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台回复 品牌 免费送你《135本品牌营销必读书》
作者 | 王晖 来源 | 首席品牌观察
坐在工位前,看着西贝这出“关店又开店”的大戏,我忍不住泡了杯枸杞。
这年头,看餐饮品牌的起起落落,比追连续剧还带劲。
前几天,全网还在传西贝各地门店关门大吉,感觉下一秒就要彻底凉凉,朋友圈里一片唏嘘。
结果一转眼,西贝官方就跑出来辟谣了:别瞎猜,我们正常调整,年底还要新开8家,西贝深圳怀德万象汇店、西贝南京砂之船店、西贝深圳卓悦汇店……具体城市的具体店址,说得一清二楚,简直像在打广告。
![]()
▶图源:西贝官微
这一波操作,堪称商业版的“我诈死,我装的”。
但咱们吃瓜不能只吃皮,得切开看看里面的瓤到底保不保熟。
![]()
闭店,亦是自救
说实话,西贝这波“动态调整”,本质上是一场迟来的自救。
2023年,西贝新开了超过40家店。什么概念?差不多每周都在开新店。这种扩张速度,放在任何一个餐饮品牌身上都算得上是“疯狂星期四”天天过。
![]()
▶ 图源:西贝官网
但疯狂背后,是巨大的隐忧。
餐饮行业一直有个不成文的规律,开店速度越快,关店概率越高。西贝的现金流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储值卡业务。
说白了,就是靠用户预存的钱来支撑扩张。
这一招在顺风局里堪称神器,相当于提前锁定客户、回笼资金。可一旦品牌信誉受损,大家不愿意充钱了,资金链立马紧张起来。
现在的情况是,单店每月十几万的亏损不再是秘密。关店,从商业逻辑上看,反而成了一种聪明的“割肉求生”。
所以,贾国龙表面上闭麦了,私底下可能真的坐不住了。毕竟,在餐饮业寒冬期(整体倒闭率超过50%),懂得及时止损的,都是明白人。
![]()
▶图源:小红书@kanaros
更深入一层看,西贝的问题不在于关了几家店,而在于它的商业模式一直没跑通。
它既想做高端餐饮的生意,又放不下大众市场的规模。这种纠结,体现在它的定价策略、门店装修、菜品设计等方方面面。
比如说,你走进西贝,会发现它既想给你“草原自然风味”的高端感,又要在菜单上保留大量家常菜品。
最后的结果是,想吃高端的人觉得它不够格,想随便吃顿饭的人觉得它太贵。
这种模糊定位,在消费旺盛时期可能不明显。但当大家开始捂紧钱包时,问题就暴露无遗。
![]()
线上挨骂,线下排队
或许你已经感觉到,此次面对“闭店潮”的广泛讨论,西贝的回应变得“专业”多了,不再讲故事,不再整活,字里行间都是“公关味”,虽然少了点活人感,但确实挑不出什么大错。
只能说,西贝的公关学乖了,跳出了“自证陷阱”。
其实,现在再回看西贝此前的自救三连招,算得上教科书级的危机公关。
比如降价幅度约20%,什么概念?草原嫩烤羊排直接从119元降到99元,这在西贝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
更绝的是百元无门槛代金券,这相当于直接给消费者塞钱。我在的几个吃货群里,那几天全是“西贝薅羊毛攻略”,有人甚至晒出实付1元的账单,配文“这波不亏”。
![]()
▶ 图源:小红书网友
而明厨亮灶更是直击痛点。后厨直播、食材溯源,就差把“我很透明”写在脸上了。
短期来看,这波操作确实有效。据说那几天,不少西贝门店又排起了队,店员忙得脚不沾地。
但问题在于,这种靠补贴拉来的热度,能持续多久?
说实话,这种大力度的促销,就像给病人打肾上腺素,能救命,但不能治病。
更麻烦的是,这会带来一个后遗症:消费者会形成价格记忆。
吃过99元的羊排,谁还愿意花119元?用过100元券,谁还愿意原价消费?
西贝这是在用今天的利润,换明天的市场。勇气可嘉,但风险不小。
所以,也就形成了“网上挨骂、线下排队”的魔幻现象,我倒觉得挺正常。
互联网是个放大器,会把情绪和争议无限放大。而线下消费,本质上是个体决策。
我有个朋友,就是典型的“网上骂西贝,线下吃西贝”。问他不矛盾吗?他说网上骂是因为它确实贵,线下吃是因为它离家近,而且孩子爱吃他们的儿童餐。
![]()
▶ 图源:抖音网友
这话道出了真相,在真实的消费场景里,便利性和特定需求往往战胜情绪。
特别是西贝在“家庭餐厅”这个赛道上确实下了功夫。儿童餐“五大不添加”、宝宝椅、专属餐具、优先上菜……这些细节,牢牢抓住了带娃家庭这个刚需群体。
说白了,在“让孩子吃好”这个需求面前,很多家长是用脚投票的。
但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西贝靠着家庭客群稳住了基本盘,但也把自己困在了这个细分市场。你会发现,现在的西贝,越来越像一个“高级儿童餐厅”。
年轻人约会不去那里,朋友聚会不去那里,商务宴请更不会考虑它。这个标签,短期是护城河,长期可能是天花板。
![]()
西贝,站在了十字路口
现阶段,西贝最大的问题,大概是始终没想明白“我是谁”。
它像是个在十字路口徘徊的巨人,一会儿往东,一会儿往西。
从“西贝莜面村”到“西贝”,从红白logo到白绿风格,每次换装都像是一次身份焦虑的爆发。
![]()
▶图源:小红书网友
更迷惑的是,一边在主业上收缩,一边又被发现注册了新的预制菜公司。虽然官方马上澄清“还是以堂食为主”,但这个操作确实让人看不懂。
说实话,消费者不怕你卖得贵,也不怕你用预制菜,怕的是你不真诚。
如果我是西贝,现在最该做的是三件事:
第一,彻底想清楚品牌定位。要么安心做大众餐饮,把价格打下来;要么坚持做品质餐饮,把体验提上去,别再左右横跳了。
第二,把儿童餐这个优势发挥到极致。既然已经抓住了家庭客群,不如把这个赛道做深做透。
第三,透明化要彻底。不是做个明厨亮灶就完事了,要从供应链到后厨全流程透明。
说到底,西贝这波操作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商业课:
在这个时代,消费者变得前所未有的聪明。他们不再为虚无的品牌故事买单,而是要实实在在的价值。
贾国龙是真的急了。关店、降价、发券,这一系列操作行云流水,展现了极强的求生欲。
但急解决不了问题。西贝现在最需要的,不是更多的营销套路,而是静下来想清楚,到底要为谁服务?要成为什么样的品牌?
商业世界里,最怕的不是犯错,而是迷失了自己。
现在的西贝,犹如一个在迷雾中奔跑的巨人。它跑得很快,但如果没有明确的方向,跑得越快,可能偏离得越远。
作为消费者,我还是希望西贝能挺过去。毕竟,在这个预制菜横行的时代,能有个地方安心吃饭,不容易。
希望西贝能找回初心吧!
*编排 | 三木 审核 | 三木
品牌最新资讯,尽在【首席品牌观察】↓↓↓
行业资讯、案例资料、运营干货,精彩不停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