人而异,特别是对于顽固性高血压患者,更需要采取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深耕心血管领域三十余载
孙建平主任毕业于山东中医学院,后在山东中医药大学获得临床医学博士学位,此后从事心脑血管疾病诊疗工作三十余年,在从医生涯中积累了丰富的中西医结合诊疗经验。
刚毕业时,他怀着对中医传统的深厚热忱投身临床,希望能够帮助到更多的患者,在临床工作中,根据肝阳上亢、痰湿内阻、气虚血瘀等高血压的不同证型针对性调理。但在长期的诊疗实践中,他逐渐发现不管是中医还是西医,单一的治疗方法总是存在局限性,难以全面解决患者的各种不适,于是他逐渐意识到,将两者有机结合,既能发挥西药降压的及时性,又能通过中药调理改善患者的整体状态,可实现标本兼治的目标,而这也为他后续的临床工作奠定了重要基础。
中西医结合,辨证施治
"治疗高血压不能简单地降血压,更要调理产生高血压的体质基础。"孙主任强调,这种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思路,既控制了血压指标,又能改善患者的整体症状。
肝阳上亢型多见头痛眩晕、面红目赤;
阴虚阳亢型常伴腰膝酸软、心烦失眠;
痰湿内阻型则多见头重如裹、胸脘痞闷。
针对不同证型,他在规范使用降压药的基础上,配合相应中药调理,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多病同治,整体调理
![]()
孙建平主任在治疗过程中发现,很多高血压患者往往同时患有冠心病、血管斑块等其他心脑血管疾病。"这些疾病相互影响,需要整体调理。"他说。
对于合并冠心病的患者,他会在降压的同时注重活血通络;对于伴有血管斑块的患者,则会加强化痰祛瘀的治疗。这种多病同治的思路,既控制了血压,又改善了其他心脑血管问题。
典型案例见证结果
一位患有顽固性高血压多年的患者,虽然服用三种降压药,血压仍常在160/100mmHg左右波动。经孙建平主任诊断,该患者属于"肝阳上亢、痰瘀互结"证型,于是建议患者在保持原有西药方案的同时,配合平肝潜阳、化痰活血的中药调理。一段时间后,患者血压稳定在135/80mmHg左右,头晕、胸闷等症状也明显改善。
"治疗高血压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耐心和坚持。"孙主任说,"通过规范治疗和系统调理,大多数患者都能很好地控制血压,提高生活质量。"在北京融科医院,孙建平主任蒋继续用他的专业知识和临床经验,帮助更多高血压患者找到合适的治疗方法。在他看来,让患者摆脱疾病困扰,重获健康生活,就是一名医生最大的欣慰。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