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场全运会,生态广东和科技广东齐发力。
1
“生态全运”
十五运会堪称首届“碳中和全运会”。
开幕式主火炬点火仪式上,粤港澳三地火炬手擎着“绽放”火炬,踏“浪”而来,拾级而上“点燃”主火炬塔,这一幕令很多观众印象深刻。
但实际上,主火炬塔的“火”并非真实火焰,而是通过电能,以电光水雾形式呈现。这是全运会历史上第一次使用不是真火的主火炬塔。从远处看,火团随风而动,就像是真的火团在熊熊燃烧。
![]()
整个点火过程除使用少量必要电能外,完全不产生新的二氧化碳排放。这一设计旨在通过艺术与科技的深度融合,践行绿色全运理念,使火炬塔的呈现方式更加环保、低碳。
这种生态理念更体现在开幕式之外。本届全运会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将绿色、低碳、可持续融入赛事的每一个细节。
笔者了解到,在场馆建设上,广东赛区90%以上的场馆都是利用现有场馆进行维修改造提升的,同时不新建运动员村。多数场馆结合岭南建筑特点,通过引入节能环保材料、高效机电设备、智慧照明系统、多场景分布式光伏等提效减碳技术,建成一批高星级绿色场馆、近零碳场馆和零碳场馆。
![]()
经核算,广东赛区场馆改造产生碳排放约13.25万吨,预计占本届赛事总碳排放17%,显著低于各类大型运动会30%-50%的水平。在赛事运营上,采取清洁能源供应、低碳产品应用等系统性减碳措施。通过一系列节能减排措施,整个全运会碳排放量预计降至75万-80万吨。
广东通过全运会阐明了一个道理:绿色,才是最动人的底色。
2
“科技全运”
如果说生态是十五运会的底色,那科技则是那抹耀眼的亮色。
十五运会开幕式是经典的写照。整个开幕式,从舞台到灯光,从仪式到表演,都充满了“赛博”感。看完开幕式,观众们犹如欣赏了一场“魔法”,缔造这场魔法的,正是一个个“硬科技”,笔者简单列举几个。
其一,水舞台。
这里面藏着导演组的巧思,大湾区城市普遍靠水,水舞台因地制宜,既契合地域特征,又能适应天气,不影响排练。从现场看,水舞台的效果也的确惊艳,甚至有种“水上水下两个世界”的梦幻感。
![]()
惊艳的舞台效果背后,离不开科技力量的支撑。笔者了解到,开幕式团队特地将彩排期间的雨水收集起来,通过专门定制的排水系统以及监测设备净化水质,打造出了这个水舞台。为了确保安全,他们不仅对舞台地板进行了防滑处理,还特制了防滑胶鞋,全方位保障演出顺利进行。
其二,声光电。
在6万人的场馆,音乐效果如何完美呈现?
为了实现这一点,现场专门做了一个录音室,还动用了400多个音响进行多点布置,通过技术创新解决了扩音延时与声音干涉的问题。
视觉效果上,这次开幕式首次在大型活动中架构了超级全彩色光谱灯具与百台超大功率激光矩阵,共同构建出极具冲击力的光影效果。
![]()
此外,导演团队第一次在开幕式中大面积地使用地面投影,最终达到“用极少的人表达出震撼的效果”。
其三,智能机器人敲青铜器。
随着一声青铜颤音划破夜空,三台智能人形机器人敲响广州南越王墓出土的8件战国青铜句鑃,带来一场相隔两千多年的梦幻对话。
![]()
其四,电子烟花。
开幕式上,金色的烟花从上空倾泻如瀑,这背后也藏着科技的身影。为确保开幕式现场的安全,又保持隆重的仪式感,主创团队确定了使用“冷烟花”方案:通过低温燃烧经过特殊配比制成的金属粉末产生明亮的火花,达到传统烟花的燃烧效果,但温度远低于传统烟花燃烧可达到的上千摄氏度,相对安全,而且环保。
这里面也有虚拟技术。开幕瞬间,冷烟花凌空迸发,在达到顶点的刹那,通过AR技术凝聚成一朵巨大的虚拟木棉花。入场仪式中的吉祥物动画,也是由AI 生成,无需传统三维建模。这种虚实结合的场景,一时间让观众难辨真假,似梦似幻。
![]()
科技更在开幕式之外。据了解,本届全运会聚焦人工智能、新一代信息技术等前沿科技,遴选了130多款体现办赛水平、增强参赛体验、提升观赛效果的高科技产品。
例如“智慧运营管理云平台”通过数字孪生技术实现赛事场馆的仿真管理,增强人流分析和目标查找的能力;“北斗+5GA通感融合高精度定位”“场馆流量智能分发系统”等新产品,为场馆内的高并发高流量提供了无线通信保障;多条大赛专线的“无人驾驶汽车”,提供全场景、全天候、全无人的智驾体验;全国首创的“文化AR数字钱包”,不仅可以即时开始一场岭南文化AR体验之旅,还可以做到粤港澳跨境支付“一触即达”……
![]()
可以说,这不仅是一场艺术盛宴,更是一场科技大秀。
3
“科技广东”
开幕式上的“黑科技”背后,是一个个企业和产业的支撑。
敲响青铜句鑃的三台人形机器人,是深圳企业优必选于今年7月发布的全球首款全自主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Walker S,它们实现了毫米级的精准敲击、毫秒级的动作同步响应。
现场近500平方米的超高清LED大屏,由深圳洲明科技提供,屏幕标配的3840Hz超高频刷新技术,确保了高速运动画面的稳定流畅。
那幅全球首发长达174米的超长AI数字画卷,则来自深圳AI创新企业深元人工智能。
此外,开幕式音响系统由广州番禺企业——广州市锐丰音响打造;广州元沣智能提供的智能安检设备,则实现了“人、票、证、包”一站式关联验证,观众只需短短数秒即可完成核验通行;粤港澳三地火炬手高举的“绽放”火炬,将AI全域环境自适应、微焰燃烧等核心热力技术完美融入,来自佛山企业万家乐燃气……
可以说,开幕式的每一个精彩瞬间,都镌刻着“广东智造”的鲜明印记。
笔者了解到,2024年广东研发经费支出约5100亿元、研发投入强度约3.6%,区域创新能力连续8年全国第一。
在这个基础上,广东深度参与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重点培育生物制造、量子科技、具身智能、6G等未来产业,开展“人工智能+”行动,促进技术迭代升级、产业发展壮大,让广东成为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的试验场和孵化地。
![]()
目前,广东已孕育出9个万亿级产业集群,低空经济、机器人、人工智能、新型储能等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迅猛。
从城市看,在广州,TCL华星t8项目刚开工,该项目是全球首条规模化量产的G8.6代印刷OLED产线;全球首条飞行汽车量产线在位于广州黄埔区的小鹏汇天飞行汽车量产工厂贯通,首台分体式飞行汽车“陆地航母”试产并顺利下线。
数天前,小鹏董事长何小鹏作为全运会火炬手点燃火种盆,完成了压轴一棒的使命。和其他城市选择体育明星作为压轴火炬手不同,广州选择了一位科技企业家。这一打破常规的选择背后,正是广州发力前沿科技的决心。
![]()
再看深圳,2024年,深圳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54064.45亿元,全口径工业增加值12409.13亿元,继续位列全国“双第一”,稳居“全国工业第一城”。
截至2024年底,深圳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突破2.5万家,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累计95家,在全国城市中名列前茅。值得一提的是,深圳平均每平方公里拥有12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这一密度在全国城市中位居第一。以机器人产业为例,公开数据显示,深圳目前拥有机器人相关企业5.11万家,数量稳居全国首位,产业链总产值超过1700亿元。
![]()
在这样的氛围下,越来越多“全球首个”科技创新成果和产业创新成果在广东涌现,“科技广东”的含金量还在提升。
4
下一次腾飞的起点
从更大的视野看,无论是生态全运还是科技全运,都体现出一个思路:办赛事,就是办城市。
如何将体育赛事的“流量密码”转化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增量引擎”,推动赛事与城市的“双向奔赴”,这是广东思考的问题。
从国际上看,以办会促城建,以城建促发展,本就是“赛会经济学”核心打法之一。伯明翰、巴塞罗那、悉尼、纽约、洛杉矶……这些城市都是通过体育产业焕发新生。
例如英国的第四大城市谢菲尔德,曾以钢铁业和重型机械闻名于世。但在产业转型的阵痛中,谢菲尔德开始严重衰退,直到1987年,谢菲尔德获得了1991年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的主办权。借着自身的足球积淀,从那之后,谢菲尔德转型成为“体育之都”,实现了蜕变。
还有巴塞罗那,借助奥运筹办,一跃成为欧洲第七大城市和“欧洲经济发动机”,推动西班牙经济复苏。
![]()
目光转向国内,广东早有相关探索。典型的是广州,一场六运会,让广州天河从大农村摇身一变,当初的烂泥塘已是国际超级CBD;一场九运会,广州再次加速,天河城商贸圈走向成熟;一场亚运会,小蛮腰拔地而起,广州已经跻身世界一线城市。
难怪有人说:一个六运会,变出新天河;一个九运会,变出新广州;一个亚运会,走向国际化。纵观广州近20年的高速发展,几乎就是以这几次重大赛事为起点。
![]()
![]()
事实证明,赛事也是城事,每一次举办大型体育赛事,区域和城市都会迎来一次提质升级。
十五运会更是意义非凡。这是全运会历史上首次由多地区联合承办,也是香港和澳门在回归之后,首次共同举办全国的综合性体育赛事。
实际上,2019年出台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中就明确提出,“共同推进大湾区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发展,联合打造一批国际性、区域性品牌赛事”。
体育,一直都是绝佳的交流媒介。当年的省港杯,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发展,如今的十五运,有着同样的使命。
经由体育这个桥梁,粤港澳的人员流、物资流、资金流、信息流高效便捷流动,就有了试验场。大湾区一体化进程,便有了现实的推动力。
典型的例子是交通。粤港澳大桥的通车进一步加强了三地的联系,香港到珠海、澳门的时间从3个小时缩短至45分钟。
![]()
按照华南师范大学教授谭建湘的说法,要通过全运会的举办,加强三地间的交流与合作,形成合力,打造一个世界级的大湾区:
通过粤港澳大湾区“9+2”城市群体系,辐射带动广东省内其他地市的发展,形成一个联动的城市群。
粤港澳大湾区以不到全国0.6%的国土面积,创造了10%以上的GDP。粤港澳大湾区已成为中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科创密度最高的区域之一。
十五运会,则是大湾区“更上一层楼”的起点。主办权就是发展权,影响力就是生产力。历史的荣光,即将重新照耀这片土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