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名医倪海厦老师说:“历节分三种,第一种为风痹,第二种为血痹,第三种称为历节。”
倪师解释说:“天气热出汗,跳到水里,与得黄汗一样道理。妇人洗衣服,洗菜,一下热一下冷,寒热变化太快就会造成历节的原因,病在筋骨之间,关节痛,膝盖痛。”
《金匮要略》里的原文是:
寸口脉沉而弱,沉即主骨,弱即主筋,沉即为肾,弱即为肝,汗出入水中,如水伤心,历节黄汗出,故曰历节。
趺阳脉浮而滑,滑则谷气实,浮则汗自出。
太阴脉浮而弱,弱则血不足,浮则为风,风水相搏,即疼痛如制。
盛人脉涩小,短气,自汗出,历节病,不可屈伸,此皆饮酒汗出当风所致
![]()
倪师对上面四句原文的解释是:
一、病在筋骨之间,寸口脉沉弱。倪师说:“有的人不会摸脉,这并不重要。重要的就是病人坐在你面前说关节疼痛,就讲完了。”
二、趺阳脉就是讲冲阳的脉,讲的就是胃气,胃气很旺的人,非常容易流汗,一吃东西就流汗。流汗的时候,遇到冷气或跳到水里,汗没有透发,就会产生历节。
三、太阴脉浮而弱,太阴就是我们手上的关脉的地方。这个现象一般出现在妇人身上,为什么会弱而血不足?因为妇人一般在家做针线活,不是到外面去做劳力工作,活动得比较少,血不够,即活动量不够,大部分发生在女人身上,非常的刺痛,这是风水相搏产生的刺痛。
![]()
四、盛人就是讲很有钱的人,有钱的人的仆人很多,运动少,常喝酒,养尊处优的人也会有这种历节疼痛,没办法屈伸,都是饮酒之后,汗出当风所得。
诸肢节疼痛,身体尪羸,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桂枝芍药知母汤主之。
桂枝芍药知母汤方:
桂枝四两,芍药三两,甘草,麻黄,泡附子各二两,白术,知母,防风各四两,生姜五两
上九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温服七合,日三服。
![]()
倪师讲他的临床经验:
桂枝芍药知母汤,专门治疗膝盖的风湿痛。手指关节风湿痛,一点用都没有。但是膝盖的风湿关节痛一剂就有效果,先膝五针扎下去,扎完针就开桂枝芍药知母汤。
膝盖痛风红肿,用甘草附子汤:甘草,桂枝,白术,附子。
桂枝芍药知母汤里面包含有甘草附子汤。风湿与痛风同时有,就开桂枝芍药知母汤,再做针灸很快就好了。
假如遇到风湿关节疼痛的人,有便秘,不要攻下,就直接开桂枝芍药知母汤给他,他的大便会回到正常,就代表风湿去掉了,假如大便还不正常,一个礼拜后,再开一些通大便的中药,这是过去人治症经验,在桂枝芍药知母汤里加大黄,枳实,厚朴。假如是寒实就用麻黄,附子,大黄。
![]()
倪师还补充说:“炮附子与桂枝都可以壮心阳,差异是:炮附子是壮心阳的火,强心阳。桂枝味厚,香,辛香发散,辛甘是阳药,心火要下降到小肠,就要靠桂枝,因为桂枝味厚,味厚就下沉,它入血分,所以有桂枝,血就往下走进入小肠。”
倪师补充继续说:“女人奶水就是月经,假如奶水没有完全排下来,就用四物汤加炒麦芽,这个方来自《奇方异录》这本书。力量不够就重用桂枝,桂枝能把整个奶水排下来,排到子宫里变成月经。”
上面是我在听倪师讲《金匮要略》的视频课做的笔记。倪师讲历节病是因为一下子热,又一下子冷引起的。这个道理说得很对,因为我也亲身经历过。
在2020年,我的父亲被车撞,在重病科昏睡一个月以后,出到普通病房还在昏睡着,一点都没有醒来的征兆。刚好是国庆节,放小长假我就去陪护他。
![]()
我一有空就帮他按摩,两只手按摩久累了,又去洗手休息。过一会又去帮他按摩,然后又去洗手,休息。就是这样反复按摩,休息,洗手。等到小长假快收假,我回到家,发现两只手都变弯曲了,手指的关节肿大,用手指捏关节,酸酸疼疼的。
当时我想:可能是手指用力过大,在帮父亲按摩的时候,手在动,因为动手有点发微热,然后又去洗手湿水引起的。回到家我就用生姜水泡手,连续泡了好几次。晚上睡觉前还用祛风除湿的活络油擦手。两只手才慢慢好转起来,但是右手现在还有一点微微的弯曲,伸不直了。
![]()
听了倪师讲历节病,我就很清楚当时我的手为什么变成那样子。原来是两只手在帮我父亲按摩手暖的时候又去洗凉水。反复这样做,就有风湿入到手关节里。因为风湿进入手关节时间不久,我就用祛风除湿的生姜水泡手,所以很快好了一大半。再加上前几年我还年轻,假如是遇到更年期,就更难恢复了。
听倪师讲历节病这节课以后,我学会怎样保护自己身体,现在我把学到的和感受到的分享给大家,和大家一起共同提高。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