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武浩然
责编|郭新磊
正文共2374个字,预计阅读需7分钟▼
“感谢调解团队促成老旧小区电梯的安装。”不久前,颜某等13人与所在街道办事处行政纠纷化解后,向重庆市开州区综治中心工作人员表示感谢。
今年6月,由于小区老旧,老年人上下楼梯不方便,重庆市开州区某小区单元业主表决加装电梯,得到87.5%的业主同意。街道办事处公示后,因低层业主阻挠且调解未果,暂停审批加装电梯方案。经多次调解未果,颜某等14户业主以行政不作为为由,将所在街道办诉至法院。法院收到起诉材料后,认为调解更有利于该起纠纷的化解,经当事人同意,将案件委托至区综治中心进行调解。
重庆市开州区综治中心受理后,组建“法官+调解员”联合调解团队,一是采取“隔离对立—法规宣讲—方案设计”三步策略;二是对1楼和2楼业主制定差异化补偿方案,换取支持;三是组织业主参观已加装电梯小区,开展噪声测试实验,量化电梯运行分贝值,用事实数据消除低层业主的过度担忧,最终促成颜某等撤诉,街道办重启审批,电梯加装工程顺利推进。
以上案例是重庆市开州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积极探索综治中心“一站式”化解矛盾纠纷的生动实践。近年来,重庆市开州区聚焦“五有”目标、“五个规范化”要求,强力推进两级综治中心提档升级,平安稳定根基进一步夯实。
以实效为导向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
走进开州区综治中心服务大厅,导引台工作人员正在为群众介绍着登记流程,深蓝色背景墙上“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的标语格外醒目。开州区综治中心依托区法治便民服务中心融合共建,使用面积约3900平方米,通过建设完善“一厅七区”,(服务大厅,公共法律服务区、警务服务区、检察服务区、诉讼服务区、信访接待区、指挥调度区、办公区),全方位满足群众“一站式”解纷需求。
在人员入驻方式上,开州区综治中心采取“常驻+轮驻+随驻”方式,统筹区法院、检察院、公安局、司法局、信访办、法学会6个单位常驻,区民政局、人社局、规划自然资源局等14个部门单位和群团组织轮驻,各乡镇(街道)、涉事部门单位以及有关社会组织根据工作需要随驻,充分保障“一站式”解纷在登记、受理、办理、答复环节衔接顺畅、程序合规、群众满意。
此外,开州区将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加强组织推动,层层压实责任,持续传导压力推进各项工作高效落实;坚持“周调度、旬跟踪、月通报”,规范化建设中一批难点堵点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值得一提的是,开州区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借助中国法学会定点帮扶的便利和优势,积极主动加强与中国法学会驻开州帮扶团的沟通对接,在其指导帮助下,在区综治中心设立法学咨询专家工作室、乡镇(街道)综治中心设立法学会基层服务站点,统筹推动法学会会员、法律工作者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预防和化解矛盾纠纷,着力打造具有开州辨识度的法治化解纷路径。
目前,开州区整合全区28名法学咨询专家,每日落实1名专家坐班综治中心,为群众提供免费法律服务。针对区、乡镇(街道)疑难复杂案件,由区综治中心根据纠纷性质、类型精准调配专家参与调解。同时,在每年的“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民法典宣传月、“12·4”宪法宣传日等重要节点,法学咨询专家通过以案说法、情景模拟、法治讲座等方式开展法治宣传,有效提升了群众依法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记者了解到,在推进乡镇(街道)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上,开州区成立3个专门指导工作组,深入40个乡镇(街道)开展跟踪指导,准确掌握工作进展及难点问题,做好政策解读、答疑解惑,督促各乡镇(街道)按时间、按要求加大力度,加快步调扎实推进。目前,全区40个乡镇(街道)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均已全部达标、挂牌运行。
据统计,今年以来开州区两级综治中心受理化解矛盾纠纷20262件,调处成功率99.95%,群众满意率保持在98%以上;“民转刑”案件连续5年零发生。群众的安全感、满意度不断提升。
用法用情用理达到“案结事了人和”
“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吗?”“我受伤是发生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但公司认为我在操作机器设备时违反了规程,存在过错,不给相应赔偿怎么办?”在重庆市开州区综治中心服务大厅内,一名群众向工作人员诉说着自己的遭遇。工作人员登记受理后,迅速交由劳动争议纠纷调解团队处理。
原来,程某系开州区赵家街道工业园区某新材料有限公司员工,在公司车间作业时,因机器操作不当导致右手手掌多处骨折,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鉴定为9级伤残。程某认为自身受伤是发生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属工伤,公司应承担全部医疗费用,并另赔偿各项费用20万元。公司认为,程某受伤是因在操作机器设备时违反了操作规程,存在过错,公司不应给予相应赔偿。双方就工伤认定和赔偿问题产生重大分歧,矛盾一触即发。
劳动争议纠纷调解团队为及时高效化解纠纷,结合劳动争议案件特点,会同区法院、人社局、司法局、总工会、法学会等单位就程某工伤赔偿案双方矛盾争议焦点、相关法律规定等进行研讨会商,并向当事双方提供政策咨询、法律帮助,有力提高调解的针对性及成功率。
此外,该团队到涉事企业实地走访,通过到工厂生产一线了解机器操作情况、听取当事人双方意见、查看安全生产相关条款等情况,厘清责任主体。同时,也邀请企业负责人到涉事员工家中一起开展走访,及时解决涉事员工的实际困难,化解疏导双方对立情绪。最终,在团队人员的不懈努力下,涉事企业与员工达成一致赔偿意见,并承诺继续聘用该员工在原岗位工作。该起矛盾纠纷在法律框架内,通过情感疏导和理性引导,达到“案结事了人和”。
“我们将立足综治中心‘五个规范化’建设目标,制定实施一系列规范化建设和运行制度,全面整合各方力量,对照矛盾纠纷化解法治化‘路线图’,完善综合性解纷矩阵,全力打造‘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地’的矛盾纠纷化解新格局,让新时代‘枫桥经验’在开州焕发新活力。”开州区综治中心有关负责人表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