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败家”,很多妈妈的第一反应,一定是抵触。
尤其是家里有个“小吞金兽”,吃喝拉撒玩,哪哪儿都是一笔不菲的开支。
就像网上大家说的那样:
当妈以前,主打一个慷慨大方,买包买衣服,眼皮都不眨一下。
可当妈以后,心态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大反转,恨不得一分钱掰成两半花。
其实,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孩子的存在,让我们心底有了一份最深的牵挂。
这份牵挂,在催动着我们把最好的都留给孩子,而自己却习惯了精打细算、省吃俭用。
也许,在不少父母眼里,这种无声的浓浓爱意,就是对孩子最好的托举。
但大家有没有想过:
有时候妈妈这个角色,适当的“败家”,反而能成为孩子成长的养分?
因为工作原因,我这么多年跟无数家庭,都产生过深层次的链接。
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
那些在三方面懂得“对自己败家”的妈妈,养出的孩子往往更独立、自信、有出息。
接下来,一起来了解一下吧,希望你以后别再傻傻的节俭了。
![]()
01.在“兴趣爱好”上败家
很多妈妈有了孩子后,就把“自我”藏进了柴米油盐里,放弃了曾经的爱好。
总觉得既然为人母,就得有妥协、有牺牲。
可事实上,妈妈的兴趣爱好,从来不是无用的开销,而是给孩子最好的教育范本。
从心理学角度来说:
父母的自我价值感会直接影响孩子的成长心态。
当妈妈专注于自己的爱好时,会展现出专注、热情、积极的状态。
而这种会发光的样子,会潜移默化影响孩子,在点燃孩子心中火焰的同时,也让他对生活充满更多的热爱与坚持。
就拿我们家来说。
之前我是全职带娃,每天围着灶台转,片刻不得闲。
奶豆妈妈呢,每天下班后,也顾不上其它事,一边帮着我带娃,一边解决我白天遗留的残局。
久而久之,我们只要忙起来,孩子就只能在一旁玩手机,结果越玩越上瘾。
直到后来,家里老人腾出空来,帮着带娃、照顾一日三餐。
这一下,压力减轻了,空闲时间多了,我媳妇就想着能不能重新捡起自己的爱好,也就是吉他。
一来呢,那毕竟是她的小小梦想,二来,也能给孩子打个样,做个表率,省的抱着手机不放。
就这样,奶豆妈妈报了班、买了吉他,只要有闲工夫就在客厅里鼓捣。
还别说,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效果就很显著。
我们家奶豆不但不缠着大人要手机了,而且还有模有样的跟着妈妈学起来。
就连在幼儿园里,老师都夸奶豆的专注力,比先前强了太多。
其实,妈妈在自己的兴趣爱好上投资,对孩子的影响远比我们想象的深远。
其一,孩子看到的是一个“鲜活”的妈妈,而不是只会围着灶台转的背影。
其二,妈妈追求热爱的样子,会润物无声的激励孩子坚持自己的兴趣。
其三,妈妈情绪好了,全家氛围也会跟着变好。
所以你看,妈妈在爱好上投资,从来不是“败家”,而是用自己的热爱告诉孩子:
生活不仅有责任,还有诗和远方。
这种对生活的热情,会成为孩子成长路上最珍贵的动力。
![]()
02.时不时给自己放个假
妈妈这个角色,仿佛自带“24小时待命”的标签。
甚至,很多妈妈会觉得给自己放假、休闲,就是对家庭和孩子的不负责任。
我之前跟不少妈妈有过交流,她们都提到过一个奇特的现象:
当妈以后,但凡有时抽空偷偷去逛个街、与朋友聚餐消磨时光,事后都有一股深深的“负罪感”和“不配得感”。
其实,之所以会如此,是因为太多妈妈都把自己困在了“传统女性价值体系”的枷锁里了。
尤其是现如今这个时代,对妈妈这个角色,更是赋予了太多的责任。
既要相夫教子,又要赚钱养家。
一来二去,身上的负累越来越重,留给自己喘息的空间,就会越来越小。
到最后,就会演变成哪怕累到崩溃,也要硬扛着自己那份责任。
也许,还会在夜深人静时偷偷安慰自己,只要孩子越来越优秀,自己的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
可话说回来,大家有没有想过:
偶尔“甩手”给自己放个假,对孩子和妈妈都是好事呢?
心理学研究发现:
长期处于疲惫状态的妈妈,容易情绪失控,更容易给孩子带来心理压力。
而懂得“偷懒放假”的妈妈,能保持稳定情绪,给孩子更健康的成长环境。
更重要的是,还会拉高孩子的上限,看到一些惊喜。
就像我的一个朋友小颖,之前就分享过自家孩子的事情。
她说,有段时间因为工作原因,让自己状态特别差。
于是在跟她老公商量之后,就带着闺蜜来了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原本她以为,自己一离开,家里不到三岁的儿子,肯定会哭爹喊娘。
可谁成想,旅行回来后,她发现儿子不但自己学会了穿衣服、穿鞋,还会有模有样的帮着打扫家务。
后来上幼儿园后,老师也夸她家娃自理能力强,特别独立。
你看,有时候妈妈就是不能做“全能超人”,偶尔给自己放个假,既能缓解自身压力,也能让孩子有更大的空间成长。
![]()
03.为自己的穿着打扮“投资”
许多妈妈都觉得,既然当妈了,穿那么好看精致,又有啥用?
更何况,天天抱着小孩子,它这抓一下,那抹一下,哪怕穿得再漂亮,也熬不过一个上午。
但其实,妈妈的穿着打扮,藏着对生活的态度,也影响着孩子的审美和自信心。
就拿我家奶豆上幼儿园时期的一个小插曲来说吧。
我家奶豆幼儿园时期,基本上都是我去接送上下学。
奶豆妈妈要接送,也大多是在她休假时期,而每次都是素面朝天,以穿家居服为主。
可有一次,因为我临时有事,就把接娃放学的任务,交给了奶豆妈妈。
恰好,那天是工作日,我媳妇化着精致的妆容,穿着漂亮的衣服,就出现在了奶豆学校门口。
后来,据我媳妇回忆说,那一天奶豆看着她眼前一亮,小脑袋抬得老高,跟谁都介绍说这是她妈妈。
发现了吗?当妈妈以一个精致得体的样子,出现在孩子面前,孩子会获得别样的能量和自信。
而这种自信和能量,会让孩子学会爱与尊重,更有底气去面对世界。
所以,妈妈在穿着打扮上投资,不是虚荣,而是以一种向上的生活态度,对孩子的成长产生深远的影响。
![]()
其实,当女性变成妈妈,并不代表着这是一场“自我牺牲”的戏码,而是一场共同成长的旅途。
因为在妈妈这个角色背后,还有一个更真实的自己。
更重要的是,当妈妈眼里有光、心里有爱、身上有精致感的时候,孩子也才能在潜移默化里,跟着优秀起来。
毕竟,你闪闪发光,孩子才能追光。
大家说,对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