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次小表弟说他的电脑太卡,我顺手带个系统盘去他那里,帮他重装系统,做好最优设置,顺便下了几个稀奇的软件。
他跟看怪物一样看着我,说道:“你还会装电脑?还以为你是个老古董呢!”
何以见得?表弟见我疑惑,又解释:“平时就看你喜欢刷历史视频,盘着那些老古董,以为你跟时代脱节了。”
![]()
倒腾的一批显卡
别逗好吗,收藏只是爱好之一罢了!去年我还帮着朋友收了一批电脑显卡和switch游戏机呢。
小表弟还年轻,所见即所想,他不知道人是很复杂的,并随着年龄的增长,兴趣也在不断改变。
就像现在有很多人都表示:老古董年轻人已经不喜欢了,以后终将被淘汰。
以前,我也是这么想的!20多岁的时候,我对收藏完全没兴趣。
![]()
帮朋友收的机子
年轻气盛,确实沉不下心来去学一些看似枯燥的东西。
从学生时代到刚出社会的那几年,干了几年实业。然后我的爱好就是打游戏、玩摩托、开工作室,有点钱就到处玩。
等结婚之后,生活就好像瞬间安定下来,不那么折腾了。
期间我看了刘慈欣和阿西莫夫的一些作品,还尝试写过科幻小说。但因为知识储备不足烂尾了......
随着年龄的增长,那些“过时的玩意”就好像有种魔力,不由自主的在吸引着人们去发现它们的精神内核!
![]()
B站的弹幕
举几个例子,B站看老三国,诸葛亮“下线”的那一刻,800多万弹幕都是年轻人刷的。
满屏的“丞相保重”、“恭送丞相”,那种“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遗憾,这些人真正感受到了!
那满屏的弹幕,就是现代人用自己的方式致敬理想主义。
我们刷弹幕时,又何尝不是在寻找精神共鸣?
![]()
李煜墓贡品 图源网络
还有在年轻人中新流行的一种方式:给古人扫墓!
像李煜墓,孤零零的竖立在北邙山的荒地里,没有严谨的考古和确切史料。是年轻的诗词爱好者自筹修建,却吸引了全国各地的人前往祭奠。
按网络喷子的说法,他们是不是“太闲了”?吃饱了撑着?
但现代人带来南唐故土,在枝头系满词笺,敬上美酒!是因为年纪到了,他们终于读懂了那些诗词。
人们千里迢迢而来,不只为李煜,也是为各自生命里的那些意难平,寻一处安放。
![]()
宋钱一组 配图
再说回收藏,在网上无论是分享藏品、历史、文化甚至是航天登月。
都有喷子蹦出来说:“这些东西又不能当饭吃,有什么意义呢?”
就好像他们的人生,多有意义似的!真正能把日子过精彩的人,不会当喷子。
所谓“意义”,是自己给予的。比如我们拿到一些宋钱,钱薄含铜量低,是不是正赶上朝廷跟西夏打仗,财政吃紧,在疯狂铸币充军费?
边缘深深的磨损,它曾经在多少商贩、兵卒、农夫手中流转?或许见证过汴京的繁华,也经历过南渡的仓皇。
这不是在顶礼膜拜,更像侦探一样,用实物碎片去拼凑出一个活生生的时代。这比读一段干巴巴的史料,要生动得多。
![]()
新莽系列 配图
木心说过:“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而收藏,就是我们在奔涌的现代快节奏中,为自己寻找到“慢”的码头。
你是否觉得,年纪越大时间过得越快?人是复杂的,年龄增长带来的也不全是从容,更多的是面对不确定性的迷茫。
而通过眼力、实战和深度读懂那些历史后,获得的藏品,能给人一种惊人的“确定性”,带来一份安全感。
收藏的终极意义,或许就是 “于故纸堆中见山河,在旧物斑驳处安顿自己” 。
它不是逃避现实,这种跨越时空的共鸣与感动,正是吾心安放之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