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球群岛位于台湾岛东北部,曾是中国的藩属国。1879年,日本侵占琉球。无论是清政府还是民国政府,都从未放弃对琉球的主权,二战后蒋介石政府忙于内战,收复琉球的方案未能实施,终致琉球为美国所占,美国1972年单方面把琉球交给了日本。从法理上说,琉球并不属于日本领土,琉球人的独立运动也从未停歇。
![]()
琉球居民呼吁独立
一、琉球的历史沿革
琉球群岛自古有人居住,早期社会在与东亚各地贸易往来中逐渐发展。14世纪中期,尚巴志统一三山,建立了琉球王国。此后,琉球以首里城(今那霸)为中心,形成了以中山王国为主体的中央集权体制。琉球王国在政治上实行王权统治,在经济上以贸易立国,对外则采取“朝贡-册封”体制。
![]()
三山时代的琉球
明朝时期,琉球多次派遣使节向中国进贡,中国册封琉球国王为藩属国君,双方关系密切。与此同时,琉球也与日本、朝鲜、东南亚各国保持贸易往来,形成了有浓厚中华文化特色的社会文明。清朝时期,琉球进一步强化了中国的关系,成了一年一贡的藩属国,琉球虽为独立国家,但清政府对琉球的外交、安全有较大话语权。
1609年,日本萨摩藩(今鹿儿岛)入侵琉球,俘虏国王尚宁,并迫使琉球接受附属地位。此后琉球向萨摩缴纳贡品、承认其统治,但在名义上仍保持对中国的朝贡关系。琉球因此处于“中属与日属并存”的特殊状态。萨摩藩在表面上维持琉球独立的形式,以便继续与中国贸易获取经济利益。
这种“二重属国”状态持续了两个半世纪,琉球文化在此期间依旧以汉字与儒学为核心,保留了较强的东亚传统色彩。
![]()
琉球史书《球阳》
1872年,日本明治政府宣布琉球为“藩属”,1879年正式实施“琉球处分”,废除琉球藩,设立冲绳县,强行将琉球纳入日本版图。琉球王尚泰被迫迁往东京,琉球王国自此灭亡。当时清政府和日本进行了激烈交涉,但最终因沙俄犯伊犁而不得不搁置琉球问题。
日本政府随后推行“同化政策”,推广日语教育、改造地方行政与宗教体系。琉球社会在文化上逐渐被日本化,在经济上则成为日本的边缘地区。尽管如此,琉球人民对自身文化与身份的认同并未完全消失,历史记忆中“琉球王国”的独立意识仍在潜流之中。
二、二战后琉球的地位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开罗会议期间,蒋介石一直希望战后由中国管理琉球,后来又迫于美国压力改称可由中美共管,但《开罗宣言》最终版本只规定了日本要把台湾、澎湖归还中国,未提及琉球,为后来的争议埋下伏笔。
![]()
蒋介石日记言及收回琉球
1947年,国民政府内部(如外交部、国防部)进行了慎密研究,一致认为琉球应归还中国,中国各界(包括媒体、知识分子)也掀起了“收回琉球”的舆论浪潮。
1948年,中国驻联合国代表蒋廷黻在联合国安理会讨论对日和约问题时,正式提出中国对琉球的主权要求。
但随着国民政府在内战中节节败退,美国对蒋介石政权的帮扶力度下降,在琉球及中国驻军日本问题上罔顾中国立场,1951年,美国及其“盟友”在中国政府缺席的情况下签订了对日媾和的《旧金山合约》,把琉球归联合国管理,授权美国实施管理权。
从1950年代起,美国在冲绳建立了大规模军事基地,将其作为冷战时期对抗苏联、中国的战略前哨。琉球人民长期生活在军事统治之下,政治权利受限、土地被征用、社会矛盾突出。
![]()
琉球美军基地
1972年,美国依据《美日关于琉球群岛和大东群岛协定》,将琉球行政权“归还”日本,但美国保留大量军事基地。美国交给日本的,只是琉球群岛的行政管理权,而非主权。因此,琉球的国际法地位仍未做出规定,中国对琉球主权的索取仍然有效,琉球当地人也有权复国独立。
三、琉球独立运动的演变
二战后,美国曾考虑将琉球作为“托管地”独立或国际化管理,一些琉球知识分子和社会团体也提出建立“琉球共和国”的设想。1947年琉球临时议会中部分议员主张独立,认为琉球应摆脱日本与美国的控制,重建自决国家。然而,美国出于冷战战略考量,倾向于维持军事占领,因此独立运动缺乏实际支持。
![]()
呼吁琉球独立的著作
1950-1970年代,琉球社会内部出现“归日派”与“独立派”的分歧。归日派认为重返日本有助于获得民主制度与经济援助;独立派则强调民族自决,认为日本与美国都对琉球实施殖民式统治。最终,“归日”成为主流政策,1972年实现行政归还。然而,基地问题并未解决,部分知识分子反而重新反思“独立”的必要性。
进入21世纪后,全球民族自决与区域自治思潮再次兴起,琉球独立运动在社会舆论与学术界获得新的关注。部分冲绳学者与民间组织,如“琉球独立党”“琉球民族独立综合研究会”等,主张通过和平方式推动自治乃至独立。他们的论据主要包括:历史上琉球是独立国家,日本吞并缺乏合法性;二战后琉球主权未明确归属日本;琉球人民长期受基地与经济不平等之苦,缺乏真正的自决权。
![]()
琉球独立组织
然而,独立运动也面临巨大现实障碍,琉球经济高度依赖日本本土援助,美日同盟对独立强烈反对,琉球内部舆论也并不统一。据多项民调显示,真正支持“完全独立”的比例通常低于20%,更多人倾向于“更大自治”或“非军事化”。
琉球问题是中日之间悬而未决的历史问题,无论是日本以前的强占,还是后来美国的托管、私相授受,都没有征得中国的同意,因此,中国保有声索琉球主权的权利,也有支持琉球人民复国的义务。虽然当前琉球当地居民被日本高度同化,独立运动也被严厉打压,但当地人的独立意识尚在,我们应大力争取在琉球问题上话语权,支持琉球人民的反日独立运动,无论琉球最终是否归属中国,它都不应该属于日本。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