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责声明:本网发布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文章观点仅供参考,所涉及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为提高文章流畅性,文章可能存在故事编译,读者请自行辩解!如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
税务风暴撕开网红偷税黑幕
国家税务总局一纸通报,撕开了网红经济光鲜外表下的偷税黑幕——11月4日这天,六地税务部门同时曝光了网红偷税大案,涉案金额从几十万到几百万不等,从内蒙古到哈尔滨,从南昌到惠州,一个个靠流量暴富的账号背后,藏着见不得光的偷税账本。
南昌上品屋服饰店是这次通报里的“大头”,七年时间偷税366万,最后被罚了669万,翻倍的罚款让不少同行吓出冷汗。
内蒙古那个有400万粉丝的网红郭鑫鑫,平时直播间里喊着“家人们支持”,带货销量冲到128万件,结果税务一查,申报的税款才9万,偷税的事儿直接被扒了出来。
哈尔滨一家女装店更离谱,两年就偷了112万,追缴加罚款一共189万。
这波税务风暴下来,网红圈里那些靠“低申报”“假亏损”赚钱的猫腻,算是彻底藏不住了。
![]()
顶流到劣迹的坠落之路
内蒙古网红郭鑫鑫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这个靠着“接地气”人设圈粉400万的主播,直播间里天天喊着“家人们支持国货”,带货销量冲到128万件,评论区全是“良心主播”的夸赞。
可税务部门一查流水,才发现她申报的税款只有9万——实际上这两年她的真实收入早就超过1500万,光逃税就逃了141万,最后被追缴税款、加收滞纳金再罚款,一共268.89万。
哈尔滨那家女装店更夸张,老板在短视频里打造“独立创业女神”人设,两年卖货流水看着红火,却通过私账收款偷偷藏了112万收入没申报,最后不仅要补缴税款,还得交罚款,合计189万,店铺直接被列入经营异常。
![]()
最让人唏嘘的是南昌上品屋服饰店,老板从摆地摊做到拥有3家连锁店,短视频里晒豪车晒仓库,号称“七年老店值得信赖”,结果被查出这七年里通过拆分订单、虚构成本,偷税高达366万,罚款直接翻倍到669万,店铺账号一夜之间被封禁,评论区从“求链接”变成了“活该”。
这些曾经的“顶流”网红,前一天还在直播间里风光无限,转头就因为偷税成了人人喊打的“劣迹者”,坠落速度比翻书还快。
![]()
违法者狡辩对抗现场
郭鑫鑫被税务人员约谈时,一口咬定“我就是个小主播,哪懂什么税法”,哭着说“这两年生意不好做,私账收款都是周转用的,不算收入”,说到激动处还想摔门跑,被工作人员拦了下来。
更嚣张的是小影夫妇,这对靠“夫妻带货”吸粉200万的网红,被查出偷税1782万、追缴2379万后,转头就在直播间开骂:“网红谁不偷税?平台敢封我号?几千万粉丝呢!”
还雇水军刷“支持小影”“税务针对主播”,结果账号第二天就被永久封禁,评论区全是“活该”的留言。
![]()
行业偷税乱象与幕后推手
这些网红敢这么嚣张,背后藏着一套“偷税操作手册”。
最常用的就是私账收款,像哈尔滨女装店老板,把112万卖货收入直接进了个人微信、支付宝,对公账户故意做低流水,账面上装“亏损”;
有的拆分收入,一笔大订单拆成几十笔小的,每笔都卡在“免税额度”内,假装是“零星交易”;
更狠的是虚构业务,就像薇娅,把直播带货收入转成“企业咨询费”“技术服务费”,一下少缴1.16亿。
还有MCN机构在背后推波助澜,惠州高赋帅传媒专门帮700多个主播“洗白”打赏收入,把用户打赏改成“信息技术服务费”,虚开发票3200万,让主播们拿着假合同光明正大地偷税。
![]()
法网利剑严惩不贷
这波查处里,违法者一个都没跑掉。
郭鑫鑫偷税141万,被追缴税款、滞纳金加罚款,合计268.89万,账号直接被封;
小影夫妇偷税1782万,追缴加罚款2379万,直播间叫嚣完没几天就彻底消失。
南昌上品屋服饰店七年偷税366万,罚款直接翻倍到669万,老板哭着说“这七年白干了”。
更狠的是薇娅,之前虚构业务少缴1.16亿,最后被罚13.41亿,成了网红圈偷税的“反面教材”。
2024年这波整治,全国追回的税款就近9亿,169个大主播被查,连平台都跑不了——薇娅案里,帮她隐瞒收入的平台被罚整改,以后再敢包庇主播偷税,平台自己也得担责。
![]()
监管升级大数据难钻漏洞
这波税务风暴能精准打击到这些“隐蔽操作”,靠的正是大数据监管的升级。
现在税务部门和平台早就联网了,新规要求平台定期把主播的收入数据报给税务系统,直播带货的钱直接进监管账户,想藏都藏不住。
税务部门还会给主播“画像”,销售额、粉丝量、打赏记录一对比,谁在低申报、谁在私账收款,系统自动就会预警。
有个叫王子柏的主播,偷偷把1000万佣金转到他妈妈账户,以为能瞒天过海,结果大数据追踪到流水异常,最后还是被追缴加罚款1330万。
现在不管是头部主播还是小网红,收入都在监管眼皮底下,想靠“拆分收入”“私账收款”偷税,根本行不通了。
![]()
依法纳税责任不可违
税收是国家发展的基石,不管是企业还是个人,依法纳税都是躲不开的义务。
现在全网5000万主播里,多数人都老老实实申报收入,靠着诚信经营一步步做起来,可偏有少数人觉得“网红赚钱快,偷点税没人管”,非要耍小聪明——结果呢?
郭鑫鑫哭着说“不懂法”,小影夫妇叫嚣“谁不偷税”,最后还不是该补的补、该罚的罚,账号封了、人设崩了,之前赚的“快钱”全填了窟窿。
![]()
这波监管根本不是“一阵风”,2025年新规早就明确了长效机制,平台定期报数据、税务动态监控流水,想靠私账收款、虚构业务偷税,门儿都没有。
说到底,流量能带来订单,粉丝能捧红账号,可法律不会给贪婪留空子。
不管是大主播还是小商家,守住“依法纳税”的底线,生意才能做得长久——毕竟靠偷税赚来的钱,迟早得连本带利还回去,到时候摔的跟头,可比现在疼多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