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赵波 通讯员 肖玲玲
近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30)地方领导人论坛暨第九届C40全球市长峰会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会上,国家气候战略中心联合C40联盟共同发布《中国城市气候行动案例》,青岛高新区《创新零碳供热模式,促进园区绿色发展》案例成功入选并获重点推介,向国际社会展示了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青岛方案”。
作为2023年全国首批国家级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园区,青岛高新区以能源结构变革与产业绿色升级为核心,实现了经济增长与碳污排放的“反向而行”——近五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4.7%、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3.7%,2024年单位工业增加值碳排放较2020年下降45.5%,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下降83.4%、30.3%,累计减排二氧化碳超10万吨,用实践验证“绿色发展是最高效的增长”。
构建多能互补清洁供热体系,是青岛高新区实现供热领域“碳污排放增量趋零”的关键。园区通过污水源热泵技术提取污水处理厂尾水热能,为中欧国际城片区220.53万平方米建筑供冷暖,年节能量达1.7万吨标煤;建设地表水源热泵能源站群保障西片区138万平方米供热,跨区域调配生物质满足东片区67.71万平方米清洁取暖,形成426.24万平方米可再生能源供热网络,占总供热面积的44%,年减排二氧化碳6万吨,全面淘汰燃煤供热。同时,园区整合热电公司烟气、数据中心散热、化工余热等资源,构建多源协同梯级利用体系,拓展清洁供热面积超200万平方米,其中索尔维精细化工余热回收项目年节约化石能源1.2万吨标煤,为工业蒸汽零碳供应提供可复制路径。
在产业绿色升级领域,青岛高新区通过电力绿色化与全链条资源化双轮驱动。一方面,以分布式光伏补贴政策激励企业利用屋顶、空闲地建光伏,已建及在建总装机达70MW,年发电量超6000万千瓦时;创新“绿证购买+自发自用”模式,推动工业绿电使用率达20%,年使用绿电超8000万千瓦时,间接减排二氧化碳5.13万吨,化工行业超50%生产用电来自清洁能源。另一方面,园区打通多产业资源循环链条:生物医药领域构建“废鸡胚→有机肥→疫苗原料”循环链,年资源化利用废鸡胚近万吨,减少碳排放8200吨;装备制造业推广“低温蒸发”技术,将危废处置能耗降低80%;探索固废协同利用与危废“点对点”定向利用,年消纳废酸500吨,实现固废综合利用率99%、危险废物零填埋。
精细化能碳管理则为园区降碳提供“智慧引擎”。青岛高新区搭建基于“地理城市系统+城市信息模型”的智慧能源中心,动态监控重点用能单位能耗及碳排放,通过精准识别节能降碳主体、分析能耗单元信息,实现能源消费与碳排放智能调控,节能率超10%、降碳率超15%。同时,以“零碳工厂”建设为抓手推进企业数字化改造,以“零碳工厂”建设为抓手,推进园区企业用能智慧化监测与数字化改造。以海克斯康智能工厂为例,其通过智慧能源运维系统降低能耗40%并获国际碳中和认证,成为行业标杆。
从昔日废弃虾池盐田到如今国际认可的零碳园区,青岛高新区已形成“能源轻量化(可再生能源占比44%)、产业低碳化(化工绿电超50%)、管理数字化(智慧节能率10%)”三大可推广范式,为全球工业园区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提供了切实可行的“中国样本”。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