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中国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典籍《黄帝内经》,阐述了一年四季不同季节的养生要点和方法。其中有句是“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这句话的意思是聪明的人,会顺应四季的时令变化,并根据气候的寒暑特点进行适应性调整,以达到预防疾病、延年益寿的目的。而在每年冬天,是最要养生的,如果没有把身体养好,不仅会经常手脚冰凉,而且还会感冒咳嗽。而在冬季养生,最关键的是排寒,因为冬天很多疾病都是寒引起的,所以在民间有句俗语是“养生不排寒,一切都白谈”。
![]()
记得小时候,我在冬天经常生病,奶奶就带我去看了隔壁乡的一个老中医,他叮嘱奶奶,让我在冬天,一定不要受寒,只要每天穿的暖和,在日常饮食多吃一些能排寒的食物,比如我给你介绍的这3样,隔三差五吃,寒气一扫而光,可别说,听了老中医的话,我在冬天也很少生病了。接下来我就详细的给大家介绍一下这3样,而且还会把详细做法分享给大家!
第一样:姜糖
每年冬天,我都会做几斤姜糖,因为姜是一些热性食物,在冬天每天吃一块,可以将体内的湿寒都赶走,从而使全身都特别暖和。如果您吃过姜糖,就会发现吃了姜糖后,身体马上暖和了,而且精气神也会变得更好。姜糖只能早上或者中午吃,不能晚上吃,晚上吃容易伤胃。
【食材准备】:老姜500克、老红糖2斤、糯米粉、清水适量。
【制作方法】:
第一步:把老姜冲洗干净,不需要去皮,连着皮一起吃,防止上火,然后将老姜切成小块后放入榨汁机中,同时加入少许水,将老姜榨成汁水即可备用,无需过滤,直接煮能最大限度保留生姜中的营养物质。
![]()
第二步:锅中放入适量的水,然后将老红糖放入锅中,开中火将老红糖熬煮一会儿,等老红糖熬的稍微有点黏稠时,就可以将老姜汁倒入锅中。
第三步:不断的搅拌姜糖汁,这样可以避免姜糖产生糊味,等姜糖特别黏稠时,几乎能拉丝了,就需要立即关火。
第四步:准备一个干净的容器,将煮好的姜糖汁倒入锅中,等它完全冷却后,就可以把它切成大小适量的块状,接着姜糖块放入糯米粉中滚一圈即可食用。
第二样:羊肉
相比较牛肉鸡肉等等肉,羊肉是最适合在冬季吃的肉,因为羊肉是一种大热的肉,在冬天适当多吃羊肉,可以温养肝脾、扶正阳气,特别是经常手脚冰凉的人,每天早上喝一碗羊肉汤,可以使全身一天都是暖和的。比如党参炖羊肉汤,就是冬季最滋补的一道美食。
![]()
【食材准备】:羊腿骨2斤、羊肉1斤、党参8克、老姜20克、葱段10克、食盐、胡椒粉、香菜、枸杞适量。
【制作方法】:
第一步:将羊腿肉、羊肉、葱段全部都放入锅中,同时加入适量冷水,将它们焯水15分钟后捞出,然后用清水将表面的浮沫冲洗干净。
第二步:把羊腿肉、羊肉、党参、老姜、适量的热水都放入锅中,然后开中大火,持续炖40分钟左右,汤会变得越来越浓,越来越白,不要小火炖,小火炖的汤是清汤。
第三步:40分钟后,就可以将食盐、胡椒粉放入锅中继续炖5分钟关火,最后撒上一点葱段、枸杞即可食用。
第三样:米酒
米酒是特别养生的一种食物,因为米酒性热,适当喝一点米酒,可以补足气血,气血充足的人,血液循环更快,这样可以将全身都比较暖和。特别是体质虚弱的老人和女人,在冬天,每天喝上一碗米酒,对身体益处多多。比如我今天分享给大家的米酒玉米鸡蛋羹,就特别适合在冬天当早餐喝。
![]()
【食材准备】:玉米粒100克、米酒150克、鸡蛋1个、白砂糖、食盐、清水、水淀粉适量。
【制作方法】:
第一步:锅中放入适量水,然后把玉米粒倒入锅中,大火煮5分钟左右,直到将玉米粒煮熟。
第二步:将准备的米酒和白砂糖都放入锅中,大火将锅中的煮沸后,将少许淀粉放入锅中搅拌均匀,直到米酒称为偏黏稠的糊糊就可以了。
第三步:再把搅拌好的蛋液慢慢放入锅中,等蛋液凝固后立即关火,最后撒上一小把枸杞即可食用。
“养生不排寒,一切都白谈”,冬天,常吃“姜糖、羊肉、米酒”这3种食物,排寒除湿,健健康康过冬!如果今天的文章对您有帮助,请点一个关注,点一个赞,这是对我最大的支持。后续美食家老胡还会给大家讲解更多传统习俗,最后感谢大家的观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