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克罗夫斯克,这座位于乌东前线的关键城市,如今几乎换了旗帜。
俄军一路推进,乌军节节败退,不仅主城区90%以上被俄方控制,连国际雇佣兵都开始投降。
就在这场战火愈演愈烈的节骨眼上,美国总统特朗普抛出“24小时结束战争”的承诺,如今却在布达佩斯谈判桌前陷入僵局。
他急着跟普京通话,想要“谈个结果”,但俄乌这场仗的复杂程度,远不是一句话能收场的。
在战场上,最怕的不是敌人强,而是自己撑不住,据俄罗斯国防部与央视新闻报道,俄军近日在乌东方向发动大规模攻势,特别是在波克罗夫斯克也就是红军城一线,已控制约99%的城区。
这不仅仅是几条街道的争夺,而是整个阵地被撕开口子。
俄军先是用“匕首”高超音速导弹定点打击乌军指挥节点,然后重炮与步兵协同推进,乌军数次尝试突围都被压了回去。
CNN在报道中称,这座城市的失守标志着俄军在顿巴斯战线取得了“阶段性战略主动”,更麻烦的是,波克罗夫斯克周边是乌军防线的中枢,一旦彻底丢失,整个东线都可能失衡。
与此同时,俄军对乌克兰境内多个能源设施发动空袭,乌方称已有多个州陷入大面积停电,民用基础设施遭殃,电力短缺、供暖中断,平民的生活也被战争撕裂。
乌克兰国家能源公司承认,至少30%的电力系统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
战场上打得热火朝天,华盛顿的椭圆形办公室也没闲着,特朗普重返白宫后,试图兑现当初竞选时的豪言:“我会在24小时内让俄乌战争结束。”现在,战场没有停,白宫却陷入了两难。
特朗普虽然对于谈判进程缓慢这个现象十分不满意,但这也不是他能左右的事情,毕竟战争不是过家家,更不是说停就能停的。
俄方立场也不难理解:战场上优势在我,为什么要在谈判桌上妥协?尤其是在乌方仍坚持“收复全部领土”的情况下,莫斯科显然没兴趣听“空话”。
而特朗普这边,国内民主党阵营则批评他“过于软弱”、“急于让步”,内外压力交织,使这场本想速战速决的和谈计划陷入停滞。
对于乌军来说,眼下最棘手的问题不是敌军压境,而是自己“弹尽粮绝”,乌克兰武装部队的战报也承认,波克罗夫斯克一线的战斗仍在进行,伤亡较重,部分阵地已经失守。
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指出,俄军正在切断乌军的补给线,一旦后勤断裂,战斗力将迅速崩盘。
泽连斯基急了,他没法坐等局势继续恶化,他多次呼吁西方提供“爱国者”防空系统、远程导弹和更多军援。
但问题是,想要的多,能给的少,德国、法国等欧洲国家的援助正在缩减,内部政局不稳、财政压力大,再加上对乌克兰能否“赢下去”的信心动摇,支援变得越来越象征性。
就算美国愿意再掏腰包,交付与操作也成了大问题,爱国者系统不是“买了就能用”的家电,它需要专业培训、后勤保障和时间。
而乌军显然等不起这个“慢动作”,更糟的是,据俄方称,部分外国雇佣兵在波克罗夫斯克战斗中被俘,包括来自波兰、加拿大的人员,这让外部势力直接卷入战场风险进一步升高。
现在的局面,看似俄军在赢,但要说战争“结束在望”还为时尚早,波克罗夫斯克的陷落对顿巴斯整体战局有决定性影响。
因为一旦俄军以此为基点继续南北夹击,整个乌东防线可能全面崩塌,但问题是,这场战争从一开始就不仅仅是地盘的争夺,更是地缘博弈的缩影。
特朗普迫切想要通过“和谈”来拿下一个外交成果,但俄乌双方的底线依旧横在那,泽连斯基不想放弃主权,普京不想交出胜利果实。
而美国内部对继续军援乌克兰的态度也在摇摆,共和党支持“尽快收场”,民主党则坚持“不能让普京得逞”。
即便双方坐上谈判桌,也不是一纸协议就能解决的问题,领土归属、战后安全、欧美姿态、俄罗斯战略目标,每一个都是硬骨头。
波克罗夫斯克的硝烟未散,特朗普的电话还没打通,乌克兰的战士还在苦守阵地,这场战争,已经从枪炮之争,变成了意志与筹码的博弈。
谁先退一步,就可能输掉整盘棋,而和平,从来不是一句话的事,更不是一天就能谈出来的买卖。
但有一点没人愿意否认:再拖下去,代价只会越来越大,对乌克兰是如此,对俄罗斯也是,对曾经承诺要“领导世界”的美国,更是如此。
战争终将结束,但什么时候、怎么结束,没人能拍着胸口打包票,眼下,局势还远没到翻篇的时候。
信息来源:泽连斯基:乌克兰希望向美国订购27套“爱国者”防空导弹系统——环球时报
红军城陷落在即,俄军或迎巴赫穆特后最大胜利——北京日报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